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

動盪,威脅,危機,在這些時期里人們更加或者是主動的渴望集權來帶領他們度過危險,但當這些爲難被順利穿過的時候,人們心中想的就不是集權了。

大宋的朝堂很怪,和歷朝歷代都不相同,皇帝爲了壓制武將大幅提升文臣的地位,政治風氣也比較開明,虛心接受朝臣們的上疏和諫言。

可以說到了大宋之後,除了一些禮法對於文臣進行限制之外,大宋的君臣更像是上下級之間的關係,君臣之別的區分僅在於禮數上的差異。

尊重這東西基本上是皇帝自己爭取來的,太祖太宗不用說,而真宗皇帝即便是在前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後期昏聵的時候依舊被朝臣們罵的很慘,甚至被寇老西一個相公脅迫到了戰場上。

但另一方面,大宋又是一個皇權不斷集中和加強的王朝,兩府之間把宰相的權利一分爲二,把兵權徹底從文臣的手中剝離,文臣和武將成爲死對頭,這不光是限制武將的手段,也是老趙家收攏兵權的辦法。

都和文臣是死對頭了,武將們還會聽命於文臣?

最終這柄重要的槍桿子到了皇帝的手中,成爲大宋皇權的重要保障,老趙家的人都知道,兵權對皇權的重要性,所以從未把兵權交出,甚至爲了皇權的穩定,而把大宋主要的精銳兵力放在了都城而不是邊疆。

但事實上這是多慮了,文臣沒有造反的可能,也壓根不想造反,他們只是想要把胸中的抱負施展出來,並且名揚天下,限制皇權的膨脹不是他們的天職,只不過是在他們施展胸中抱負時遇到的矛盾而已。

畢竟無論文武都是皇權的擁護者,皇權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地方,沒有了皇權文臣上哪去施展胸中的抱負,上哪去齊家治國平天下?

所以文臣對皇權是需要的,也是鬥爭的,抗衡的。

這一點趙禎早就看的清清楚楚,在帝王的御座上待了這麼多年,若是連這點事情都看不清楚和,實在是不配做一個合格的皇帝。

但他這麼多年來不斷的加強皇權,不斷的用兵爲的也恰恰是爲了限制皇權而打下基礎。

對於趙禎來說,這個時代是美好的,政治環境也是千年難得的,沒有文字獄,沒有政治上的過多迫害,即便是陰謀詭計也是爲了達到自己的政治主張,最終也沒有達到要人性命的地步。

風聞可言事,查證以自清,實在頂不住輿論壓力,大不了自請出外,隔些時日再提拔重用,這些都是歷朝歷代極爲少見的情況。

趙禎也恐懼皇權的無限膨脹,他明白後世皇權膨脹到了什麼地步,文字獄可怕到什麼程度,君權與相權之間的對抗激烈到了什麼程度。

史書上的一筆一劃之間記錄了多少的忠誠於背叛,刻下了多少的累累傷痕,這些傷痕不是刻在一個王朝的身上,而是刻進了華夏的血肉之中,刻進了百姓的骨骼之上。

所以當包拯和王韻出現在行宮之中,請求召見的時候,趙禎理解他們的擔憂,也驚訝於包拯在這個時候才提出。

蕭撻裡坐在鏡子面前,這面鏡子是蔡伯俙從上京城派專人運送而來,現在的大宋每家成婚的時候,六禮之中必有一面玻璃鏡子。

即便趙禎沒有提出,蔡伯俙也巴巴的派人送來了,他的消息在大宋之中可謂是極爲靈通,當然拍馬屁的功夫也是極爲高超,即便是趙禎明知他在溜鬚拍馬,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下。

沒辦法,蕭撻裡實在太喜歡這面巨大的鏡子了。

三才小心的走進宮殿,對趙禎和蕭撻裡彎腰施禮後道:“官家,三司使包拯及參謀兵事王韻求見。”

蕭撻裡的身體本能的顫抖了一下,趙禎從後面輕輕的摟住她:“他們倆來見朕和你完全沒有關係,你現在是朕的人了,也就是皇宮中的女人,他們不會找你麻煩,他們這次是來找朕的麻煩的。”

“讓他們在殿中等候,朕待會便去。”

三才領旨而出,蕭撻裡盯着趙禎的眼睛看了一會,在確認他沒有騙自己後便放下心來,趙禎反倒有些不滿:“聽聞這兩人來找朕的麻煩,爲何你卻毫不在意?”

蕭撻裡嗤笑一聲道:“他們來找官家的麻煩不過是因爲陛下在大宋的皇權太盛而已,您只需要暗渡陳倉他們便會暈頭轉向,豈能是您的對手?”

趙禎頗爲震驚的望着蕭撻裡,沒想到她居然能看穿重重迷霧,把朝堂中的政治博弈說的清清楚楚。

看來她的大局觀和用兵不怎麼行,但在政治生活中卻是練就了一身的手段:“朕可要把你看住了,什麼事情都能看透是好事,可卻不該說與朕聽。”

蕭撻里美目一挑:“陛下信不過臣妾?臣妾現在都是您的人了,契丹六十萬軍民都在您的手心,您還有什麼好擔心的?臣妾已經厭了,乏了,以後便是在後宮中好生玩樂纔是!”

趙禎點了點頭,這話纔是她該說的,也是蕭撻裡這個執掌契丹乾坤多年的女皇最明智的選擇。

張開雙手,任由蕭撻裡給自己身上的衣物整理一番,趙禎便伸手在她的翹臀上拍了拍,笑哈哈的走了。

這麼多年來他再次體會了洞房花燭夜的感覺,這乃是人生四大幸事之一,現在的趙禎心情好的很,完全不在意包拯和王韻的聯袂而來。

畢竟在皇位上坐了這麼多年,若是還理不清君臣關係,趙禎也算是白混了。

一邊走向大殿,一邊回想蕭撻裡的話,她說的沒錯,一切的主動權都在自己的手中捏着,皇帝在這個時代與生俱來的高貴和至高無上。

和朝臣之間的博弈也簡單輕鬆,別看有時皇權妥協了,可最後勝利的往往不是朝臣。

蕭撻裡說的好,暗度陳倉便可解決所有問題,皇權在表面上妥協,不過是爲了給天下演示什麼叫仁君,是叫善於納諫而已。

但這只是開始,趙禎心中已經打定主意,皇權不能太過膨脹,最好的辦法就是假戲真做,讓所有人都被矇在鼓裡。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