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

戰爭的爆發有的時候不以人的意志而改變,但有的時候卻因人的意志而進行,趙禎的意志便是大宋的意志,便是伊州所在西域都護府的意志。

十六萬大軍出動,不光有大宋的十萬禁軍,還有西域都護府曹康率領的六萬邊軍,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對於西域諸國來說,十萬大軍是他們當中任何一個無論如何也拿不出,並且這十萬大軍還是武裝到了牙齒,精銳中的精銳。

十六萬大軍兵分三路,以曹康的六萬邊軍爲先鋒,王圭的五萬捧日軍爲後軍,五萬神衛軍在中,十六萬大軍由趙禎親自指揮,這是趙禎難得親自指揮軍隊的作戰,自從燕雲之戰後,他已許久沒上戰場。

當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還帶來了半個參謀軍事……

這是趙禎的一次大膽嘗試,完全由參謀軍事院的人出謀劃策由帝王親自指揮。

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皇權對軍權的掌握。

大宋的皇帝自太祖太宗之後便開始逐漸的偏向文人氣質,趙禎知道,若不是自己穿越了,到了仁宗皇帝更爲偏文,之後的歷代大宋君王,在文學和藝術上的造詣一定會超越他們作爲帝王的能力。

趙禎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爲文質彬彬的君子,雖然小人做不了皇帝,但君子也做不得!

這次帶着趙旭趙昀前來,就是要在他們心中紮下一根名叫鐵血的東西,讓他們知道戰爭也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美,也是帝王之道的一部分…………

趙旭需要經歷戰爭的洗禮,趙昀同樣需要,這個孩子沒有他兄長的命好,但才智過人的他卻需要一個正確的引到。

趙禎希望他在這場親歷的戰爭中明白一個道理,想獲得勝利必須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以及具備什麼樣的條件,這不是希望他參與皇位的爭奪,恰恰相反而是告訴他沒有這個實力。

戰爭開始的時候趙旭是興奮的,趙禎看到了這個孩子在不斷的從四書五經以及文人描繪的禮法世界中掙扎出來,如同破繭而出的蝴蝶,現實和熱血在不斷的啃噬着環繞在他四周由文人努力編制的繭。

趙禎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在如何選擇自己未來道路的時候也曾經經歷過的掙扎,是延續歷史做一個仁宗皇帝,還是開疆拓土的中興之君,趙禎自己選擇的後者。

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爲一個文人氣質的君王,這樣對大宋現在的發展並沒有益處,大宋不單單需要一個守成之君,更是需要一個敢於作戰的君主。

這不是趙禎所決定的事情,而是大宋在發展的本身自己所決定。

未來大宋的發展將會出現更多的利益紛爭,即便是沒有了遼朝,即便是沒有了西域,世界上的其他勢力還有很多,大宋周邊的不安定因素還有很多,這些都會促使皇帝做出改變。

雖然趙旭可以安安穩穩的做一個守成之君,但他卻也要有敢戰,善戰的雄心和能力。

看着趙旭興奮的發紅的臉龐,趙禎非常滿意,一個男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怎麼能不接受軍旅的洗禮?只要上過一次戰場,便會種下一顆勇敢的心。

相比趙旭,趙昀更加熟悉火器營的一切,他在火器營中泡着的時間比在資善堂中的還長,朝中的文臣對這一點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首先他們知道火器營絕對忠於官家,誰做了皇帝便忠於誰,不會終於大宋的某一個皇子。

其次,一個並非儲君的皇子喜歡格物,這個愛好實在是太好了,尤其是格物這東西還費腦子費精力,這樣一來算是徹底把時間用在了別的地方,而不會去關注儲君之位,自然是皆大歡喜,朝臣樂見。

趙旭還好一點在中軍比較聽話,並不亂動走,他知道自己現在該幹什麼,學習如何指揮纔是他的要務。

而趙昀這小子早已消失在了神衛軍中,他和李酒兩人正在鑽研如何使火槍和長槍配合的天衣無縫。

趙禎給出的搭配讓這小子改變了很多,尤其是在戰法陣形上,雖然還是沿用火槍手和長槍手,可除了這兩樣其他的便被改的面目全非,當然其中還是有些地方適合大宋的,比如火槍手並不是排列在大軍的後側而是直接站在軍陣的最前方。

趙昀給出的結論非常現實,火槍手的火槍最擅長的就是對遠處的敵人發起連續的攻擊,與其讓他們在後面,不如頂在隊伍的最前面,當敵軍撲面而來的時候,以強大而連續的火力迎頭痛擊敵人,這效果絕對要比把他們安置在後方要划算的多。

長槍手安排在火槍手陣地的四個角上,一旦敵軍接近到足以威脅火槍手的距離,身着重甲的長槍手便要發動進攻,以此掩護前軍的火槍手。

並且火槍手要在這個時候換上刺刀進行衝鋒,以免誤殺友軍,長槍手的長槍完全能組成一道槍林阻止地方騎兵或是步兵,而這個時候衝鋒而來的火槍手便可用手中的刺刀進行屠戮。

火槍上裝備刺刀之後,長度和威力與短槍相同,最合適與長槍手高低搭配,衝鋒帶來的加速度完全能讓他們成爲短距離衝殺的王者。

面對李酒佩服的眼神,趙禎是啞口無言,不得不承認趙昀這小子確實繼承了自己的靈活思維,從不拘於保守的思想。

至於靈兒,現在已經成爲軍中的醫官,大宋的南丁格爾,她換上了白色的救助服,帶着面紗猶如軍中的守護女神,整日帶着侍女和軍中的護兵醫官進行消毒和醫治病患。

一路走來多少會有人發生疾病和水土不服的症狀,這對戰鬥力和氣勢都是一種極大的削減,而有了醫官和護兵,便有了一定的保障。

最少靈兒身爲一國公主的高貴身份幫助廝殺漢們的軍帳進行消毒,多少讓軍中將士觸動良多,紛紛誇讚她的仁慈和賢惠,當然趙禎知道靈兒這麼做多少有點爲自己的未來小家撈取名聲的目的在裡面,但這已經是她一個女子能做的最好的了,誰讓她是天家的女兒?

趙禎帶着三個孩子出來,也有一些私心,爲太子趙旭豎立一個更加高大鞏固的形象,爲趙昀找一個好出路,爲靈兒某一個好名聲,這些都是一個身爲皇帝的父親能做到的最好程度。

再多他也沒辦法給予這幫孩子,剩下的卻要靠他們自己去獲得。

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