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

趙禎做事從來都是把一切都儘早謀劃,事情一旦發生再怎麼彌補也趕不上早早謀劃要來的穩妥。

在趙禎看來,“亡羊補牢”終究還是亡了羊,哪能比得上未雨綢繆來的從容?

蔡伯俙這個青海路轉運使擁有很大的權利,當然天下人都知道蔡伯俙是大宋的“財神爺”,他到了哪個州府,哪個州府就有好運,商賈之道會在這個州府“開花結果”。

當地的生意必然會紅紅火火,宋人很早就明白“產業鏈”這件事,一個商號的開設,一個工廠的開工都不離開工人,而工人的收入增加必然使得當地的商賈更加繁榮。

只要生意好,必然會帶動所有人都發家致富,活計好找了,東西好賣了,人也逐漸的來了,這就是一個州府的“福氣”。

眼下的青海路安撫使是宰執相公范仲淹力薦的人,太子中允,右司諫尹洙,對於這個人趙禎還是比較相信的,因爲他爲人做事都是極爲穩妥的,唯一的不好便是對人才和能力太過看重。

爲了保全一個青海路宣毅軍副將的名聲,甚至動用青海路的府衙錢爲他還債,事情自然被下面不服的人舉報給了兵部,狄青便直接上疏趙禎了。

在東京城中,趙禎便把斥責的文書以書信而非聖旨的方式發往青海路,這件事無論是那個偏將還是尹洙,甚至是那個告狀的下屬都有責任而並非是一個人的問題。

即便是趙禎也只能通過“和稀泥”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畢竟懲治誰都不太好,若是把那偏將給免了,那尹洙所作的一切豈不是白做?

青塘城已經被大宋改名爲青海誠,溪哥城改名爲西寧城。

其他城池的稱呼沒有改變,宗哥城,邈川城,遁化城也在不斷的修繕和擴大規模,與青海誠和西寧城互爲犄角。

當初在青海路的一次追擊戰,使得角廝羅帶領的青塘人向後撤了數百里,把整個青海都讓給了大宋,這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要知道青海湖的產出高的嚇人,青海湖附近有大大小小的鹽湖數百個,這些東西在青塘人的手中發揮不出多少價值,但在宋人的手中立刻成爲一條爲青海路提供巨量財富的生產線。

青海鹽對於大宋來說是一項寶貴的財富,因爲產量的控制,數量的稀少,價格是普通鹽的十倍甚至百倍!

尹洙在青海路就是以青海鹽起家,發展青海路的民生,在這一點上他做的極好,再加上通商的增加,青海路的百姓迅速成爲大宋較爲富裕的州府百姓了。

大宋在奪取青海路之後便開始想盡辦法引到百姓前往青海路定居,只有定居下來了才能發展這個大宋剛剛拿下的土地。

現在的宋人也都清楚,只要是大宋奪取下的土地,拖家帶口的去了,不光路上有朝廷的貼補,到了地方也有官員的扶持,甚至能很快的發家致富。

有些清苦人家都在等待這個好機會,災民,流民也都是遷徙對象,所以青海路不缺人。

趙禎讓蔡伯俙秘密準備,從東京城大老遠的調運貨物冒充通商西方的商品運送到青海路,爲的就是掩人耳目。

而這一次也是趙禎在配合蔡伯俙,身爲一國之君,趙禎親自抵達神都城監管貨物的購置情況,此次對吐蕃的用兵極爲重要,趙禎不希望大宋的將士損失哪怕一個人。

“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是不可能的,角廝羅的吐蕃不是仁青東的康巴人這般容易對付。

康巴人英勇善戰不假,但他們不夠團結,也沒有制度化,還存在於那種歃血爲盟,互相支援的落後部族形勢,甚至連一直常備軍隊都沒有。

趙禎之所以收服康巴人不是特別需要康巴人的騎兵,而是希望通過康巴人瞭解高原,減少對大宋軍隊的威脅。

若是大宋不爭取康巴人,那角廝羅必定會拉攏康巴人,作爲同在高原上生活,又曾經都屬於吐蕃王朝的種族,吐蕃人和康巴人走在一起是必然。

一旦進入作戰狀態,那就是無所不用其極,這是戰爭,是要死亡,流血,犧牲的戰爭,在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面前,許多東西都能夠被拋棄。

趙禎拉攏康巴人是一個道理,早早準備戰爭物資同樣也是這個道理。

但對於趙禎來說不是沒有壞消息出現,三才的臉色中帶着驚恐,匆匆的趕往東京城外的皇莊,趙禎作爲皇帝,在東京城外有莊園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而皇莊的位置就在東京城外,工廠的郭城之類,不光趙禎的皇莊是這般,東京城中不少百姓的莊子也是在這裡。

如此便形成了令人驚歎的城池風格,東京城中有皇宮,有宮城,有東京城的城牆,裡面是大宋的繁榮的商業,外面是一圈廣袤的農莊,農田,再外面是高聳煙囪的工廠和一堵又一堵高牆。

三才找到趙禎的時候,他正蹲在地裡挖土豆,邊上的仁青東看着邊上壘起的“土豆山”已經呆滯,整個人僵在原地動彈不得。

目光一直盯着趙禎的手沒有離開過,他如何也想不明白爲何大宋出現這種高產到駭人的作物。

扒開草莖,鬆開土塊,輕輕的上提接着便是一串串的土豆被拉扯出來,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彷彿地裡永遠都有土豆不但的被拉出。

一串串的土豆連接在一起,碩果盈盈,讓仁青東的眼神中充滿了羨慕和嫉妒。

這是一種狂熱到趙禎都有些不舒服的光芒,看着在邊上直搓手的仁青東,趙禎指了指邊上的土豆:“想要看便看,沒有什麼好驚奇的,不過是極北之地的作物而已,朕把他們引進大宋了。”

趙禎的話說的輕巧,但對仁青東來說卻是心神震盪。

在他眼中,這些高產如巨的土豆便是上天的恩賜,應該是祥瑞纔對!

三才瞧見仁青東撫摸土豆的模樣,忍不住的輕咳一聲蹲在趙禎的邊上小聲道:“官家,吐蕃人已經開始打我大宋土豆的主意了,不光土豆還有地瓜,皇城司和黑手最近都截獲了這般的消息。”

趙禎無所謂的點頭道:“情理之中,若是角廝羅不打土豆和地瓜的主意那才叫奇怪,傳令皇城司和黑手,此事不再追查。”

三才驚愕的望向趙禎,他不明白爲何官家會放任吐蕃人從大宋竊取良種。

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