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

雖然在政治上查理並沒有平步青雲,但他依舊是在法蘭克尼亞王朝中獲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這裡沒有一個貴族是好相與的,若是沒有能力和智慧以及過人的手段,你即便是一位公爵也很可能沒落下去。

越是貴族就越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一個家族的興盛需要的是數代人的努力,而對於查理來說,他只是延續家族榮耀的開始。

眼下這個來自東方的“智者”讓他看到了自己率領家族出人頭地的希望,他覺得來自東方的禮制完全能夠改造成爲適合法蘭克尼亞王朝的東西。

這個念頭如同野草一般在查理的的心中瘋長,他彷彿看到了自己的這個建議被亨利三世所採納,並且也使得自己的家族成爲更高的存在,小小的子爵已經不能滿足查理的胃口。

於是查理便決定讓這位智者留下輔助自己,並給出了極爲豐厚的待遇,這也讓大宋的“儒者”任山頗爲驚訝。

沒想到自己的學識在大宋並不受待見,反而在異國他鄉獲得如此尊重,並且給出了價格不菲的薪俸,每月二十枚金幣,這相當於每月二百貫錢的高價!

於是任山欣然接受了查理的聘請,只不過他需要一個聽得懂漢話的翻譯,之前給他做翻譯的人是商隊中精通大秦話的管事…………

但這卻難不倒查理,在法蘭克尼亞王朝擁有極多的會說漢話的人,甚至有一些東方宋帝國的商人常駐,要知道在神聖羅馬帝國,大宋的商人無處不在。

這些來自東方帝國的商人彷彿是語言天才,在這裡待上一段時間就能學會當地的方言。

宋帝國的人就是會做生意,整個神聖羅馬帝國到處充斥着他們的貨物,他們彷彿什麼都賣,只要是用錢能夠買到的東西,他們應有盡有,茶葉,絲綢,寶石,琉璃,藥材等等,甚至連美女他們都有!

對於查理來說,交流不是問題,他不可能照搬東方帝國的這種禮制,他要做的是“借鑑”把一切有利於皇帝管理帝國的想法全部借鑑過來!

經過小半年的整理,查理的手中已經有了一套符合神聖羅馬帝國統治的《法典》這是一部吸取了東方宋帝國經驗的《法典》。

其中有着大量的尊卑制度,人被劃分爲了三六九等,並且這一制度加強了皇權和貴族手中的權利。

要知道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權利雖然強大,但貴族同樣有着大量的特權。

在貴族這件事上,神聖羅馬帝國和大宋之間有着天差地別,看看大宋之前的朝堂就會發現兩者之間的區別在何處。

自宋之前,漢家文明的朝堂上充斥着大量的貴族,即便是開了科舉制度的隋唐時代同樣如此,可到了宋朝這一現象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

尤其是在眼下,大宋的朝堂上已經瞧不見一個貴族,或者說權力中心已經沒有貴族的存在,他們被排擠了出去。

這一切無不要歸功於趙禎的“便宜老爹”大宋的真宗皇帝,他的勸學篇以及對科舉公平性的改革影響了整個大宋。

大量的平民百姓能夠入閣拜相,平民或是小資產階級已經佔據了朝堂的主要位置。

這樣一來權利就不會被勢力較大的人所壟斷,更加有利於皇權的統治,當然也更加有利於大宋的發展,畢竟這些來自於民間的權臣明白“下面”的疾苦,知曉天下的不容易。

可以說大宋的朝堂更加的開明,更加的“健康”,更加的高效。

但這樣的思想在查理看來是不符合神聖羅馬帝國的,即便是在任山看來大宋的制度也有優越性的情況下,查理依舊是固執的把許多內容進行了刪減。

他自己是什麼人?他自己就是貴族啊!怎麼會有人自己反對自己?再說神聖羅馬帝國就是由衆多貴族所組成的,無論是在亨利三世統治之下的法蘭克尼亞王朝,還是整個神聖羅馬帝國都是這樣。

若是反對貴族統治,神聖羅馬帝國會變成什麼模樣?

再說亨利三世反對的是教權,而不是貴族的特權,貴族的特權是與生俱來的,但他們同樣也要效忠於皇帝。

若是不然皇帝完全可以出兵討伐,並且在征服土地後把那裡變成王朝的土地。

眼下皇帝的掌控力還不能控制法蘭克尼亞王朝之外的土地,但亨利三世依舊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並且擁有極大的權利,他甚至可以廢立教宗。

查理從任山那裡瞭解到了大宋對宗教的態度,並且瞭解到宗教在大宋的地位,這與神聖羅馬帝國天差地別。

在大宋,無論是什麼宗教都不得在街頭宣傳,不得招收民衆皈依,只能由民衆主動皈依,並且不得大興寺廟,道觀,教堂,禮拜堂之類的地方。

已經存在於大宋土地上的這些宗教建築若是人數不能達到規定,必須要移交官府打理,充作他用。

這在查理看來,皇帝的權利不是大於宗教的權利,而是遠遠凌駕於宗教權利之上!

他想要知道爲什麼,從任山那裡他得到了不可思議的答案,因爲皇帝是天子,是東方宋帝國至高神的兒子,是他在代替至高神管理百姓!

這一下徹底讓查理蒙了,怎麼會這樣?這說不通啊!

宋帝國的皇帝是天神的兒子,那他就相當於天主教中的耶穌,如此一來他自己就是東方文明古老信仰的代言人,也是宗教的代言人啊!

因爲漢家百姓有着一種非常清醒的邏輯認識,既然老天爺存在,並且諸多宗教中都有關於他的擬人形象,那這些宗教便都是假的,誰能說的清楚?

如此一來,上天是存在的,也是不存在的,最直觀的反應就是皇帝這位天子,他是在代天牧民,也是在履行自己的職責。

這下查理弄清楚了一切,原來在宋帝國,人們的至高信仰不是神,也不是宗教,而是皇帝!

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