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

戰爭的爆發有的時候不以人的意志而改變,但有的時候卻因人的意志而進行,趙禎的意志便是大宋的意志,便是伊州所在西域都護府的意志。

十六萬大軍出動,不光有大宋的十萬禁軍,還有西域都護府曹康率領的六萬邊軍,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對於西域諸國來說,十萬大軍是他們當中任何一個無論如何也拿不出,並且這十萬大軍還是武裝到了牙齒,精銳中的精銳。

十六萬大軍兵分三路,以曹康的六萬邊軍爲先鋒,王圭的五萬捧日軍爲後軍,五萬神衛軍在中,十六萬大軍由趙禎親自指揮,這是趙禎難得親自指揮軍隊的作戰,自從燕雲之戰後,他已許久沒上戰場。

當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還帶來了半個參謀軍事……

這是趙禎的一次大膽嘗試,完全由參謀軍事院的人出謀劃策由帝王親自指揮。

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皇權對軍權的掌握。

大宋的皇帝自太祖太宗之後便開始逐漸的偏向文人氣質,趙禎知道,若不是自己穿越了,到了仁宗皇帝更爲偏文,之後的歷代大宋君王,在文學和藝術上的造詣一定會超越他們作爲帝王的能力。

趙禎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爲文質彬彬的君子,雖然小人做不了皇帝,但君子也做不得!

這次帶着趙旭趙昀前來,就是要在他們心中紮下一根名叫鐵血的東西,讓他們知道戰爭也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美,也是帝王之道的一部分…………

趙旭需要經歷戰爭的洗禮,趙昀同樣需要,這個孩子沒有他兄長的命好,但才智過人的他卻需要一個正確的引到。

趙禎希望他在這場親歷的戰爭中明白一個道理,想獲得勝利必須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以及具備什麼樣的條件,這不是希望他參與皇位的爭奪,恰恰相反而是告訴他沒有這個實力。

戰爭開始的時候趙旭是興奮的,趙禎看到了這個孩子在不斷的從四書五經以及文人描繪的禮法世界中掙扎出來,如同破繭而出的蝴蝶,現實和熱血在不斷的啃噬着環繞在他四周由文人努力編制的繭。

趙禎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在如何選擇自己未來道路的時候也曾經經歷過的掙扎,是延續歷史做一個仁宗皇帝,還是開疆拓土的中興之君,趙禎自己選擇的後者。

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爲一個文人氣質的君王,這樣對大宋現在的發展並沒有益處,大宋不單單需要一個守成之君,更是需要一個敢於作戰的君主。

這不是趙禎所決定的事情,而是大宋在發展的本身自己所決定。

未來大宋的發展將會出現更多的利益紛爭,即便是沒有了遼朝,即便是沒有了西域,世界上的其他勢力還有很多,大宋周邊的不安定因素還有很多,這些都會促使皇帝做出改變。

雖然趙旭可以安安穩穩的做一個守成之君,但他卻也要有敢戰,善戰的雄心和能力。

看着趙旭興奮的發紅的臉龐,趙禎非常滿意,一個男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怎麼能不接受軍旅的洗禮?只要上過一次戰場,便會種下一顆勇敢的心。

相比趙旭,趙昀更加熟悉火器營的一切,他在火器營中泡着的時間比在資善堂中的還長,朝中的文臣對這一點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首先他們知道火器營絕對忠於官家,誰做了皇帝便忠於誰,不會終於大宋的某一個皇子。

其次,一個並非儲君的皇子喜歡格物,這個愛好實在是太好了,尤其是格物這東西還費腦子費精力,這樣一來算是徹底把時間用在了別的地方,而不會去關注儲君之位,自然是皆大歡喜,朝臣樂見。

趙旭還好一點在中軍比較聽話,並不亂動走,他知道自己現在該幹什麼,學習如何指揮纔是他的要務。

而趙昀這小子早已消失在了神衛軍中,他和李酒兩人正在鑽研如何使火槍和長槍配合的天衣無縫。

趙禎給出的搭配讓這小子改變了很多,尤其是在戰法陣形上,雖然還是沿用火槍手和長槍手,可除了這兩樣其他的便被改的面目全非,當然其中還是有些地方適合大宋的,比如火槍手並不是排列在大軍的後側而是直接站在軍陣的最前方。

趙昀給出的結論非常現實,火槍手的火槍最擅長的就是對遠處的敵人發起連續的攻擊,與其讓他們在後面,不如頂在隊伍的最前面,當敵軍撲面而來的時候,以強大而連續的火力迎頭痛擊敵人,這效果絕對要比把他們安置在後方要划算的多。

長槍手安排在火槍手陣地的四個角上,一旦敵軍接近到足以威脅火槍手的距離,身着重甲的長槍手便要發動進攻,以此掩護前軍的火槍手。

並且火槍手要在這個時候換上刺刀進行衝鋒,以免誤殺友軍,長槍手的長槍完全能組成一道槍林阻止地方騎兵或是步兵,而這個時候衝鋒而來的火槍手便可用手中的刺刀進行屠戮。

火槍上裝備刺刀之後,長度和威力與短槍相同,最合適與長槍手高低搭配,衝鋒帶來的加速度完全能讓他們成爲短距離衝殺的王者。

面對李酒佩服的眼神,趙禎是啞口無言,不得不承認趙昀這小子確實繼承了自己的靈活思維,從不拘於保守的思想。

至於靈兒,現在已經成爲軍中的醫官,大宋的南丁格爾,她換上了白色的救助服,帶着面紗猶如軍中的守護女神,整日帶着侍女和軍中的護兵醫官進行消毒和醫治病患。

一路走來多少會有人發生疾病和水土不服的症狀,這對戰鬥力和氣勢都是一種極大的削減,而有了醫官和護兵,便有了一定的保障。

最少靈兒身爲一國公主的高貴身份幫助廝殺漢們的軍帳進行消毒,多少讓軍中將士觸動良多,紛紛誇讚她的仁慈和賢惠,當然趙禎知道靈兒這麼做多少有點爲自己的未來小家撈取名聲的目的在裡面,但這已經是她一個女子能做的最好的了,誰讓她是天家的女兒?

趙禎帶着三個孩子出來,也有一些私心,爲太子趙旭豎立一個更加高大鞏固的形象,爲趙昀找一個好出路,爲靈兒某一個好名聲,這些都是一個身爲皇帝的父親能做到的最好程度。

再多他也沒辦法給予這幫孩子,剩下的卻要靠他們自己去獲得。

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六百章對策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