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

人的高尚和偉大往往是在最兇險危機的關頭纔會體現出來。

同樣的道理,自私和渺小在這時候如同雙生子一般的如影隨形。

人生存在這個世上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爲了活下去,但有的時候卻做出不得已的選擇,這些逆向而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偉大。

上京城的百姓在遷徙,他們要爲自己活命而走,但有些人恰恰相反,國難之時也不願離開。

這些人或是忠義之士,或是曾經的士兵,民族危亡之時他們勇敢的站了出來。

無論是哪個民族,都會有貪生怕死之徒,但同樣的也會有義無反顧之人。

契丹本就是草原民族,在他們的血管之中流淌着遊牧祖先對抗自然的鮮血。

大部分的契丹男兒熱血上涌,不願隨着家人退縮,他們呼朋喚友,奔走相告,集合起來如同溪水匯川般的向上京城而去。

這次的遷徙規模之大,在契丹的歷史上前所未有,不光是上京城,整個臨府以及周邊地區的百姓都在遷徙。

只不過在上京城中的這股遷徙經歷了鮮血的洗禮,上京城是權貴的聚居之地,一般有權勢的人都在這裡,因爲上京城是權利和財富的中心,有着無與倫比的地位,若是不住在上京城,你就是再有權勢和財富人家都瞧不起你。

經過昨夜的屠戮,整個契丹的權貴殆盡十之七八。

解放了百姓的同時,也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蕭撻裡的魄力與手段,財富均分給百姓,單單是這一點便讓人驚訝萬分,怕是大宋的那位聖明之君也做不到吧?

蕭撻裡的所作所爲即增加了百姓心中的認同感,也增強了契丹人心中的驕傲。

別忘了,契丹曾經是天下的霸主,也是宋人恐懼的夢魘,東西不知幾何,南北亙穿大地,今日之落魄不過是國運不及,先帝昏庸而已。

希望這東西無論多麼渺茫,只要出現便會有一定影響,加入上京城守軍的人數越來越多,即便是守軍將領拒收,也有很多契丹男兒自己加入其中。

這是前所未有之事,因爲契丹人特殊的軍制,只要參軍的士兵都不需要朝廷刻意提供補給,只需要糧食就好,這些來自民間的士兵自己準備好了戰馬軍械,在軍中領取口糧後便投入到城防之中,與普通士兵無異。

大多數朝臣驚歎蕭撻裡的手段,但只有蕭撻裡本人知道,這和自己的手段無關,之所以有這麼多人前來完全是因爲擔當,是自願而來。

爲的就是掩護大軍撤離,爲的就是契丹的復興。

只可惜這些投奔而來的人終究要失望,來的越多張儉越着急。

因爲現實遠比理想要殘酷,張儉清楚這是在以卵擊石,現在契丹所需要的是積蓄力量,而不是做無謂的犧牲。

來的人越多張儉越憤怒,這是要把他好不容易準備的一切毀之一旦嗎?!

匹夫之勇有的時讓人更加憤怒,但卻無奈,畢竟這些契丹男兒滿腔熱忱,爲的就是報效朝廷。

張儉帶着城中守軍不斷的驅趕前來上京城的勇士,同時讓他們北上追隨女皇陛下。

開始的時候沒人願意,張儉只能換一種口風,望着前來的契丹勇士聲嘶力竭的大吼。

“爾等昏聵!眼下正是我大契丹危難之際,興亡之秋!陛下隨一介女流,卻肩負男兒之責,率領百姓橫跨草原存續命脈煙火,此乃危難之時,陛下千金之軀,豈能無有護衛?爾等身強力健,卻不追隨陛下守護黎民,在這裡困守實乃智昏也!”

大聲的斥責,聲嘶力竭的忠告,終於讓前來的契丹勇士回心轉意,但不乏有人開口詢問:“那丞相又獨守上京城爲何?宋軍浩蕩,其兵百萬,上京城只有守軍數萬人,不敵也!”

“上京城乃我契丹祖地,亦是國都,宋人必定攻陷以示其國威,然城高壑深,非頃刻而下,我等只需拖延數日,便可使北遷無憂,使陛下無憂!”

張儉說完又哈哈大笑道:“至於性命之憂無需爾等記掛,老夫自有妙計!難道爾等還能不信老夫嗎?”

這話既是說給前來馳援的契丹勇士聽,也是說給上京城中守軍聽的,果然雙方聽了他的話,心中大定。

既然時丞相的保證,自然不會又問題,雙方都安心的離去,各自準備各自的事情。

張儉留下幾人在這上京城的城門處,爲的就是讓他們再遇到前來馳援的人時進行驅趕,順便把他剛剛說的話重複出來,打消疑慮。

隨着時間的推移,天色也有暗轉亮,再由亮轉暗,北遷的隊伍不斷的擴大,不斷的增加。

北遷不是簡單的事情,契丹既要防備宋人的偷襲,又要合理的安排北遷事宜,爲此張儉準備了一套詳盡的計劃。

在上京城之南遍佈遊騎,探馬,斥候,一旦發現小股宋軍騎兵,立刻出兵廝殺,若是遇到大股宋軍,避其鋒芒,誘敵而走,避免他們接近上京城附近。

上京時契丹的國都,在上京四周有着無數的大小城池,祖州咸寧,長霸二城於上京城爲掎角之勢,南有越王城爲門戶,北有懷州扶余,慶州玄德二城爲援助。

在這其間又有無數新興出現的小城,按理來說實在是防守之險地,但宋軍太過強大,張儉和蕭撻裡推算過,無論怎樣宋軍都不會輸,契丹最終的結局終究是覆滅。

這一次宋軍算是投入了全部國力,而在大宋的密諜終於傳來消息,宋人大軍壓境,約有數百萬!

數百萬這是什麼概念,先在的契丹人口不過百萬而以,如何能與宋人對抗?即便全民皆兵也在人數上遜於宋人,更別說宋人的戰力強大。

張儉清楚,即便是上京城這般堅固高聳的城池在宋人眼中也不過爾爾。

無有城防之利,那就只能靠天塹之險了,而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什麼是險要?只有龐大的草原纔是宋軍的夢魘。

北遷的路上要橫跨數百里的草場,這些草場車馬通行不便,路上耗時驚人,還有丘陵沼澤遍佈其中。

若是宋軍依舊以數百萬之兵討伐,必會深陷漫長的消耗之中,即便時以大宋的國力也根本消耗不起。

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