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

大宋的船隊在海上行駛,如巡視天地之間萬物的使者,破浪水軍在經過高麗海峽的時候,高麗人被眼前的龐然大物驚呆了,船隊緩緩靠近高麗晉州的海岸,他們的目的很簡單,上岸補充所需,順便歇一歇。

但這樣龐大的船隊和兩艘帶有刺破天際的桅杆神舟讓高麗人大駭,已然是認爲這支船隊是來攻伐高麗王朝的,高麗人的重要防禦皆在西北方的“千里長城”,這是一條高麗王朝爲了地域契丹,女真而修建的類似萬里長城的防禦工事。

“千里長城”起自西海濱古國內城界、鴨綠江入海處,東跨威遠、靜海、興化、寧德、寧海、寧朔、雲州、安水、清塞、平虜、寧遠、定戎、孟州、朔州等十三城,抵耀德、靜邊、和州等三城,東傅於海,延袤千餘里,以石爲城,高厚各二十五尺。

這樣的長城依託山勢走向而建,奇駿高險,遼人攻伐而不得,頗有成效,這是高麗德宗王所修建的,他在位的時候與遼朝的關係徹底陷入緊張,甚至到了絕交的邊緣。

遼朝與高麗的關係在開始的時候還算不錯,高麗脫離了與大宋之間的藩屬關係,轉而與契丹獻媚,最終的結果是契丹人以鴨綠江兩岸爲媒,賜給高麗,兩國修好。

但逐漸的,契丹人高高在上的態度便再次回來,不斷的壓迫高麗,尤其是大宋愈發強大之後,遼朝對高麗的施壓便越大。

高麗雖然也向大宋進貢,只不過這種藩屬關係早已是名存實亡,世人知道大宋對高麗根本產生不了威脅,除非大宋拿下遼朝……

但在之後高麗王王欽生而岐嶷,執性剛斷。既長,踏塼輒破,人以爲德重。堅決的反對契丹人對遼朝的威脅,並開始積極備戰,阻擋遼人進攻。

也是在他執政其間,打贏了第三次高麗與契丹之間的戰爭。

及戰,高麗以強弩夾射,相持未決,忽風雨自南來,旌旗北指,高麗兵乘勢攻之,遼師大敗。天雲,右皮室二軍溺斃者甚衆,遙輦帳詳穩阿果達,客省使酌古,渤海詳穩高清明,天雲軍詳穩海里戰死。

此役遼軍慘敗,可作爲得勝一方的高麗連年征戰已元氣大傷,無力亦無勇氣再戰。

以此爲契機,高麗以勝利者的姿態與遼朝再次恢復了藩屬關係,稱臣納貢,只不過這已經是象徵意義居多,並且高麗得到了相當大的好處,鴨綠江兩岸再次回到高麗的實際掌控之中。

現在的高麗王王亨卻是一反先王的政策,採取附和歸順之策,由於德宗時期對遼朝的強硬政策,高麗與遼朝之間的關係緊張,幾乎到了絕交的地步。

王亨親政之後,強硬派領袖王可道已死,皇甫俞義等妥協派掌權,便逐漸找臺階來緩和對契丹的關係。

高麗太平十五年五月,遼朝以來遠城鎮守王土茹的名義向高麗興化鎮送去一篇牒文,稱高麗一直向大契丹稱臣納貢,後因大延琳之亂不再來朝,如今大延琳已被平定多年,可高麗不但不來朝貢,反而修築長城、加緊防備。

並揚言威脅:“高麗或激怒於雷霆,何安寧於黎庶?”這是赤裸裸的對高麗進行質問和恐嚇。

王亨心性膽小,不及德宗之萬一,遂以寧德鎮長官的名義回牒契丹,對契丹的質問加以辯解,而且表明了高麗意欲與遼朝重歸於好並恢復朝貢的意向。

高麗太平十七年九月,來遠城又奉蕭太后之宣旨,向高麗寧德鎮通報“高麗之國,早務傾輸,近歲以來,稍聞稽闕,欲載修於職貢,合先上於表章,苟驗實誠,別頒俞命。”

高麗朝堂之中,以門下侍中徐訥爲首的主和派十四人議論後決定向遼朝派遣使節,恢復兩國宗藩關係。

現在的高麗與遼朝可爲是戰爭之後的蜜月期,誰也不想破壞,但就在這個時候,大宋的水軍艦隊突然出現在高麗的晉州海岸邊上的土牛村……

高麗在北方的防禦依然是重點,而在海上和南方的防禦卻甚爲薄弱,倭國內亂不堪,根本無力渡海威脅高麗。

當大宋艦隊出現之後,土牛村的百姓便拖家帶口消失的無影無蹤,他們心中的想法非常簡單,高麗與大宋脫離了藩屬,並且與遼朝交好,如今的大宋王朝在無孔不入的大宋商賈宣傳下已經恢復了漢唐氣度,所以土牛村的百姓認爲大宋這是以雷霆之師征伐高麗的!

心中有鬼也就追賊心虛了,晉州城一時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進入了全面備戰狀態,而一股不實的消息卻如風一般傳開,大宋王師攜雷霆之怒,懲治趨炎附勢歸順遼朝的大王……

蔡伯俙率領兩萬人的大軍停留下來,莫名其妙的看着空空如也的村莊和十里無人區默默無語,只不過是艦隊停靠補充而已,自己身上還帶有大宋鴻臚寺的公文,怎麼高麗人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於是船隊便在土牛村附近開始了補充所需,食物是不缺的,但是淡水消耗驚人,只能靠岸補充,並且從百姓家中“買”些新鮮的食物,以及泡菜……

但就在蔡伯俙準備率領船隊離開的時候,晉州的駐守武將帶着兵甲出現了,蔡伯俙還沒來得及說什麼,原本佔據土牛村的禁軍便開始備戰。

這是大宋遭遇不明軍隊最常見的作戰方式,無論來人是敵是友,先行備戰再說,以防措手不及。並且土牛村早已是佈滿了防禦的工事,只需弩箭上弦,刀槍林立,便可殺敵,輕重裝士兵迅速着甲佈陣,就等高麗人掩殺過來……

蔡伯俙也沒有辦法,只能領着鼠三道:“派人速去交涉之,萬萬不可擅動刀兵!以免引起遼人警惕!”

鼠三笑了笑:“聽你的話是,根本就沒把這些高麗人放在眼中?”

蔡伯俙翻了個白眼:“廢話,這趨炎附勢之徒有什麼可擔心的?當年若不是遼朝倒黴,高麗開京早已危如累卵!你可知官家如何稱呼高麗人?”

鼠三好奇的問到:“怎麼說?”

“高麗棒子!”

“什麼意思?”

“其國婦女有淫行,即沒入爲官妓,所生之子曰“棒子”,不齒於齊民。鬢髮蓬鬆,不得裹網巾;徒行萬里,不得乘騎;藉草臥地,不得寢處火炕。蓋國中之賤而勞者。”

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