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

上京城還是上京城,城中的百姓之中依舊有漢人,契丹人,渤海人,女真人,彷彿一切都沒有改變又一切都變了。

蕭撻裡在趙禎“盛情”邀請下走入城中,穿過郭城與內城的“歸聖門”整個世界都變了,蕭撻裡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上京城。

皇宮依舊在東北角上,城中最高的依舊是契丹最有名的酒樓“春曉”,只不過四周也多了幾座高高的酒樓,從外觀到形制都是宋人風格,顯然這些酒樓是大宋的商賈所修建。

街道變得更加寬闊了,四周的商鋪簡直如同草原上密密麻麻的苔蘚,無處不在。

城中的百姓很多很多,相比之前的上京城簡直是天差地別,蕭撻裡熟悉原本的上京城,原本的上京城也有很多人,但蕭撻裡知道絕沒有這麼多自由之人。

奴僕,雜役,奴隸,等等這這些人可沒有什麼自由,即便是漢人也無時無刻不把時間用在養家餬口上,可沒有什麼時間在街上閒逛。

可現在街面上之繁榮,百姓之多令人咋舌,蕭撻裡能直觀的看出其中的變化,人們身上穿的衣服好了,稍稍有錢的人家甚至佩戴上了一些玉石裝飾物,這在尋常可不多見。

最顯著的變化是街面上百姓的表情,不再是麻木和迷茫,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希望和對未來的渴望,蕭撻裡相信這些人不是趙禎安排出來的,這表情騙不了人。

趙禎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微服私訪,他和蕭撻裡早就換下了身上的華服,一身平民百姓的素衣融入到了熱熱鬧鬧的上京城之中,融入這裡的繁華纔是最好的放鬆和享受。

兩人在街上渡步,蕭撻裡忍不住開口道:“官家,爲何怎麼多閒人在街市之中,都不去找活計賺錢養家嗎?”

三才在邊上解釋道:“皇貴妃有所不知,今日乃是我大宋的放休日,從衙門到工廠都歇息,每五天歇息兩天,百姓們上街遊玩,有些人拖家帶口於名勝之處玩樂嘞!”

“早就聽聞大宋有這放休日,今日見了別具一格,可官家,如此一來百姓歇息,衙門歇息,這疲懶之象……”

趙禎笑着向蕭撻裡解釋道:“你只看到了人們遊樂,卻不見遊樂帶來的好處。”

“有何好處?”

趙禎指了指自己和蕭撻裡道:“若是把你們變成凡人,勞作五日後便有兩日歇息,這兩日定然是要放鬆心情,酒樓茶肆,象棚瓦里,甚至是妓館街市都是好去處,他們去這些地方要不要買賣東西?商賈的鋪子要僱人,便要給出更好的價錢,百姓們買的東西越多,他們便賺的多,他們賺得越多朝廷的國帑便越多。”

蕭撻裡目瞪口呆的望着趙禎,沒想到給人歇息的時間居然還有這種好處,不光是讓百姓心情愉悅,還能促進市面繁榮,買賣興隆,讓更多的人有活計做,有飯吃。

這是蕭撻裡原先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事情:“官家之才臣妾感佩,世間居然還有如此道理?!治國之道如烹小鮮,今日臣妾算是見識了。”

趙禎點頭道:“你說的沒錯,治大國若烹小鮮,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卻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這放休日便是如此,你不妨再看看契丹百姓,他們融入大宋之後生活又如何。”

這句話算是說到了蕭撻裡的心中,相對於上京城的改變,她更加關心契丹人的生活,在大宋到底如何不是他趙禎說的算的,而是要眼見爲實。

契丹人在哪?他們就在上京城中,就在來來往往的百姓之中,那六十萬契丹百姓要南下,要進入大宋之中,但上京城卻有一部份當時留下的契丹人。

這些人已經融入到了大宋的生活之中,蕭撻裡要仔細分辨才能看出來誰是契丹人。

現在的他們已經沒有了戰爭的陰霾,也沒有了原本的惶恐,大多是都是平民百姓,貴族早已跟着遷徙的隊伍前往了巨母城,留下的都是平民百姓。

可就是這些平民百姓過上了讓人羨慕的生活。

一家五口,穿着體面的衣服,父母牽着孩子的手,笑眯眯的在挑選衣服,大宋的成衣鋪子通常有各種大小和款式,父親大方的給三個孩子買了新衣服,原本契丹的小臉得到了巨大的滿足。

這對契丹夫妻兩人卻沒有挑選衣服,但蕭撻裡卻見到那個丈夫最後從小二手中接過一件衣服給了妻子,那是一身很漂亮的背襟襖子,顏色也是鮮亮的水藍色,漂亮極了。

妻子的臉上露出驚喜與甜蜜,這是一對平凡的夫妻,也是徹底融入大宋的契丹人,別的不用看,單單是看他們進出商鋪給家中和自己添置東西,便能瞧出他們過得不錯。

蕭撻裡很欣慰,她當然看得出契丹人現在過的很好,趙禎也看到了這一切,只不過他完全沒當回事,因爲這樣的狀況在大宋太正常不過。

帶着蕭撻裡進入這家名叫“雲裳”的成衣鋪子,裡面各種各樣的衣服都有,大宋的商賈在衣服設計上可是費勁了心思,衫、襦、襖、褙子、裙、袍、褂、深衣樣樣都有。

長衣、短衣、單衣、夾衣、棉衣種類齊全,分門別類的掛在鋪子的四周,店裡的夥計上前唱了一聲肥諾:“兩位客官貴安!小店什麼衣服都有,隨便看……”

趙禎點了點頭:“我瞧着你家生意不錯,每日都有這麼多人?”

夥計打量了趙禎一番,瞧見他氣質出衆,雖衣着樸實,但身上那股子高人一等的氣質卻讓人不自覺的恭敬,便知道自己遇到了貴客,連連點頭道:“這位貴人說笑了,若是真能每日如此,小的便是做夢都能笑醒了。這不是趕上放休日,生意才如此紅火嘛!”

趙禎靠近他道:“你這賣出一件衣服你能拿多少利頭錢?”

夥計驚訝的大量一下趙禎:“這位客官可是明白人,小的能拿一分利!”

趙禎微微點頭這樣的提成已經很不錯了,看來大宋的商賈明白其中的道理,知道錢怎麼賺才能越來越多。

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