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

角廝羅能夠想到的問題趙禎同樣能夠想到,甚至在角廝羅還沒想到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謀劃,但趙禎卻知道一點,土豆和地瓜對吐蕃人的誘惑無法抵擋,同時也無法做到杜絕吐蕃人獲取的可能。

不論其他,單單是一顆土豆或是地瓜的體積實在是太小了。

只要吐蕃派出足夠密諜,大宋幾乎就無法防備,邊境線的漫長,吐蕃人對高產作物的執着,時間的漫長,總會讓吐蕃人獲取這兩樣東西。

但吐蕃甚至不用派出密諜,角廝羅採用了另一種手法,吐蕃的告示幾乎貼滿了邏些城的大街小巷,同時在整個吐蕃散發。

告示的內容非常簡單,若是有人帶着土豆和地瓜兩種作物抵達邏些城,並且能夠種植,那他將受到吐蕃贊普的隆重接待和賞賜。

賞賜的東西明明白白的寫在了告示上,“珠玉十鬥,牛羊千隻,軍馬千匹,若要官身,賞賜護國大將軍!”

這是從未有過的賞賜,也是令人眼紅的賞賜,角廝羅知道自己一人之力難以做的事情,讓整個吐蕃去做,讓天下趨利者去做纔是最好的。

反正最後受益的人是吐蕃,角廝羅無所顧忌。

至於麻煩便是大宋的事情,接下來大宋要面對的便是無數希望一夜暴富的人,只要在人心中種下一顆種子,在機會到來的時候,心中的瘋狂就會無限瘋長。

大宋的轄騎已經和各地衛所,戍邊禁軍開始緊鑼密鼓的進行防備了,消息傳得很快,宋人也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便知道了來自吐蕃高原的消息。

吐蕃人向來講誠信,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角廝羅的告示對於許多人來說充滿了誘惑力,但這時候也是官府朝堂盯着的時候。

所有這般打算的人心中都開始提心吊膽,一旦被抓住便不是一件小小的走私案,而是背叛大宋的行爲,不光自己受到罪罰,家人,宗族全都跑不掉!

土豆和地瓜在大宋的種植面積很廣,南北多有種植,但說到底還是北方種植較多,趙禎爲了大宋人口的增長,早已開始推廣這兩樣高產的作物。

但因爲大宋的土地廣闊,尤其是南方擁有農作物極多的土地,使得到大宋每年對糧食的需求的缺口並非多大。

土豆和地瓜便作爲一種食物補充,甚至是作爲菜蔬,和嚼頭。

炸土豆便是神都城中最近流行起來的小吃,而地瓜幹更是一種可以長期儲備的食物,或是成爲軍中的軍糧,或是成爲百姓們茶餘飯後的零食…………

這般高產的作物還是大宋的賑災糧食,一旦某地遇到災荒,最先抵達的賑災糧必定是這兩樣,讓人吃飽並且不死人,這在大宋朝堂羣臣眼中是最好的。

原本大宋的朝堂上下並沒有把土豆和地瓜當作一回事,或者說一開始當作了祥瑞,但時間長了,習慣了,也就當作了習以爲常的東西。

除了和鐵器一樣不能販賣給吐蕃外,別的也沒有什麼什麼特別的禁令。

只不過當吐蕃人的告示發佈天下之後,朝堂上下立刻對土豆和地瓜重視了起來。

開始的時候甚至沒人相信,認爲這根本就是不靠譜的傳言,但很快這個傳言便得到了驗證,當初吐蕃使者出使大宋的時候曾經向接待使包拯討要過,但卻被包拯回絕。

還有人說吐蕃使者後來入宮向官家討要,也被官家拒絕,而眼下這麼看來,很可能是吐蕃人當初求種不得,眼下被逼無奈的選擇。

皇宮之中,後苑之內,三才站在趙禎的身邊小聲道:“官家,轄騎已經盡出,皇城司,黑手,死騎已經趕往西面的關隘,邊軍尤其是宣毅軍已經加強防備和查驗……”

趙禎擺了擺手:“這麼做沒用,關隘只能阻止大型車馬通行,一顆土豆有多大?且此物極易發芽,只要藏於懷中,選擇僻靜小路,甚至是翻山越嶺便可抵達吐蕃,根本就防不住的。”

三才臉上露出不甘:“要不奴婢讓他們去各地配合十六衛防備?”

“這也沒用,朕甚至懷疑現在已經有土豆和地瓜流入到了吐蕃境內,爲時已晚,當然這本來就是在朕的意料之中,當初包拯上疏此事的時候,朕就已經知道會有這般的模樣,說到底還是朕推廣所致,但也沒有什麼不好。”

“官家,土豆和地瓜產量驚人,且足人之所需,若是到了吐蕃,吐蕃恐怕再無糧荒可言!”

三才的分析很有道理,趙禎點了點頭:“是啊!這對大宋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雖說高原無法蒸煮食物,但烤,炒制卻是可以。但你沒想到的是,這些東西一旦在吐蕃普及,吐蕃人必然趨之若鶩,大量人口將會從放牧轉向耕種,這對大宋來說難道不是一件好事?”

三才愣在原地不說話,他沒有想到這一點,朝堂上的許多官員也都沒想到這一點。

趙禎笑了笑便繼續擺弄眼前的小水車,這東西是蕭仁做出來的,但卻只是觀賞只用,趙禎打算把這東西改造成爲一種動力裝置,下午的時候講解給他聽。

人總是會被慣性思維所引到,大宋上下,甚至吐蕃人只看到了土豆和地瓜會給吐蕃帶來的好處,卻沒有看到壞處。

農業文明和遊牧文明之間的矛盾就是在產出問題上,同樣兩種生活方式也是祖先做出的選擇。

爲何遊牧民族能征善戰?因爲他們從小就要放牧,就要在馬背上生活,就要和飢餓打交道並且戰勝飢餓,否則他們就死了!沒有辦法生存,可以說這是自然的選擇,地域的逼迫。

當他們能夠從土地裡獲得足夠的產出,獲得足夠的糧食,那放牧對他們來說就是一項副業,這時放牧的人便會越來越少,當他們逐漸轉向農耕的時候,也就是衰落的開始。

現在的吐蕃讓趙禎覺得很熟悉,因爲他在吐蕃的身上看到了遼朝的影子,這個遊牧民族建立起來的王朝開始漢化之後,最終的結果不是變得強大而是逐漸走向衰落和滅亡。

不是什麼樣的文明都可以學習漢家王朝的生活方式或是制度。

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