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

大宋的大動作使得遼朝潛伏在大宋的密諜瘋狂的把消息傳遞迴上京,當然即便他們沒用動作也無所謂,遼朝都亭驛已經把消息傳遞了回去,密諜這麼做最重要的一項便是告訴大遼,自己在北京城,在大宋呆不下去了。

對於他們來說,原先進出大宋非常的容易,只需要躲過北京城城門口如同擺設般的檢查就行了,可現在不同了,北京城的城牆加固了,同時城門口的人也換成了經驗豐富的老兵,這些兵油子只需擡擡眼皮就知道什麼人是什麼身份。

稍稍有一絲破綻便難以出城,聽說之前有個江洋大盜就是被城門口看似不中用的瘸腿老兵給抓到的,北平府賞了他整整三十貫交子!

這一大筆賞錢可讓人眼紅的緊,所有守門的站班老兵立刻變成了北平府掌推勾獄訟之事的提刑官,眼睛看着每個人都像是江洋大盜一般。

尋常百姓都提心吊膽何況身爲密諜的遼人?

無數的消息經過各種渠道向遼朝彙集,遼朝中一些不相信的人面對鐵證震驚的說不出話來,在他們看來,宋遼之間的關係雖然緊張,但卻還沒到劍拔弩張的地步。

畢竟從先帝朝開始便是兄弟之國,到了現在也算是叔侄之國,兩國的關係前段時間還有所緩和,大宋對大遼開放了榷場,並把糧食列入其中,這使得春災難熬的遼朝平安的度過。

現在,一切都變了,隨着大宋開始修築長城,宋遼的關係將會立刻變得緊張起來,隨着朝堂上的漢人愈發的增加遼朝內部本就關係緊張。

民間更是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仇視,自從太宗皇帝耶律德光南北分治以來就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

長城的出現使得這一狀況加劇了,今日遼朝的朝會上已經劍拔弩張,漢人的官員和遼朝的官員各持己見,遼官認爲應當出兵阻止大宋修築長城。

但漢官卻極力反對,有一部分人比如張儉認爲應當派出使者譴責並威脅大宋,這還算是好的,有些漢官甚至建議放縱大宋的這一行爲,他們認爲一旦漢人修築長城,就不會出兵北伐大遼。

漢官提出大宋修築長城的目的便是爲了放止大遼南下,若是讓大宋修築好長城,宋人就不會北伐了,對於他們來說,長城是防禦而不是進攻。

但作爲漢官的張儉卻完全否定這一說法,他比誰都清楚長城對於進攻的作用,漢遼兩派官員吵得不可開交,而作爲皇帝的耶律洪基徹底被搞糊塗了。

只能單獨召見張儉這位先帝的託孤之臣,大殿中耶律洪基安靜的坐在御座上,而身後的珠簾之中是母親蕭撻裡,每當對政事拿不準主意的時候,耶律洪基都會讓母親垂簾…………

張儉已經見怪不怪了,對着御座上的耶律洪基施禮後,有對珠簾躬身施禮這才站起來道:“陛下定然是因大宋長城之事問政與臣。”

耶律洪基點了點頭:“如今朝堂之上,一派堅持出兵,一派堅持靜觀其變,而你這左丞相又是鐵了心的要派出使臣譴責,或是威脅,朕實在被搞的不得要領。”

張儉從容的笑了笑:“陛下,這其實並不難,只需看清楚宋人的詭計便可,如今的局面是宋人修築長城,還未對我大遼施壓,我大遼已經出現種種不妥,可見這長城修不得!”

這倒是事實,耶律洪基微微點頭:“那你說該如何是好?難道單單是派遣使節?你應該知曉,這根本無用!”

“先禮後兵,這本就是宋人的伎倆,若是宋人不聽勸阻,我大遼便可發兵,襲擾修築長城的民夫,勞役,也可襲擊運送石料的馬車,這本就是浩大的工程,若是長久襲擾,宋人的長城不知修道何時。”

珠簾微動,耶律洪基看了母親一眼,見母親點頭同意,這才鬆了口氣道:“如此甚好,但若是宋人以此爲藉口關閉榷場,又該如何?”

張儉臉色一正:“宋人築邊牆,本就是來者不善,乃背約棄盟之舉,我大遼遣使而往,先禮後兵,若是宋人關榷場,禁通商,天下人視之爲首鼠,小人也!”

張儉的話說的耶律洪基義憤填膺,彷彿他真的已經站在了正義的一方,而趙禎所統治的大宋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於是他立刻下旨:“左丞相言之有理,命人傳旨,着鴻臚寺李鍾仁爲正使,北衙推官耶律弟涅爲副使,攜朕之國書而往!”

自始自終蕭撻裡都沒有說過一句話,但她卻明白,眼下只有張儉的主張是最好的,確實要先禮後兵,若是大軍攻伐,宋人很可能就利用這一藉口出兵伐遼了。

在蕭撻裡的眼中,大宋皇帝無時無刻不在惦記着滅國遼朝,這個念頭猶如樹林中的荊棘纏繞在她的身上,因爲她早已看透了趙禎的爲人。

他是一個爲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帝王,雖然頂着仁慈之名,手段也頗爲柔和,但他的野心絕不比漢武帝和唐太宗要少,甚至更多!

她只希望自己的雛鷹能早點長大,離開自己的庇護,因爲自己雖然有一些女人的智慧,但在眼界上卻差了很遠,而已經凋零的羽翼無法再庇護下面的雛鷹了。

蕭撻裡看着充滿信心的兒子鬆了口氣,還好,有張儉在還能護佑他一段時間,但總有一天他要自己來面對這一切。

………………………………

當張儉離開皇宮的時候,早已在外等候的遼朝文武官員齊刷刷的把眼光釘在他的身上,他們想知道皇帝最後採納了哪一方的建議。

“陛下如何說?”

蕭惠第一個開口,他是極少反對自己這位老友的,但這一次他站在遼官一邊支持出兵,張儉搖了搖頭,蕭惠緊緊的捏着拳頭一言不發。

“如此說來陛下是要靜觀其變了?”

這次是漢官開口,張儉已久搖了搖頭,所有人都迷惑了,最後有人道:“陛下是用了左丞相的計策,先禮後兵?”

張儉終於開口:“然也!爾等主和主戰,堅持不下,不如先禮後兵。”說完,他臉色一變,如寒霜般嚴峻而冰冷的說道:“但有一點希望諸公知曉,大宋的邊牆修不得!!”

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請假!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