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

大宋進攻女真的前期工作按部就班,女真人甚至一點反應都沒有,完顏烏古乃留了個心眼,對於宋人的築城他早已生了防範之心,密切關注宋人是否派出了大軍。

但現在卻沒有什麼發現,最近大宋與遼朝之間的互市中斷了,這在他看來是個絕好的機會,遼朝的消息絕對瞞不住他,官子受到的衝擊他早已知曉。

如今的遼朝最缺乏的就是大宋的物資,若是自己能拿到,再悄然賣給遼朝,不單單能大賺一筆,甚至能獲得遼皇耶律洪基的信任,這纔是最重要的,也是對完顏部最有利的事情。

爲此他對大宋的使者提出了一個小小的建議,既然大宋失去了遼朝這個“客官”,自己這個女真卻是一個新的“客人”,完全能用女真的產出購買大宋的貨物。

他甚至保證絕對會用真金白銀購買大宋的商品!

這一次大宋的使者並沒有一口否則,而是沉思良久,並說要上疏朝廷,完顏烏古乃暗道一聲妙極,看來大宋是真的需要重新尋找一位“客官”,否則他們的貨物有些滯銷啊!

對於烏古乃來說,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不能放棄,爲此他對大宋築城一事便漠不關心起來,只要有人盯着,怕什麼,要想征服女真,少說也需要數十萬人,這數十萬人怎麼可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溜進來?

別忘了,女真與大宋之間還隔着一個遼朝的東京道,除非大宋對遼朝發兵,否則不可能摸到女真來,至於海上……最多能有數千兵甲便是頂天了,更別說數萬人。

可就是這一自認爲完美無缺的防線卻漏了,他忘了大宋向來是不按常理出牌的,趙禎的戰術思想完全是貫徹兵不厭詐來進行的,一切能迷惑敵人的手段都可以用上,包括欺詐。

爲此不惜答應女真人的條件進行通商互市,對女真人有求必應也不是不可以。因爲趙禎比誰都清楚戰爭的殘酷,輸贏就在一瞬之間,沒有什麼是不能使的手段。

大宋的海船容量驚人,不說那數艘神舟鉅艦,就是一般的商船也能裝得下數千人!

倭國的石見碼頭,倭人的漁民月餘不敢出海,只因大宋的龐然大物停靠與此,相比大宋的鉅艦,倭人的海船簡直就是蝦米,巨人一般高聳的戰船桅杆直刺蒼穹。

劉德召要駐守倭國,他是大宋海東都護府的武將都護,但石元孫這個曾經被排擠的將門子弟卻一飛沖天,擔當了遼東軍的主將,二十萬大軍全權由他指揮!

劉德召想不通,爲何原本被排擠的石元孫都能去女真,而自己這個被官家誇讚的都護卻只能鎮守倭國?!

他哪裡知曉趙禎的用意,劉德召中規中矩只適合穩定一方,要讓他率部出擊,在戰場上左突右奔,衝殺敵陣,還是差了些。

而石元孫卻不盡然,身爲開國名將石守信的子孫,一身的好武藝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他能審時度勢,該出手時就出手!

還有就是蔡伯俙向趙禎極力推薦石元孫,別看他是個將門子,但對朝廷和趙禎是絕對的中心,最主要的是趙禎從蔡伯俙那裡得知,石元孫的報國心切,他的滿腔熱血。

相比劉德召,他敢作敢爲,敢於拼死一搏,敢於在逆境中向敵人亮劍,這種亮劍精神可比劉德召精妙絕倫的劍舞強得多…………

落日的餘輝之中,大宋的士兵進入石見軍港的碼頭,這些都是從各軍中抽調來的精銳,進行有序,整齊劃一,軍械由專人統一管理和運輸,他們每人都穿着一樣的衣服,背後打着整齊的揹包。

突然涌入倭國的二十萬大軍讓良子和整個倭國朝堂驚慌失措,在大宋設立都護府的那一天起,整個倭國都懷疑大宋的目的就是統治,現在他們覺得大宋開始動手了。

良子立刻召見了都護府的長史張維,對於倭國女王的召見,張維早有準備,他是大宋的文官,本就是準備好了說辭。

在皇居之中侃侃而談:“殿下,此乃我大宋助陣倭國之舉,爲的是討伐門閥之亂也!鞏固王權,以及大宋的利益,紛亂的倭國並不利於您的治下!也不利於倭國和大宋之間的關係。”

良子冷冷的望着張維道:“大宋數十萬兵甲驟然出現倭國,如今把我倭國王權置於何地?”

張維皺眉道:“此乃利國之事,何來揣度之說?我大宋二十萬大軍到此只爲平定倭國之亂局,待治世將至,兵甲盡歸矣!”

張維的話讓良子無可奈何,如今大宋就如一個強壯的巨人,而倭國便是幼小的孩童,雙方角力之下,倭國沒有一絲一毫的勝算。

張維走了,走的時候是那麼的瀟灑,那麼的肆無忌憚,彷彿倭國的皇居是大宋的公衙一般。

不出三日,大宋的軍隊便開始了行動,在倭國的土地上攻擊門閥,事實上這確實有利於倭國王權的統治,在奈良末期,倭國朝廷與貴族勢力之間的矛盾激化。

也是爲了削弱權勢貴族和僧侶的力量,桓武天皇決定從長岡遷都到山城國的平安京,在那裡籌建新都,命名爲平安京,希望藉此獲得平安、吉利、安寧與和平。

貴族門閥一直是倭國的紛亂的毒瘤,相比中原王朝的大一統,倭國還差得很遠,大宋軍隊的出現有利於結束這種紛亂的局面,事實上收益的不光是大宋,還有倭國朝廷。

良子最終默認了大宋的這一行爲,因爲她沒辦法與大宋對抗也確確實實獲得了好處。

倭國的貴族門閥力量在大宋軍隊面前不值一提,二十萬大軍說要做的便是分割包圍,各個擊破,這種戰術是他們最爲熟練的。

當倭國境內的貴族門閥被清理或是被遷徙至平安京後,倭國原本動盪的局勢得到了有效的穩定,倭國朝廷的政令也可以直接下達到地方上去,這便是有效的轉變。

趙禎在看到張維的奏疏後放心的點了點頭,隨手在輿圖上的倭國位置畫了個紅色的圓圈,紅線是沿着倭國的海岸線和女真的東海海岸線劃分的。

趙禎爲何要拿下倭國?

原因很簡單,若是把世界地圖橫過來看,倭國羣島正好和高麗,女真的海岸組成了一個不規則的圓形,而日本海就是大宋的內海!

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