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

“《司馬法·仁本》有云:“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我大宋寰宇之內雖無敵手,但吐蕃之患在久不在急!若諸公心中怠慢,那唐之禍患便要如影隨形!

眼下絕非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時候,角廝羅以在邏些城中會盟諸部,儼然已有建國立鼎之象,若我等坐視不理,必會自食惡果!

如今之際,當以西軍之敗爲警,厲兵秣馬揮師西進,攜雷霆之威攻伐青塘,奪青塘而入吐蕃,兵分數路痛擊角廝羅!”

曾公亮掏了掏耳朵,有些鄙夷的望着眼前這個指點江山的年輕人,什麼時候連御史都開始變得如此熱血了?

熱血的都不過腦子,曾公亮皺眉的便要上前訓斥,卻被好友丁度拉住,低聲道:“莫要攙和,年輕人有這一腔熱血是好事,若是連這點心思都沒有,如何讓我大宋傲立四方?”

“這種盲目的熱血還是不要的好,你瞧太子已經成了什麼模樣?”

“太子也是年輕人啊!待這些熱血的小子把話說完,我等再說出意見也不遲,太子終究是要聽官家的,官家自然會給太子講述其中道理,我等只需要把觀點立下,至於其他,乃是相公們的事情,狄漢臣這位老帥在,太子難道能不詢問?”

果然,隨着丁度的話,趙旭逐漸從熱血變得冷靜下來,把目光投向狄青道:“狄帥乃我大宋軍神,滅西夏,克遼朝,建功無數,不知狄帥如何看?”

狄青連道不敢,躬身上前道:“回稟太子,眼下吐蕃局勢不明,角廝羅是否登基稱讚普也不知,西軍進攻青塘初敗,吐蕃人必定士氣高漲,眼下攻伐得不償失,若是吐蕃諸部出兵相助,難免師不功!還請太子等待,不日便會有消息傳來。”

趙旭微微點頭,他剛剛差點被那些激昂的年輕臣子給說動,冷靜下來的趙旭纔是最理智的,他的心思其實要比大多數臣子要深。

“狄帥所言極是,我大宋國朝鼎盛,自是不懼吐蕃人,眼下當靜觀其變,待時而動!範宰執,這段時間便要有勞您了,務必把吐蕃的消息整理出來送與孤。”

范仲淹極爲滿意的點了點頭:“太子穩重,乃國朝之幸!吐蕃之消息必會早早送上太子案頭。”

吐蕃的消息實在是太少了,邏些城什麼情況沒有人知道,大宋的黑手在吐蕃實在太明顯,再者便是高原的氣候一般人也無法在上面待着。

眼下在敵人情況不明之下,貿然興兵豈不是自尋短見?

黑手已經盡最大努力在吐蕃收集情報了,但能用的人手實在太少,即便是趙禎也只是猜測或者說是推斷角廝羅在邏些城已經有可能登基稱帝。

這對大宋來說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角廝羅的青塘不過是一方勢力而已,可即便如此也難以對付,範大勇和種諤都在那裡吃了敗仗,一旦角廝羅坐上大讚普的寶座,整合吐蕃,那角廝羅將會更加難以對付。

只不過眼下大宋對吐蕃發生的一切都不清楚,可以說是一無所知,除了擁有一些不全的地圖外便再無他物。

當年的青塘雖然是大宋瞭解吐蕃的途徑,但很可惜也是阻擋大宋進入高原的屏障。

宋人商賈根本就不用前往吐蕃就能把大宋的貨物賣掉,而且價格不低,哪有商賈會冒着巨大的風險前往吐蕃?

青塘是大宋在吐蕃上的代言人,他們就是經銷商一樣,買來大宋的貨物後,再運送到吐蕃。

宋人不適應高原氣候,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所以大宋對高原僅限於粗淺的瞭解,知道各地有什麼樣的部族,地勢大概如何等等,就這還是黑手想盡一切辦法從高原上搞到的消息。

趙禎現在不敢貿然行動,所以在朝會結束之後便在秘閣等待,三才會把所有的消息傳遞回來。

當看到狄青和范仲淹的態度時趙禎便鬆了一口氣,這兩人現在是大宋文武柱石,有他們在朝堂之上就不會出現太大的紕漏。

眼下趙旭處理的很好,大宋現在就不應該輕舉妄動,若是自己猜測的不錯,那很快吐蕃就會派遣使者。

角廝羅若是希望吐蕃王朝再次出現,那就必須要派遣使者到大宋,這是一個帝國的尊嚴,也是應該有的禮數。

吐蕃畢竟曾經是一個存續數百年的王朝,他有着許多的傳統和歷史,同時也在和華夏文明的碰撞中融合了漢家王朝的禮儀。

雖然沉浸的吐蕃王朝消失了,但這些東西都會完整的保留下去,畢竟邏些城的紅宮還存在着。

大宋現在要做的便是養精蓄銳,在蘭州屯兵,不斷的向高原滲透。

這是最爲穩妥的辦法,蘭州不是高原,但向北去沒多遠,越過湟水之後地勢便越來越高。

不斷的向高原前進,唯有如此才能讓大軍慢慢的適應高原氣候,同樣的寧夏路的西涼府和宣化府駐紮的西軍同樣要像西滲透。

只有不斷的逼近青塘,不斷的逼近高原才能給吐蕃施加壓力卻不會讓他們狗急跳牆。

在趙禎看來,吐蕃的統一乃是必然,倆個被大宋逼迫到極點的人有什麼事情幹不出來?

雖然角廝羅是劉渙逼着造反的,但事實上他也應該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趙禎已經開始在青塘附近安插軍隊了。

至於仁欽桑波,他是根本得不到大宋的援助,所以與其被角廝羅吞併,不如主動融入到其中,畢竟曾經的吐蕃也是會盟的形勢走到一起的。

趙禎幾乎可以冷靜的分析出仁欽桑波的心理,這個高原上的尊者爲了吐蕃或者說爲了最大利益寧願犧牲掉一些東西。

從吐蕃高原上傳來的消息很快讓趙禎得出結論,並且把事情猜出一個大概來。

所以趙禎從種諤戰敗開始就在等待消息,等待吐蕃人的使者前往大宋朝見自己,種諤的失敗提升了青塘的地位。

原本的青塘還只是戰力較強的吐蕃部族而已,當他們戰勝大宋之後,便會成爲吐蕃上最強大的部族。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