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

蔡伯俙擔任的是涼州轉運使,同時也負責調配從大宋腹地抵達青海路的軍需,這些軍需中最主要的便是糧食,其他的纔是衣物,器械。

楊懷玉也在等待,眼下三十萬大軍駐紮在青海路,每日所耗萬巨,但蔡伯俙這位後勤官一直在拖延時間。

大軍現在所用的是早早便在青海路安頓下來的糧食,但這些糧食只能夠大軍在撐半個月,半個月後若大軍糧草不至,除了搶百姓的糧食外,他只能率軍撤離。

此時的蔡伯俙卻在涼州不斷的積攢糧食,卻一車也不往青海路發,前來交接的背嵬軍後勤官已經急的直跳腳,他不光是負責背嵬軍的後勤,甚至還要負責三十萬大軍的總後勤,楊懷疑已經把調度之權交給了他,若是不能把糧食運到青海路,除了把自己的腦袋運過去別無他法!

“蔡轉運使,眼下三十萬大軍只帶着半個月的糧食和物資駐紮在青海路,若是您還不下令運糧,不出十天大軍必然要在青海路就食!青海路本就不產糧,到時百姓的日子必然難過,你我都拖不得干係!”

蔡伯俙看着眼前張冒氣急敗壞的模樣眯着眼睛道:“本官當然知曉!就食青海路有何不可?別和我說青海路沒有糧食!每年從關中運往青海路的糧食可不在少數!”

“但那些不是軍糧!”

“笑話!難道三司沒有付給你們“就食”的官鈔?!這在當年北伐契丹之時便已經定下的事情楊懷玉難道不知?大軍就食與邊,若糧草充沛,可三司撥款撲買糧草!”

張冒盯着蔡伯俙道:“明明是你涼州轉運使負責運糧,大軍出征之前楊帥便把那些錢財用作將士撫卹之用,楊帥說了,誰動誰死!”

“現在你們必須要用那些官鈔,眼下還不是運糧的時候!”

“憑什麼!?”

張冒已經動了真怒,大軍在外若是因糧草而耽擱,甚至產生譁變,後果不堪設想,便是眼下大宋的軍隊紀律過人也難免出現營嘯之類的事情。

自古以來用兵皆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宋軍能夠攜帶乾糧趕路也不過維持數日的功夫而已,能如同大宋一般維持半個月幾乎不可能。

張冒看着蔡伯俙堅決的模樣,把手摸向腰間的橫刀,他已經開始懷疑眼前在大宋鼎鼎大名的蔡伯俙是不是背叛了大宋。

蔡伯俙淡然的望着已經把手搭在橫刀上的張冒道:“你是軍武院中培養出來的新起之秀,這麼年輕便有這般的地位不容易,你要是敢拔刀,四周的神射手必會取你性命!”

張冒看着周圍卻沒有發現蔡伯俙口中神射手的蹤跡,但他隱隱的感覺到四周有人在窺探他,尤其是身後的方向,脖子上的汗毛都忍不住炸了起來。

還爲待其說話,蔡伯俙卻開口道:“告訴楊懷玉,那些錢他用不了多少,把錢拿出來買糧吧!”

張冒狐疑的望向蔡伯俙:“轉運使這話是什麼意思?”

蔡伯俙冷聲到:“讓你把消息帶回去,難道你聽不懂嗎?”

說完蔡伯俙便把一個木匣塞到了張冒的手中:“把這個錦匣傳給楊懷玉,他打開之後便會知曉,速速回去,莫要在本官這裡耽誤時間,免得他楊懷玉着急了!”

張冒看着手中的錦匣有些驚訝,上面大大的令字不是出自參謀兵事院,而是出自兵部!

兵部負責調兵遣將,參謀兵事院負責部署,這帶着大大“令”字的錦匣出自兵部,而不是參謀兵事院,這便是蹊蹺的地方。

張冒發現了不妥,但卻看到蔡伯俙嚴厲的眼神,心中雖然不服,但此事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

張冒甩袖而去,但到門口的時候卻突然聽到蔡伯俙的話:“很快就會有糧商前往青海路,到時便有地方買糧食,大軍只需要在青海路就食,別的事情暫時還不用楊懷玉操心,待時機成熟,自然會讓他出兵的。”

張冒不是第一天進入朝堂,蔡伯俙話裡有話的感覺讓他瞬間胸口一顫,回首看向蔡伯俙的眼神充滿了驚訝和不解。

但蔡伯俙卻並沒有回答他什麼,而是轉身進入內堂,邊上的僕役已經過來送客,張冒完全沒有留下來的必要。

一路上他都在思考蔡伯俙說的話,畢竟都是在朝堂上摸爬滾打出來的,誰也不是傻子,眼下蔡伯俙的回答很清楚,就是要讓楊懷玉把從三司領來的錢先用掉。

那些錢是楊帥作爲大軍出征之後撫卹陣亡將士的,輕易根本就不能動,這幾乎是大宋各軍的規矩,出兵之前給足將士以底氣,讓他們知道不會出現“馬革裹屍”的悲慘,纔會讓大軍氣勢高漲,悍不畏死,最少戰死之後能夠獲得朝廷的追贈,以及賞賜撫卹的同時,還能得到這份額外的撫卹,多了一重保障。

蔡伯俙言之鑿鑿的讓他告訴楊懷玉可以使用這筆錢,不用擔心,那便是後續會有人把這筆錢給補上,要麼便是另一個讓張冒不敢往下想的事情。

另一種可能便是,此次出兵根本就不需要青海路的三十萬大軍作爲主力攻伐!

用三司的支度錢作爲撫卹已經是宋軍出兵的習慣,只有在不作爲主力的時候才把這支度錢作爲購買糧草之用,因爲不作爲主力,便沒有多少傷亡,支度錢也不可能用光餘下的便足夠付給陣亡將士所用。

張冒不敢再想下去,他要迅速趕回青海路,蔡伯俙交給楊懷玉的兵部令匣很可能就是用兵時間以及方向。

一路上張冒不敢耽擱,騎馬趕回了青海路,當他抵達大軍駐紮之地時,所有人都看到了他身後的空空如也,除了跟隨的親兵外便再也沒有任何東西。

這讓軍中的將士議論紛紛,而楊懷玉卻並沒有立刻發怒,也沒有要求軍法從事,相反而是望着張冒道:“蔡伯俙和你說了什麼?”

楊懷玉和蔡伯俙是舊相識,雖然不能說是心有靈犀,但卻也是極爲了解,蔡伯俙不可能背叛大宋,更不可能背叛官家。

如今張冒空手而歸,必有原因。

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三十四章父與子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