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

一地的繁華靠的不是單一產業,而是複合型的,不光有勞力輸出,還要有產品輸出才行,當然服務業也少不了。

上京城之所以如此繁榮便是因爲這裡各行各業都有,互相之間相輔相成,各取所需,也各有其能,趙禎在上京城中並非閒逛,而是觀察這座城市的發展。

歐陽修推薦的崇文苑大學士曾鞏已經調任臨橫府知府事,這纔剛剛上任三天,便已經開始“燒火”了,雖說有蔡伯俙這個轉運使在,但蔡伯俙在臨走之前把一些相關事物託付給他,他也沒有推諉怠慢。

曾鞏此人的才學趙禎不甚瞭解,關於他印象最深的還是那篇文章通達的《墨池記》,這所謂的墨池便是王右軍王羲之的墨池。

文章寫的不錯,以中王羲之墨池遺蹟入筆,巧妙機智地借題發揮,但文章之中單單撇下“墨池”之真假不着一言,而是重點論及王羲之本人,說明了他的聰明。

要知道這墨池真假早已沒有定論,而州學教授王盛請他爲“晉王右軍墨池”作記,又不好推脫,於是便只取其中意境而書。

表明王羲之的成功取決於其後天的不懈努力,順理成章的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而非這墨池的真假,其中的智慧讓人讚歎。

歐陽修像自己推薦過曾鞏,更是以這片《墨池記》爲引,說明曾鞏的政治智慧,當然他的能力也不差,否則也不會在任太平州擔任司法參軍的時候得到上峰特別的好評。

說他明習律令,量刑適當,無有錯漏,亦無冤判,百姓鄉民具服。

大宋朝堂開始了唯纔是舉,任用年輕之風,於是歐陽修推薦,范仲淹作保,纔給了曾鞏這次出任一州知府事的機會,當然爲其三年,若是政績欠佳,或是皇帝不滿意,還會“打回原形”,繼續去崇文苑做案牘檢討之職。

而趙禎這次便是去往曾鞏所在的臨橫府府衙一觀究竟,到底這曾鞏值不值得歐陽修推薦以及范仲淹作保。

要知道他擔任臨橫府知府一事受到了很多反對,即便是坐鎮神都的太子趙旭也是不看好的,認爲應該派遣一員久經朝堂的能臣幹吏前來臨橫府,如此才能完成自己規定的目標,並配合好蔡伯俙這個轉運使。

臨橫府雖是大宋的一府之地,但卻意義非凡,也是一個獨立的路治,爲的就是區別北京路而特也在這片地方設立臨橫路,方便以後的疆土擴大和管轄。

臨橫府的一府之地要遠比一般的州府面積打的多,同時也有大量的軍隊駐紮其中,地位完全不輸路治,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每日處理的事物也比一般的州府要多得多,趙禎走到府衙所在的時候就被門口的衙役攔了下來,這些衙役可不是朝廷徵召的,而是曾鞏從當地百姓中徵召。

個個都是曾經的軍伍老兵,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便看得清楚,站在門口如同將軍行轅的護衛親兵,單單是儀態就讓人威刑肅物,整個府衙的肅殺之氣也立刻體現。

趙禎忍不住點頭,而那衙役瞧見趙禎的態度卻皺眉上前,右手在左胸錘了一下問到:“不知這位前來府衙所爲何事?”

趙禎笑了笑:“你是軍伍出生吧?老兵來這府衙當差可覺得失了身份?往往都是從民間抽調不良人爲之的。”

衙役大量了趙禎一下:“軍中男兒到了府衙又如何,大老爺說了,在這裡一樣能建功立業,保得百姓平安,亦是一方好男兒!不知臺端何許人也?前來何事?”

“尋人!”

三才在邊上早已不耐煩,也不知官家和這廝殺漢有什麼好囉嗦的,直接進門便是。

見三才的模樣那衙役不以爲意,他知道趙禎纔是主事之人,完全不理會三才的表情:“不知所尋何人?”

趙禎見衙役的目光始終盯着自己,笑着開口道:“尋你家大老爺。”

不曾想那衙役反身從鼓架子上取下一塊木瀆後,再次開口道:“姓甚名誰?何處人氏?是否官身?前來尋大老爺幹什麼?公事私誼?”

趙禎和三才目瞪口呆半晌,趙禎開口道:“問這些作甚?”

“你連個拜帖都沒有,更是沒有官身的證明,再者又不是擊鼓鳴冤前來告狀,當然要問的清楚!”

趙禎想想也是,自己還從未拜訪過某人,更別說準備拜帖了,三才這貨更是從來沒準備過這東西。

見趙禎和三才這對主僕呆立原地,衙役再次開口道:“話也和你明說,若是因私誼前來,大老爺一概不見,若是爲公事,待木牘送入,大老爺分輕重緩急而見,若是有關民生,大老爺立見!”

“那前來擊鼓申冤呢?”

衙役指了指邊上的鳴冤鼓道:“現在擊鼓,便可入內,大老爺即刻升堂判案,這臨橫府不同於大宋其他州府,只有府衙一座衙門,提刑司還沒有,由大老爺暫代。”

“這到真是不錯,某這次來是尋私誼,你家大老爺在忙都要見某!”

趙禎本以爲如此強硬的語氣必會使得衙役通報,誰知他卻翻了個眼皮:“大老爺說了,私誼不見!若是公事兩位請回,大老爺酉時三刻下職,倒是能不能進後衙便看二位的造化了。”

“還當真是鐵面般的人物啊!”

三才低聲對趙禎道:“官家這個曾鞏當真是有一套,油鹽不進,軟硬不吃。”

趙禎來了興趣,瞧着這衙役道:“你原是效力那一軍的?”

衙役像南方神都城的方向舉手拱了拱:“某原是彭帥殿前司龍衛麾下,因傷了頭得了頭疼病,如此便退役回家。爲何這麼問?某總覺得見你眼熟,莫不是見過?”

趙禎點了點頭道:“當然見過,炎宋!”

“大興!你在龍衛軍中待過?”

衙役望向趙禎的眼神立刻就不同了,方式在軍伍之中待過的人,都有一種情節,見了你也會格外的親切,待仔細觀瞧時,趙禎用手遮住束髮…………

轟動,隨着趙禎的動作,衙役便推金山,倒玉柱的跪下,雙手相疊拇指相交:“原龍衛軍甲子營八團捉刀衛劉炳拜見官家!”

趙禎伸手拍了拍衙役的肩膀:“不錯,起身吧!便是退役來了這州府衙門也沒丟龍衛軍的人,隨神都遷徙百姓而來的?家中人可都來了?”

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二百章真相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