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

嘉遠港,這是大宋官方對大秦國海外飛地的稱呼,在晏殊拿下那片土地之後,便定下了名字,並且把那裡直接添加到了大宋的海圖之上,以最快的速度傳遞迴了大宋。

在大宋,這種禮法上的承認領土非常重要,屬於大宋的東西就是屬於大宋的,就要被官方所肯定,一旦記錄在案,那就是不可動搖的事實。

漢家文明對禮法以及史實的記載十分肯定,一旦認定下來,任何對大宋土地的侵犯都是對國家尊嚴的挑釁。

當然這也是在大宋強大之後升起的民族自尊心以及自豪感,嘉遠港是晏殊出使大秦國,使團隊伍受到襲擊之後,羅馬教廷對以及教皇國對大宋的補償,除非大宋願意歸還,否則那裡將永遠屬於大宋。

這不是租借,而是賠償,是教皇國對大宋的賠償,即便是大秦國有什麼不滿,也完全沒有辦法拿回那塊土地。

在宋人看來,眼下的大秦國其實就和漢家文明千年之前的戰國有些相似,只不過作爲統治者的法蘭克尼亞王朝比衰落的東周王朝強大一些。

當然各個諸侯國之間也是存在攻伐的,這對大宋來說其實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大宋在教皇國的土地上有一塊屬於自己的港口領地,這是最爲有利的情況。

隔海相望的地方就是大宋一手幫扶建立起來的以色列王國,而同樣的海的東南部便是已經戰火紛飛的塞爾柱西部地區,那裡發生過舉世震驚的尼西亞戰意。

十字軍在拿下了尼西亞之後,開始擴大戰果,士麥那,科尼亞相繼落入十字軍的手中,成爲他們控制之下的土地。

至此神聖羅馬帝國的手再次伸到了阿拉伯半島上,西方的局勢開始變得劍拔弩張,在大海上前進的南海艦隊就如同一根針,很快的就要插進西方世界的縫隙中去了。

當然誰也不會在意這根“針”,神聖羅馬帝國不會在意,塞爾柱帝國不會在意,即便是宋帝國同樣也不是很在意。

唯有還在地中海南岸的以色列王國最爲在意。

大宋現在舉國上下正在沿着趙禎鋪設的“軌道”飛速發展,哪有功夫去管南海艦隊的去向?

大宋朝堂上擔心的問題就是南海艦隊離開了,誰來填補這個空隙?

畢竟大宋在南海之地的利益還是要受到保障的,這時候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武裝民船,可民船的強大卻是朝堂不願看到的事情。

再次進行艦船的大規模製造卻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因爲在朝臣們甚至是趙旭的眼中,南海艦隊還是會回來的,如此便會產生不必要的浪費。

他們沒想過要永遠的保留一支強大的艦隊在廣闊的大洋上,因爲他們的目光沒有長遠到跨越千年的維度。

但趙禎看到了這一切,於是在前往鐵門關的途中便下旨從內庫撥款重新籌建一支料理南海事務的艦隊,暫且取代南海艦隊完成自己的使命。

大海的顏色是有色差的,從淺藍到蔚藍再到深藍,這是一個過程,也是這個時代船隊距離陸地大致距離的判斷。

大宋的海船早已能抵達深藍,但卻需要水紋,經驗豐富的老把頭,以及能夠醇熟使用牽星術的官吏,否則即便是海船能夠承受海上的風浪,也難以辨明方向躲避危險的礁石。

當然相比一望無際的海面,遼闊的大地就顯得容易征服一些,趙禎在前往鐵門關的路上,看到了原本荒蕪的大地上不時的出現商隊,心中的滿足就如同乾旱的土地被灌注了清泉。

乾燥是西北之地的代名詞,趙禎把所有西域的土地全部歸類於新疆路,大宋的新疆路面積空前的龐大,但人口卻是最爲稀少的。

原因無他,雖然有着大量的流動人口,可新疆路的北疆之地依舊是荒漠地貌。

當然自從新疆路的出現,都護府便開始逐漸被安撫使衙門,轉運使衙門所替代,原本絲綢之路上的西域古國變成大宋的一座有一座城池。

過了沙洲之後便一路向北,只有這樣才能從寧夏路抵達新疆路的伊州,也是正式踏上絲綢之路的第一站。

只有進入新疆路,絲綢之路纔算是真正開始了第一步,大宋每年行商之人不計其數,有些人早早立下大志,要把自家的貨物從絲綢之路運到塞爾柱,甚至是更爲遙遠的大秦國販賣,可到了伊州之後便匆匆把貨物販賣了出去,賺個百貫錢便灰溜溜的回去了,因爲他們吃不得幸苦!

別忘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即便是趙禎自己早有準備,也被這場漫長的“行軍”給折磨的夠嗆。

從伊州開始,一路向西數百里才能到達新疆路的西北重鎮高昌,而路上要經過一片荒蕪的沙漠大患鬼魅皟!

雖然有鬼谷口避風驛,也有澤田寺,寶莊,六種等歇腳的小鎮,可逐漸脫離公路的古道越來越難走,速度也越來越慢。

在這一路上要有充分的補給,否則根本就無法抵達下一個補給地點,這條絲綢之路上佈滿了屍骸,據說每年伊州和高昌派出的巡邏隊都能從大患鬼魅皟中拉出大量的貨物,價值不菲。

這些傳說以及路上的屍骨讓車駕中的蕭仁心驚膽戰,他印象中的絲綢之路早已被宮中的先生們描繪成一條充滿財富和冒險的黃金之路,但現實無情的擊碎了他的遐想。

趙禎帶着兒子親自下車,跟着衛隊一起把結實的車駕從沙坑中推了出來,看着兒子脫力而抖動的小手笑了笑:“這些知道爲何商賈去了一趟鐵門關便能賺的盆滿鉢滿了吧?”

趙仁用力的掰了掰手腕點頭道:“絲綢之路上的艱辛,實在是不足與外人道也!”

趙禎哈哈大笑:“吾兒聰明瞭!這一路行來可比你待在宮中強的多!在這裡修路是一件堪比登天的事情,但路還是要修,今年伊州和高昌已經各向大患鬼魅皟修路八里地,別小看這八里地,一路上種植的楊樹苗子和沙棘要呵護備至,一旦枯死,原本鋪下的路也會很快被埋沒,還需從頭再來啊!但這卻是最簡單,也是最穩妥的辦法!”

趙仁震驚的點了點頭,但又充滿疑問道:“這新疆路的轉運使是何人?能如此堅持?”

趙禎有些感慨的說道:“此人是朕的一位故人,也是一個和朕較勁的人…………是朕原本鄙視,現在佩服的人!他的名字你要記住,柳永柳三變!”

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八十七章倭女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