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

趙禎從來就沒有打算給角廝羅整頓吐蕃的機會,之前是因爲大宋需要準備的時間,需要積累高原作戰的經驗,需要適應高原環境。

這一切都需要時間,趙禎不得已給了角廝羅以喘息之機,數年的時間讓角廝羅率領吐蕃發展壯大,統一了整個吐蕃高原,這是趙禎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也是最理想的戰爭狀態。

說到底就如同“養豬”一樣,當一頭豬已經養的白白胖胖的時候,就是可以宰殺的時候,有必要讓他繼續享受安穩的環境嗎?有必要一直養下去嗎?這樣只會把豬養成“豬精”…………

連屠戶都知道的道理,趙禎同樣知曉,角廝羅的規劃趙禎從一開始就知道,仿照大宋的模式或者說仿照漢家文明的進程這在某種意義上是趙禎灌輸給角廝羅的想法。

趙禎就是要讓角廝羅學習漢家文明,就是要讓他把吐蕃經營成漢家的模樣,這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

兩種文明使用同一種制度,其結果必然是漢家文明最有利,原因很簡單,漢家文明已經在這條路上走了很遠…………

趙禎改造了漢家文明,角廝羅也想仿照,但沒有經歷過那些“溝溝坎坎”,如何能進行一場社會進步?

不可能,雖然如此,但趙禎不會給角廝羅以機會,他若是不斷的改革下去,吐蕃還會有進步的空間,趙禎擔心在宗教的強大影響力之下,角廝羅做到一些需要過渡的階段。

所以在得知吐蕃的宗教和階級對立爆發之後,趙禎便果斷動手了,大宋的精銳部隊開始往青海路集結。

在所有人的認知中,大宋的背嵬鐵騎和踏白軍都是精銳中的精銳,最爲大宋最強大的騎兵,他們有着無可匹敵的力量,十萬背嵬鐵騎幾乎可以碾壓任何對手。

騎兵的最大弱點便是後勤保障麻煩,他們的速度快,但卻也使得補給線變得漫長,一旦孤軍深入,最大的危險便是被人斷了糧道。

但同樣的,宋軍的後勤也是極爲強大,補給的車隊幾乎可以相當於一般的戰兵,擁有較強的戰鬥力。

而且宋軍還有步卒配合背嵬軍和踏白軍的進攻,可以說大宋的軍隊幾乎沒有短板。

裝備了火器的宋軍更爲強大,他們擁有豐富的戰爭經驗,而且爭奪軍功的勇武之心從未熄滅過。

仁欽桑波派遣到宋境的探子喬裝成了來自西域的商人,畢竟大宋和域外的通商已經達到了高度繁榮的程度。

來自西域的外族實在太多了,吐蕃人只需要稍稍喬裝,甚至不用喬裝,說一口流利的塞爾柱話便能進入大宋,只不過他們無法從青海路的關卡直接進入,而是從遙遠的北方關卡,鐵門關抵達大宋境內。

這是一個遙遠的距離,鐵門關是大宋的西北門戶,但距離青海路路途遙遠,需要橫跨整個新疆路才能抵達寧夏路,再從寧夏路繞道青海路。

遙遠的跨度需要大量的時間,還好他們是仁欽桑波提前派出去的人,在收集到需要的情報和消息之後,他們便會青海路的邊境悄然返回。

青海路是曾經的青塘,大宋在這裡只有關隘沒有長城,邊境上最多修築柵欄以防有人穿越,但這樣的地方只能依靠邊軍巡邏查探,大股軍隊定然是不能通過的,但一兩個偷越邊境的人卻是容易的很。

即便是科技發達的後世,想要放止偷越邊境也是極爲困難的一件事,除非修建長城一般,在國境線上建立起強大的防禦,但前提還是要有人巡邏…………

趙禎沒想過要建立和長城一樣的防禦工事,因爲不需要,建立長城的主要目的是爲了放止外敵…………

現在趙禎眼中,草原和高原不是外患,而是內患,哪有對付內患建立強大防禦工事的道理??

吐蕃人的哨探僞裝成商人在青海路四處探查消息,這是相當聰明的做法,因爲青海鹽和大量牧場的出現,青海路已經貿易繁盛,大宋奪取土地向來都是一邊統治一邊開發。

繁榮的商貿往來使得外商出現在這裡並不是令人驚奇的事情,遙遠的大食商人都會出現在大宋的各個角落。

何況這些吐蕃哨探的身上帶有塞爾柱王朝的通關文書,這是讓大宋放鬆警惕的主要原因。

從這段時間的吐蕃的哨探發現了許多不尋常的地方,大宋的商賈雖然還在青海路往來,但帶來的大多是一些行軍所用的物資,棉衣,棉被,毛衣,糧食佔據了大多數。

這些東西肯定不是用來滿足這裡百姓所需的,除了賣給軍隊外,哨探們想不出還能賣給誰。

這是大宋常用的障眼法,戰爭的準備會利用大量的商賈來完成,而朝廷只需要把一袋袋的官鈔運到青海路就好,剩下的事情完全由商賈負責。

這個發現讓他們緊張起來,只有大規模的戰爭纔會需要這麼多的軍需之物。

但更讓這些哨探篤定大宋在積極備戰的卻是往來的軍隊調動,青塘城,宗哥城,溪哥城這三座城市乃是青海路三座最爲強大的城池。

在大宋的統治下,城防不斷的加強,城高兵足,且商業繁榮,附近居住的百姓也是極多,再加上完全就是軍寨堡壘的邈川城相互呼應,可以說是固若金湯。

在這種情況下這三座城池還在不斷的增兵,那必然是要積極備戰的,而大宋的備戰敵人只有一個,便是西面的吐蕃。

隱藏在城池之中的吐蕃哨探看見了大量的兵卒出現在了這三座城池,至於邈川城他們根本就進不去,那裡已經被大宋打造成了一座軍寨堡壘。

在這三座城池中,吐蕃的哨探看到了禁軍的各種旗號,秦鳳路的鎮戎軍,懷德軍,永興軍路的定邊軍,保安軍,甚至還有寧夏路的寧夏軍以及靖塞軍!

這些禁軍是不可能出現在青海路的,現在在這裡集結目的已經很清楚了,就是要對吐蕃用兵,由此這些吐蕃哨探得知,大宋在積極備戰,而不是要進行一場操演!

青海路即將成爲大宋出兵吐蕃的邊州,而就在他們獲得這個消息的時候,宋人開始抓捕這些來自吐蕃的哨探了………………

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