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

在趙禎的眼中從來就沒有把王語嫣當作是一個封建時代的婦女看待,而是把她當作是自己的妻子,當然他做不到在後宮之中對每個女人都這樣。

商賈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最活躍的一幫人,而作爲商賈之女的王語嫣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家庭的印象,她的思想並不禁錮,甚至可以說是開放和前衛。

兩人又是從小就在一起,可謂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對雙方的瞭解已經到了對方動動嘴,便知其內心想法的地步。

所以趙禎有時候會把一些事情不自覺的告訴王語嫣,當然並非是朝堂之中的事情,而是他自己的打算,別小看一國皇后的重要,早在上古時期便有“後”之一字。

但那時候的“後”字指的不是皇后而是君主,直到西周時期,後這個字才專門指的是帝王的正妻。按照儒家的嫡庶之道,皇帝的嫡妻也就是皇后,每個王朝基本都是按照嫡長子繼承製來確定太子的人選,所以,皇后地位非常關鍵,不容小覷。

至於帝王掌握外事五權,皇后掌握內事五枚事實上就是最早的制衡系統,只不過隨着封建時代對儒家的提倡,對禮法的尊崇,對男權的強化,皇后的監督職權基本上隨着母系社會的遺風消失的一乾二淨。

天子獨大,沒有人可與之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齊”的諧音“妻”,只能叫“後”。

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也有自己的思考,趙禎願意和皇后王語嫣商討一些事情,比如大宋的商業,趙禎有時甚至喜歡從王語嫣的口中得知該如何改進。

畢竟她是商賈之家出來的,自然比那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文人要更加通透。所以趙禎就把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和王語嫣說了,並且希望交流一番。

誰知道大抵是太過直白,讓王語嫣一時有些呆滯,根本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回答,只能呆呆躺在趙禎的懷中。

趙禎笑了笑:“你也莫要緊張,朕的話只是提前告訴你朕的打算,畢竟趙旭是朕的嫡長子,終究是和要登上大寶之位的。立下規矩尤爲重要,朕也要他這麼做。”

“陛下,太上皇帝之在史書之中,且都是……”

王語嫣稍稍猶豫,她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去說,趙禎卻無所所謂道:“史書上的太上皇帝要麼碌碌無爲,要麼是飛來的富貴,退位禪讓者如李淵亦是大權旁落而不得已爲之。”

趙禎少頓又道:“可朕不同,朕大權在握,天下四方無不歸附,朕是大宋正真的天子,即便禪位於兒子,也沒人敢輕視朕,朕只是希望趙旭能早點接手大宋,早日成爲合格的君王,朕太上皇的身份既能讓他接觸最高權利,又能給他解惑,一旦做錯,朕還可以及時處理,豈不更好?”

王語嫣眼睛一亮:“這就有點像是師傅帶徒弟了,而且也能讓旭兒知道,即便登上皇位也不可爲所欲爲,繼任之君亦當如此!”

趙禎滿意的點了點頭:“然也!一國之強盛在於君,皇帝是一國之本,若是皇帝爛了,這個國家也好不到哪去!除非這個國家沒有皇帝…………”

“陛下!”

趙禎稍稍尷尬,自己把一些不該說的話說了出來,但事實上就是如此,共和制度早已存在,只不過這種制度的效率相比後世的共和便差了太多。

就是因爲共和制度的不完善,所以這個時代的人自然的拋棄了他,選擇了更爲高效,更能使得國家團結,更能對抗天災人禍的封建君主制度。

“朕也就是和說說而已,既然不能沒有皇帝,那就要保證皇帝必須要有能力,有才幹,品德要高尚,但這又該如何保證?朕想了許多,最後還是覺得太上皇帝這個位置比較靠譜!”

王語嫣眼睛中露出崇拜的目光:“陛下,臣妾一屆女流,可也知道是非曲直,陛下之法乃萬世之法,臣妾佩服!能有這種大魄力的皇帝,古往今來只有陛下爲先呢!”

趙禎咧嘴一笑:“只要能讓大宋延續的時間更爲久遠,那就比什麼都強!萬世到不一定,但最少比三百年要長吧!”

王語嫣不知道趙禎的意思,但在她看來,大宋如此強盛,已經超越盛唐,豈能區區三百年便消失?

她不知道,趙禎總是未雨綢繆,把所有能謀劃的都準備好了,至於其他到也不重要,後世子孫之中若是真的出現連着兩三個廢物,那就是天亡大宋,沒有辦法。

歷史上的趙禎沒有子嗣,而現在不同,趙禎有了趙旭,趙二家的江山便算是做下去了,即便是有什麼意外,趙昀的子嗣也能頂上……

今夜的談話是趙禎第一次把心中的想法告訴了旁人,他一直在思考當初和在秘閣之中對蘇軾,張從質提出的問題,而且他也有了一些答案。

帝王禪讓制度也許是一個好辦法,這不是真的放權讓位,而是放出一部分權利,同時握有監督權,這事實上是對至高無上皇權的一種分割。

歷代帝王只想着分割士大夫的相權,分割武將的兵權,但從未有人想到分割帝王的君權,這是爲何?人都是自私的,活着的時候豈能把權利給予別人?親生兒子也不行!

即便是和自己死了,最高權利也該交給自己的兒子繼續去執掌。

只不過趙禎這樣的人還真不是這樣想的,穿越而來的他深刻明白一個道理“權利就是責任,權利就是義務,兩者是對等的存在。”

所以趙禎並沒有把皇位看的如此之重,甚至覺得這只不過是上天給他的一個使命,在獲得無上權利的同時,要想盡一切辦法拯救大宋,使得這個逐漸走向衰落的王朝延續下去。

而他趙禎做到了,對於他來說,眼下的一切彷彿是在安排後事,當遼朝被滅國,當草原也納入大宋的統治之中,當華夏一統,四方安定,自己的任務就算是結束了。

而接下來就該享受自己的人生。

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三百章悲歌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