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

背叛有的時候一點風險也沒有,甚至能獲得巨大的利益,讓利益最大化,這纔是君王應該做的事情。

事實上契丹人也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麼友善,蕭撻裡之所以出兵伊州給大宋造成壓力,不過是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已,她更希望的是大宋與塞爾柱打的難捨難分。

十萬大軍已經不是契丹人的所有家當了,蕭撻裡隨便出手就是如此的“闊綽”,爲何?因爲契丹人有錢了!

有錢之後生活就會便好,人口會不斷的增加,而與此同時契丹人的武器裝備也開始了不斷的提高。

但在技術方面卻是沒有多少長足的進步,因爲大宋把自己的東西看守的太好了,並且極少輸掉戰爭,使得契丹人無法從戰場上大規模的繳獲。

十萬大軍從西域進發向着伊州滾滾而來,這一戰契丹人好似勢在必得。

Wωω_ тTk án_ c○ 伊州城安靜而寂寞,孤零零的聳立在沙漠的盡頭,前面是茫茫的八百里瀚海,別說是人,就是動物都極少出現,唯有一些膽大的商賈敢於從這裡出發向西域通商。

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其實就是在和契丹人通商,但朝廷卻不會禁止,因爲這些商賈帶回的財富相當豐厚,契丹人也不傻,有些東西他們需要但卻做不出來,於是便要和大宋通商了。

十萬人穿越沙漠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當初宋軍做了完全的準備,在沙漠中也浪費了不少的時間,而相對落後的契丹人卻更能堅持下來,因爲他們別無選擇,跟不上大軍的結果便是死亡,在死亡面前人往往能發揮巨大的潛力。

沒有時間休息,也沒有時間耽擱,契丹人知道大宋密諜的厲害,若是速度慢下來,很可能就是宋人先一步知曉消息。

但這一次還是大宋領先一步,這是在外交上的勝利,也是大宋強大的表現,不需要自己去收集情報,情報便自己送上門來了。

楊懷玉是在天亮之前便率軍趕到的伊州城,消息傳遞的很快,並且距離也不算遠,二十萬大軍不是從大宋的腹地出發,而是從於闐出發。

這一切無不是一種巧合,大宋奪取恆邏斯城後,塞爾柱便派出使者前往大宋,而趙禎表達誠意的最好方式便是休兵。

於是狄青的三十萬大軍便可以在黑汗的土地上開始維穩,肅清地方上的叛亂,驅逐黑汗人離開,等等一切的手段幾乎都是大宋將士獲得軍功的好辦法。

並不用擔心將士們的熱情被戛然而止的戰爭所熄滅。

於是二十萬後備軍返回于闐,沒有在戰場上發揮實力獲取軍功的他們,心中的遺憾可想而知,但就在這個時候,作爲主將的楊懷玉突然宣佈,揮師北進,直趨伊州!

二十萬老兵內心的激動可想而知,瞬間化身嗷嗷叫的“狼崽子”,馬不停蹄的向伊州而去,在他們眼中出兵伊州就是要攻伐西域的信號,就是他們建功立業重徵疆場的機會!

之前看着三十萬袍澤在黑汗的土地上橫衝直撞,大把大把的撈取軍功他們早已眼紅的緊,現在自己有了機會,人數更少,攻伐的目標更爲重要,豈能放過?

趕車的士兵不敢停歇,除非軍令勒令休息,否則一直全速前進,原因無他,實在是車廂中的老兵們虎視眈眈的望着,只要速度慢了點便會招來呵斥。

而且還不好胡弄,這些老兵對戰場上的一切太過了解,車馬的速度大概多少不會有損戰馬,日夜行軍多少裡最爲合適,速度快還能保持戰鬥力,這纔是最爲恐怖的地方。

除了楊懷玉之外,沒人知道行軍的目的,即便是行軍司馬王鶴也不知道,這個斷了一隻胳膊的文臣在軍中的地位可不比楊懷玉要低。

軍中就是這樣,英勇無畏的勇士無論你什麼出生都會有人佩服你,即便是大家最瞧不起的讀書人,只要靠自己的能力贏得尊重照樣是軍中將士們的好漢。

身爲行軍司馬,不知行軍意圖和目的,這讓王鶴頗爲不滿,幾次三番的找楊懷玉打算問個明白,但最終都是無功而返,到了伊州之後,大軍便停下整頓了。

王鶴知道,顯然這不是進攻西域的信號。

二十萬大軍不可能無緣無故的抵達伊州,更不可能在這裡長時間駐留,隱隱約約之間,王鶴彷彿猜到了什麼,但他不敢確定,只能再次尋楊懷玉問個明白。

大軍的白虎節堂之中,楊懷玉站在沙盤的邊上看着伊州附近的地形,這沙盤也是從伊州城的守軍處拿來的。

雖然在伊州,可二十萬大軍卻沒有進入伊州城,而是在納職與益都之間的丘壑地帶安營扎帳,隨軍多年的王鶴一眼便看出這是埋伏之地。

即便是王鶴進入軍帳之中,楊懷玉也沒擡頭,他現在可比當年要沉穩許多,頗有一番儒將的味道,他和狄青兩人性和不同,用兵不同,戰法不同,治軍更是不同,但唯獨讓王鶴覺得一樣的便是他倆身上如出一轍的沉穩氣息。

這感覺瞬間讓王鶴鎮靜許多,心中的煩躁也消失的大半,走向沙盤看了看,之間沙盤上已經標註了大軍的位置,而一條代表契丹人的黑水旗已經插在了納職城不遠的地方!

“契丹人的目標是伊州城?”

楊懷玉頭也不擡的說道:“不是伊州城,而是整個伊州!這次契丹人來勢洶洶,遠不止十萬之數,所以本帥打算放棄納職,益都兩處。”

“契丹人數幾何?”

楊懷玉終於擡起頭,帶着一絲疑惑道:“不知,起先約有十萬,如今斥候來報,沙漠邊上的腳印遠不止十萬之衆,可能有三十萬或是四十萬!”

王鶴倒吸一口涼氣,莫不是契丹人瘋了,一次出兵三四十萬人,這簡直快把契丹人的老底掏空,但轉念一想,好似也沒有那麼誇張。

“契丹人休養生息多年,又向北吞併外族,聽說之前還組建奴軍,兵力不可小覷。”

楊懷玉給出了答案,這讓王鶴心中的疑惑消除,但同時也開始擔心,宋軍除了二十萬老兵之外,只剩下伊州城的七萬餘守軍,總共架起來也不足三十萬。

“敵衆而我寡,楊帥以爲如何?”

楊懷玉笑了笑,笑容中充滿了期待和自信:“當然是以退爲進,南北夾之!這也正是本帥埋伏於此的原因,納職,益都利於攻伐,但卻也不好守,本帥要讓他們處處皆兵,十面埋伏!”

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