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

“天之道在法,不在人,陛下開法治之先河,千古未見聖明之至也!”

最先拜下的是身爲宰執的范仲淹,他比誰都清楚趙禎的意思,畢竟是宰執大宋名義上的相公,負責朝堂政事,他和趙禎之間這點默契還是有的。

以法限制皇權,這還是極少聽說過的,畢竟皇權高於律法這誰都知道,連法律都是皇帝制定的,怎麼能完全限制皇權?

但有一點,最少可以部份限制皇權,這也算是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有總比沒有的好。

隨着范仲淹的舉動,朝臣們也開始呼應,他們也明白趙禎的用意,只不過他們不想第一個出頭而已,明明是好事,但卻需要一個人頂在前面,而且這個人要位高權重才行。

范仲淹的表態無疑是最好的信號,朝臣們如此附和,百姓自然不能落後,而且趙禎這種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的行爲使得百姓真心崇拜,作爲世間權利最大的人,能在大宋如此巔峰的狀態下宣佈約束皇帝的權利,這怕是連聖君也做不到的事情吧?

知識的想法誰都有,只不過趙禎的私心小一點而已,經過後世高等教育的他已經把皇權看成一個文明落後的象徵,沒辦法,滿清給他留下的印象太過糟糕。

但也讓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漢家文明所孕育出的皇權有時候也能發揮相當不錯的效果。

趙禎從不認爲律法能限制皇權,在大宋唯一能限制皇權的東西只有一個,皇權……看似很矛盾的話卻是事實,除非皇帝自己想要限制皇權,否則任何人都無法限制。

皇權和相權之間的爭鬥其實到了大宋基本就不存在了,所謂的爭鬥是需要倆個力量相當的人,但在大宋皇權已經全面碾壓相權,朝臣們在皇帝面前連坐下的權利都沒有了。

行政大權被衆多的參知政事劃分,財權被三司專轄,至於兵權更是被收歸皇帝,樞密院甚至沒有直接調動軍隊的權利。

而在趙禎面前,相權更是完全崩壞,六部的權利得到加強,再一次對所謂的相權進行分割,現在的宰執更多時候像是皇帝的秘書長。

雖然如此但宰執之位卻不可小覷,畢竟是大宋的宰執,朝臣們甚至是皇帝在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依舊需要他給出建議。

趙禎知道宰執之位不能取消,一旦取消就意味着大宋沒有宰相這個官職,宰執的權利會再一步劃分給下面的人,這樣一來權重者只會原來越重。

歷史上的明朝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老朱血氣方剛,直接廢除中書省,不再設丞相一職,但皇帝畢竟是凡人,全國上下的政務即便是通過六部處理,到了皇帝手中的依舊是浩瀚的工作量。

趙禎是深有體會的,若是沒有三省怕是自己要累死,所以他對老朱把天下政務集權在手的能力大爲感佩。

但老朱他能如此,可後輩子孫卻做不到,內閣的出現是必然,由文官組成的內閣制度看似權利分散一點,但事實上他們加起來的權利要比原先的相權更加大。

並且一旦內閣不和,整個國家的政治體系和日常生活都會受到影響,明朝的內閣爭鬥幾乎貫穿整個王朝的始終,但有了宰執就不一樣了。

他的行政權雖然被剝奪一部份,但事實上地位依舊遵從,趙禎就需要一個這樣的人給皇帝背黑鍋或是作爲朝廷的潤滑劑,只要有宰執的存在,所有人都會把目標放在宰執上,而不是互相內鬥…………

限制皇權趙禎想要這麼做,讓皇權有一個限制不是破壞而是新生,這是在保護大宋的皇權,許多人都看不清這一點,但事實上限制的同時,也是在保護皇權的正確性。

所有東西都圍繞修法而來,可以說趙禎這次重修大宋的憲法將會改變大宋以後的政治格局,甚至是會影響整個漢家王朝的文明延續方向。

趙禎的旨意得到了朝臣,百姓的支持,這對他們來說都是有益處的事情,一切都有法度可依是最簡單也是最好的事情,如此便可把那些不公之事排擠出去。

封建王朝的律法制度在很多事情類似於人情制度,因爲這個社會就是人情社會,難免會把一些人情帶入律法之中。

可一旦趙禎把律法變成大宋的根本,那一切都將變得不一樣,特權階級將會成爲第一個被打擊的對象。法是硬性的在法律體系之類的任何人都要執行。

但大宋的特權階級卻無一人反對,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民間有一句諺語:“官家當朝權貴不當道!”

這話最能表達大宋權貴的現狀,他們往往比朝臣更加收斂小心,前車之鑑太多了,大宋的皇族本身就是個被限制的存在,他們不能入朝爲官,只能通過軍中當一員武將,還是那種不能統兵一方的大將。

要麼便是才學過人,入格物院之中爲大宋效力,可以說幾乎沒有出頭的機會。

而大宋的外戚…………太少了,只有一個皇后是漢家女子,王家…………呵呵,王蒙正和王齊雄父子兩現在聽見官家的名號便瑟瑟發抖。

其他的外戚更是對大宋朝局完全沒有威脅,死的死,逃的逃,上哪還有?

所以趙禎在宣德門前,祭天之後便毫無阻礙的下旨,宣佈重修《皇宋憲法》名字也改好了,就叫《皇宋欽定憲法》,人選也很簡單,六部的每位尚書也是朝中的參知政事都需要參與此次重修。

要麼就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這是趙禎一貫的作風,修法也是如此,重修的《皇宋欽定憲法》將要滿足大宋的各行各業,甚至是各個階層的需要。

所謂的法不再是衙門專用判定刑的標準,而是整個大宋都要遵守的律法。

其中所涉及的包括教育,訴訟,商業,行政,文化,醫療…………等等諸多方面,趙禎決心要打造一副適用於大宋的完美律法,所以纔會要求各部相公配合。

因爲這六部基本囊括了大宋的各方各面,無論是尚書還是侍郎,以及各司功曹等等都對自己所管轄的事物清晰,自然也就能爲修法提供更好的支持。

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