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

得益於趙禎這個幕後推手,經過郝一口的嘴,整個北京城都知曉了皇后五枚的消息,這對趙禎來說並沒有什麼損失,但對文臣來說不易於一場驚濤駭浪。

這種事情非到萬不得已不可宣之於口,怎麼會被一個說書人三言兩語便道破,即便是他再博學也不可能知道宮中秘聞,何況皇后五枚的事情並不見與書冊,只在乎與皇族天家的口口相傳。

除了皇族口口相傳之外,便只剩下史家傳承得以敘述此事,但他們絕不會把這等秘聞告訴一個說書之人!

龐籍坐在酒桌的上首,這是中樞的一次簡單聚會,在大宋這已經是習以爲常的事情,文臣之間便是在這酒桌之上聯絡感情,或是吟詩作對,或是歌舞助興。

但唯獨離不開國事交談,當然這也有結黨營私之嫌,可中樞之人何其之多,又是用的公費“聚餐”御史都挑不出毛病來,大家都是一府同僚,相互之間聊聊朝政,公私兩不誤有何不妥?

這便是國人千百年來的習慣,趙禎都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的時候爲了體現皇帝的大度,還要命人送去一些稀罕的吃食,以此犒勞這些費心巴,力爲朝廷,爲大宋的文臣。

只不過今天的酒宴並不是讓人歡喜,原本是相公們的小聚,卻接連被家中管事送來的消息所震驚,夏竦默默的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隨即哈哈大笑,而龐籍苦笑着搖了搖頭便不再說話。

今天的宴會不光有中樞的相公,還有一些下屬官員前來作陪,做尷尬的人莫過於晏殊了,在座的人都知道,他原本算是官家的嫡系,如今轉投了文臣,現在官家此舉最爲尷尬的人沒過晏殊無疑。

不少人心中是不屑的,因爲即便是貴如參知政事,可叛徒終究是叛徒,他除了這個職銜外,連個正經的差遣都沒有,可見官家對他的厭惡。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是官家念在伴讀之情上給他的最後一點顏面,世人皆會贊官家仁慈而不會說他晏殊的好。

夏竦是個明白人,若是此時不照拂一下晏殊,定然會使得他在文臣之中受到排擠,不單單如此,在一段時間之後也會使得別人覺得相公們薄情寡義,越是官家不待見晏殊的時候,越要關照他。

這也是爲何要極力邀請晏殊前來赴宴的原因,現在朝中的局勢涇渭分明,單單是相公來說便有數位極力擁護官家的,如歐陽修,蘇洵等參知政事,北京府知府事韓琦也是如此。

更別說雖然遠在西夏卻口碑極佳的范仲淹了,他們都是維護皇權的重要力量,但同樣的他們也會擔心皇權過於強大,若是官家摒棄原本的執着,這些人必會俯首帖耳馬首是瞻。

夏竦微微苦笑,自己何嘗不是如此?

酒過三循菜過五味,夏竦轉向龐籍道:“龐相公,官家這是在通過皇后敲打我等,之前的封賞和斥責亦是如此,顯然官家已經道明聖意。”

龐籍瞧了一眼晏殊,微微皺眉道:“以子喬之見莫不如見好就收?”

夏竦微微點頭:“然也!”

龐籍臉色一變:“如此陷晏同叔於何地?陛下已然不待見於他,如此一來陛下必然惡之!”

夏竦笑了笑:“他乃是東宮舊人,陛下的伴讀,陛下在不待見也會寬讓一二,以下官對陛下的瞭解,陛下定然會委以重任以示寬仁。”

龐籍沉吟一聲道:“也罷,此時當以國事爲重,既然陛下已納諫如流,我等自不該耽誤國事!”

夏竦長舒一口氣,他其實是真的怕了,這麼多年來跟隨趙禎的他太過了解自己這位官家,親征時他便爲監軍,對趙禎的不受威脅印象深刻,官家是什麼脾氣?

即便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也要徹底消滅威脅,當初鴛鴦泊一戰便是如此,現在想想,若是文臣一再強硬下去,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官家不再妥協,繼續大張旗鼓的削弱文官手中的權利。

晏殊自始自終沒有說什麼,他心中的苦悶外人如何能知?

所有人都認爲他是背棄皇帝投向文官的小人,可他不得不這麼做,他的志向便是作一員能臣,名臣,而非在官家庇護下的佞臣。

所以從步入仕途他便開始向文官靠近,目標便是摒棄別人對他“天子近臣”的看法,果然隨着他不斷的靠近文臣,大家都對他稱讚有加,可誰知現在卻落得如此落魄。

他不明白昔日和他關係甚好的下屬,官員,都離他而去,甚至有人在背後對他惡語中傷,他晏殊不知道,這就是人心……

一場小小的宴會使得文臣再次妥協,他們明知皇帝不是昏庸無道之君但卻依然要以激烈的手段上諫,這就是文臣的防範於未然,現在君臣之間的摩擦已然結束,便又開始了“蜜月期”。

無論發生了什麼,太陽依舊從東方升起,北京城中的衙役依舊早起在街上報着時辰,頭陀依舊高聲叫嚷今天的天氣如何,浪蕩子依舊從甜水巷中晃晃悠悠的出來……

自然,大朝會也如往日的舉行,今天朝會的氣氛顯然和緩許多,歐陽修上奏的殿試時間很快便被定下,朝臣們並無任何意義,趙禎在心中微微感嘆,這就是君臣兩相安的好處。

大殿之中一團和氣,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武將一邊自然也能瞧的明白,身爲樞密使的狄青依舊是嚴肅的模樣,彭七在一旁的竊竊私語被他直接過濾掉。

“高麗使者覲見!”

大殿之外,內侍高聲宣召後,身穿漢家官服的高麗使團便進入衆人視野,雖然略顯唐朝遺風,但和大宋的官服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外臣金伸權參見大宋皇帝陛下!”

和以往象徵性的朝見上貢不同,這一次高麗人的隊伍可謂是豪華,這金伸權可是高麗的佐丞位同大宋的參知政事,並且高麗在制度上已久是學習中原王朝,沿襲唐朝的三省六部,同時吸收宋制,設立樞密院,將中書省和門下省合併爲中書門下省,對持文武二柄,號稱“宰樞兩府”。

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