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

“一個國家的擴張需要在什麼時候停止?”趙禎喃喃自語,這時候他已經發現,大宋的版圖變的非常奇怪,並沒有按照他的設想成爲一隻公雞的模樣,而是成爲一個周邊崎嶇不平的怪異月亮。

的確大宋的版圖是彎的…………這一點即便是趙禎不想承認都難,大理在吐番諸部之南,而寧夏則在吐番諸部之北,再加上大宋的原本的面積,這樣在輿圖上可不就是個彎彎的月亮嗎?

造型是慘了點,但架不住這裡都是東亞最爲適合躬耕的土地,其中還有幾塊屬於放牧的最佳場所,可以說大宋土地資源已經完全足夠,至於河套……早已有一大半在大宋的手中。

遼人依舊死死的守住最後的前套地區,這是他們唯一的侵佔收穫了,當年從西夏奪取的東西一直沒有歸還大宋,至少大宋的君臣是這樣認爲的。

趙禎看了看輿圖,其實遼朝說來也冤枉,整個前套也只有半數屬於西夏,而剩下的一半本就是屬於遼朝西京道的東勝州,而西京道如今早已是危若累卵。

大宋奪取中京道之後,整個西京道也就風聲鶴唳,雖然能從倒塌嶺節度使司與遼朝上京城獲得聯繫,可基本上是沒有任何援助,對於這塊已經被大宋分割包圍的土地,上京城實在應接不暇。

西京道的面積並不大,而且大部分地區是廣闊的草原,趙禎看到了金河,看到了雲內州,在他們不遠的地方就是後世著名的草原城市呼市,舊名歸綏。

這裡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先秦時期,趙武靈王在此設雲中郡,而現在遼人在此設立雲內州,豐州以及天德軍,振武軍,爲的就是鞏固他們在河套地區的統治地位。

但現在卻是成爲西京道避之不及的東西,尤其是天德軍和振武軍,兩地乃是遼朝軍州,其中駐紮的士兵也多是契丹人和漢人,在大宋宛若雷霆的對中京道攻伐之後,西京道的軍州便開始膽戰心驚。

相比中京道,西京道的防務簡直就是個笑話,雖然士兵不多也不少,可河套地區自從安史之亂後,除了和党項人打過一戰之後便再也沒有什麼戰事,而且那一戰第一任節度使頹刺在率兵出擊党項時與其子戰死。

戰績可謂是平平又平平,和中京道的守軍相比可就差了不少,讓他們和兇猛的宋軍作戰?豈不是有點難爲人呢!

這段時間大同府成爲了一塊風水寶地,隨着宋遼之間的再次通商,西京道的百姓瘋了似的涌入大同府,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躲避大宋的侵略所帶來的創傷。

最主要的一點,有人在西京道散播流言,說大宋奪取中京道之後便會揮師西進,一舉拿下西京道,而在這個時候,大遼的朝廷自己還在應接不暇,完全沒有顧及他們的意思。

這般的態度也就讓西京道的百姓和官吏更加不安,懷疑是否是朝廷拋棄了他們,如此一來民間的百姓更是涌向大同府,希望在這裡得到庇佑和赦免。

趙禎看着眼前來自大同府的奏疏笑了笑,沒想到一個王朝的覆滅真的就在轉瞬之間,開始的時候他還不相信,一個持續統治百年之久的王朝即便是覆滅也需要數年乃至數十年的時間吧?

可趙禎發現自己錯了,一個王朝的覆滅很可能就在轉瞬之間,下層的百姓可不會去考慮朝廷需要休養生息之類的大道理,也不知道宋遼之間的盟約意味着什麼。

他們只知道大敵當前,宋人奪取了中京道之後,朝廷對西京道卻沒有加強防守,這就是要放棄西京道,其實確實宋遼之間停戰了,一紙合約比十萬駐軍都管用,大宋不會出爾反爾,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言而無信,出兵西京道。

張玉騫乃是大同府的知府事,他原任三司度支使,因爲年年查獲貪沒官吏,得了一個張閻王的名頭,而大同府因爲勾連大宋,党項,契丹三族的經濟,城中賦稅萬巨,貪沒時有出現,趙禎便把這位張閻王派去出任知府事,同時監察賦稅財政。

這麼多年來效果顯著,從他手中查處的貪官污吏便有三十二人,而且其中有不少是剛剛開始貪沒便被他發現的,人贓俱獲更是不在少數,如此一來震懾人心的同時還,也使得大同府這個大宋交易重地反倒成爲了一股清流。

趙禎把張玉騫的奏疏翻到了最後一頁,在上用硃紅御批:着大同府盡力接收西京道之民,妥善安排,朝廷派巡邊使韓琦前往安頓,另着三司撥款十萬貫以救助傷病,年老,婦孺。

這樣的好機會趙禎絕不會錯過,雖然不知道是誰在西京道傳播的謠言,但可以肯定不會是大宋,這謠言應該是一場意外,很可能是因爲一個人的酒後瘋話,也可能是因爲恐懼,或是某個膽小之人爲自己找的藉口。

不過這一謠言卻是幫助了大宋,讓遼人的西京道自己先亂起來,而在這個時候,西京道的官員卻陷入兩難的境地,若是他們否認這事並且派兵鎮壓,在百姓的心中反倒是承認了,若是他們不開口權當無視,那結果更加悲哀,流入大宋的百姓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人都是一種趨勢的動物,當許多人離開西京道進入大同府之後,他們便給剩下的人以強大的心理暗示,我在大同府,我安全了…………

趙禎派出韓琦去安置,讓張玉騫維穩,雙管齊下就爲了讓這種勢頭擴大,讓歸降之人放心,也在加強這種暗示讓它成爲西京道的現象級恐慌,這是在借勢!

趙禎把批閱的奏疏放入一旁的木箱中,擡頭望了望北方微微咧嘴:“人心以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蕭撻裡,你的遼朝完了,即便是能臨朝稱制又如何?朕倒是要看看你還有什麼手段挽救這艘破船!”

舉起雙手伸了一個懶腰,趙禎聽見身上的骨頭髮出一陣“呻吟”最近自己是缺少運動了,這讓他想起木蘭圍場的建設,自己派蔡伯俙前往北京道的時候順帶着也讓他對皇家獵場進行建設,這塊地方將成爲大宋的演武場。

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