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

隨着趙禎的話說完,宮帳之中稍顯沉默,這種詭異的場面實在是安靜的有些不像話。

趙禎坐在御座之上,他知道自己的話給了朝臣多大的震撼,也知道朝臣心中的一些想法。所以趙禎特意留下時間給大家消化,也讓朝臣們自己說出自己的想法。

話說到了如此地步,君臣之間都明白對方的意思,只不過這個突如其來的改變讓人有些難以接受,但在大宋,接受最多的事情就是改變。

自從趙禎親政以來,多少的制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科舉到軍事,從商賈到稅收,所有的原本都有定論的事情瞬間都變得沒有定例,只是在往好的地方不斷髮展,慢慢的朝臣們也逐漸接受了這一點。

在他們看來這是有一次的改變,但在趙禎看來,這卻是一次重生,只要朝臣們心中的想法和風氣發生改變,那勢必會影響整個大宋。

華夏的制度就是從上而下的管理制度,從皇帝到士大夫,從士大夫到讀書人,從讀書人到平民百姓,這是一種輿論的傳遞,也是一種風氣和制度的傳遞方式。

趙禎的改變影響了朝臣,朝臣的改變影響了整個大宋,事實就是這樣,趙禎是靠士大夫管理天下,無可避免的士大夫就成爲大宋尤爲重要的一部分。

范仲淹,歐陽修,蘇洵,包拯以及狄青,等一衆相公最先“領會”趙禎的意思,唐朝文臣當然也得到重用,不過人家也尚武啊!

整個唐代的社會環境重視軍功,積極對外擴張,屢戰屢勝說造成的,而文人們嚮往建功立業。當朝的詩人們多多少少都去塞外軍中呆過,以了卻自己的功名之念。

這就是唐人的尚武風氣,否則一屆文人的駱賓王如何寫出讓人熱血沸騰的《討武檄文》?

隨着時代的改變,隨着種種原因的改變,唐人多佩劍到了宋人就開始以摺扇爲主,這一點是人所共見的,誰也不能否定,尚武之風是從宋開始出現沒落的。

幾位相公聯名向趙禎表達了“尚武”風氣的改變,表達了現在的大宋唯有尚武之精神方能守護來之不易的繁盛,狄青更是說出尚武的提倡使得大宋的邊疆安定,使得四夷不敢侵犯。

說到底,尚武就是大國所擁有的威脅,這是一種烙印在百姓心中的驕傲,這也是一種大國隨着逐年征戰,逐年崛起所產生的一種自信,沒有前者,就不會有後者。

現在的大宋已經完全具備了這種自信,上至帝王宰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對如今的大宋充滿自信,爲何自信?因爲大宋強大,何人敢犯?必以雷霆滅之!

尚武不是趙禎說有就有的東西,其實這種東西已經在朝臣,百姓心中聚集許久了,大宋百姓的驕傲,朝臣的驕傲不是外朝能領會的。

趙禎自己也不過是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時機提出而已。

隨着兩府相公的開口,越來越多的臣子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大多是支持尚武之風的,當然這種東西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難以用準確的行爲去衡量,不過只要有這種想法就好。

因爲尚武之風會隨着整個社會的風氣發生改變,會自己逐漸的進行,當一個王朝強大到一定的程度,尚武之風即便沒有人去提倡,也會逐漸的出現。

趙禎爲何在這個時候提出尚武?

大宋已經足夠強大了,並且民間已經出現了尚武之風,百姓和民族的自信已經到達了定點,否則就不會出現一國之君在敵國之中,滿朝文武,朝野上下卻並不是非常擔心。

因爲所有人都知道,一旦自己出現什麼問題,整個大宋就會傾舉國之力滅掉,甚至是屠殺掉整個契丹和遼朝。

自從被蕭撻裡帶回遼朝之後,趙禎就想了特別多,尚武這個問題也在他的考慮之內,他發現現在不是他自己提不提倡尚武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提出的問題。

所有的時機契機都適合了,大宋這個國家就像是一個人一樣,從原先的膽小,懦弱一下成長爲一個強壯,自信的人,而尚武這種東西根本就不需要刻意培養,自然而然就出現在了大宋的身上。

趙禎這位一國之君索要做的就是引導這個國家,引導臣子百姓走上這條路而已。

逐漸的,趙禎發現自己有些多慮了,事實上朝臣們自己心中早已有了答案,隨着兩府相公的開口,整個宮帳之中的朝臣也開始激烈的討論起來。

在大宋這種情況頗爲正常,只要不是朝會以及正式的事情,如眼下的飲宴之類,文臣武將並沒不會束手束腳,這是大宋自開國以來就有的定製,當然趙禎親政之後把這種規矩發揚光大了。

“官家說的是!就該尚武,別說是朝堂,這風氣在民間早已出現,神都城的百姓有多少入了結社?不用我多說了吧?!這是爲何?因爲百姓早已不喜文縐縐的東西了。”

“蘇子瞻!你休要在此胡言,百姓若是不喜讀書,爲何學堂興盛?!讀書的孩子每年愈發的多了,而科舉者更是數不勝數!”

“笑話,難道以老兄的意思,讀書就不能尚武?讀書者乃是爲了明白道理,尚武乃是擁有氣節,兩者以何衝突?再說結社之中的讀書人可不在少數,神都城中已經出現佩劍君子了,老兄難道不知?”

蘇軾不待那人回話,繼而迅速開口道:“唐人尚武,上下,文武皆不例外,實乃國之強盛!否則你且說說爲何有“投筆懷班業,臨戎想顧勳。還應雪漢恥,持此抱明君”之句?”

……………………

趙禎坐在上首的御座上,瞧着蘇軾的慷慨激昂,瞧着他對尚武的大加讚賞,心中微微一笑,自己果然沒有選錯人,他蘇軾的口才和文采,總能在這種時候發揮出意想不到功效。

趙禎不是傻子,早在這次秋獮之前他便已經準備了許多東西,提出尚武是必須的,但如何提出卻是有相當的技巧,這次宮帳對話是他早已相好的。

兩府相公定然是支持自己的,因爲他們沒辦法反對,朝臣當中自然要選擇一些“託”,不過這些“託”本就是支持尚武之風的。

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