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

趙禎劍指菲律賓的計劃使得魯宗道目瞪口呆,在他看來征伐這種海外飛地一點意義也沒有,從禮法上也站不住腳,那裡不是華夏的固有之地,出兵征伐完全是出師無名的無道之舉,堂堂大宋怎麼能做這種事情?

野人驅船劫掠商賈?

這根本就是官家的藉口,誰不知道如今大宋的商船個個武裝到了牙齒?就連倭國的海船在大宋商船面前都是螳臂擋車,野人的小船敢去劫掠大宋的商賈,這簡直就是個笑話!

望着距離御階最近的王曾,魯宗道發現他出奇的平靜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難道王相公知道陛下的計劃或是有什麼妙法?

果然王曾開口道:“起奏陛下,麻逸乃是化外之地,雖有劫掠商船之舉,可畢竟是疥癬之疾,如今派遣鉅艦戰兵征伐實屬大材小用。”

魯宗道連連點頭,看來王相公早就有應對妙法。

趙禎微微一嘆道:“其實朕這麼做另有原因,朕打算出兵大理……”

此言一出大殿變得寂靜無聲,彷彿時間都凝固,衆人呆呆的望着趙禎久久不言,他的跳躍性思維讓兩府相公們有點跟不上,出兵大理?

魯宗道急急的開口道:“此事萬萬不可!大理國存乃是太祖以玉斧劃大渡河爲界,並聖言曰:此外非吾有也!如今我大宋再度征伐豈不有失趙宋之威儀?”

魯宗道的話讓衆人沉默,當年大理東部發生邊亂,段素順正好碰到了太祖征伐,鑑於唐朝的失敗,太祖便不打算揮師大理,如今征伐確實是失信於人,這比戰爭本身更加可怕,先祖皇帝的金口玉言豈能擅自更改,如果趙禎違背太祖之言,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趙禎望着魯宗道微微搖頭道:“太祖之言朕定會遵守,但這不能成爲限制我大宋的枷鎖,如今的大理已經不是當年段素順治下的大理,太祖玉斧劃界的前提是大理不會犯我大宋邊地,如今大理皇帝段素興性好遊狎,又好大喜功,多次口出狂言取我大宋之地,前幾日更是揮師北上,行南詔舊事,進攻成都府,此乃自取滅亡!”

大理國進攻成都府?!這一消息如火藥彈一般在大殿中炸響,如今的大宋可不是不同於往昔,能進攻党項並獲得豐碩戰果的大宋豈能遭受南蠻小國的入侵?

但這麼大的事情爲什麼兩府都不知道?

見朝臣們懷疑的眼神,趙禎感嘆道:“朕也是剛剛纔接到的消息,來源是黑手的川陝四路司,消息覺得可靠,這也是爲何朕不許一萬戰兵前往麻逸的原因,朕要用這一萬戰兵前往大理,收其國土,滅此朝食!”

衆人恍然大悟,既然是黑手的消息定然是千真萬確,王曾點頭道:“如果消息準確不日將會有急腳遞傳來,雖比不上黑手的飛鴿傳書,但也快到了,不如放在大朝會上再議?”

趙禎微微搖頭:“此事不得拖延,成都府雖然城堅兵衆,可糧草不足無法久日待援,用兵之道貴在神速,如今盛世佳節,大理人就是利用這是個時候對我大宋出其不意,那我大宋豈能坐以待斃?!樞密院調遣一萬戰兵順公路直至興元府,經利州,過巴州,直取成都府!”

這項用兵計劃讓曹瑋連連點頭,在速度上這無疑是最快的,但有一點卻稍稍不妥:“起奏陛下,如此一來便會給大理以喘息之機。”

晏殊開口解除了衆人的顧慮:“陛下的五千戰兵難道是擺設不成?”

衆人一時結舌,難道從一開始陛下就是打算用那五千戰兵埋伏在南方?

趙禎驚奇的忘了一眼晏殊,這小子把自己的計劃看的通透,確實,那五千戰兵不僅僅是征伐麻逸所用,現在的麻逸只不過是荒蠻野人之地,根本就不值得大宋派遣如此多的軍士,即便是商賈僱傭的護衛也能對其發動毀滅性打擊。

的確這五千戰兵只是利用征伐麻逸的幌子而已,兵不在多而在精,五千全副武裝的禁軍完全有能力對大理髮動措手不及的突襲,只要在大理撕開缺口,那一萬戰兵足以征伐大理國。

大理國定都羊苴咩城,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在後世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老撾與越南的少數地區,在趙禎看來這些都是華夏的固有領土,本就該收歸大宋所有,而且其不確定因素太多,雖有太祖玉斧劃界,但它依然違背契約攻伐大宋的成都府,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兩府的相公們見官家已經定下攻伐之策便也無話可說,最重要的是他們中有不少人看到其中的利益。

丁謂微微一笑,大理國攻伐成都府怕是黑手操控的事情,這是一出苦肉計啊!

以大理國的實力,想要進攻大宋的州府怕是不易,如此顯而易見的道理他段素順難道會不知道?但依然這麼做肯定是事出有因,黑手的作用絕不能小視。

趙禎收回大理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爲滇銅,銅在大宋是一項重要的貨幣資源,大宋的銅錢在工廠和大量的貿易下已經捉襟見肘,而票號的發展纔剛剛起步,需要大量的白銀和黃金才能轉化爲本位貨幣,在此之前,銅便成爲大宋保持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

所有本位貨幣中,黃金和白銀無疑是最爲堅挺的,它給國家和百姓的信心無疑也是最大的,金銀天然不是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這句至理名言無論在哪個時代都適用。

如今大宋正在向金銀本位貨幣過度,銅錢在這個關鍵時候起到了無可估量的作用,積攢金銀的速度遠遠比不上黃銅,這也是爲什麼自秦橫掃六合之後便定下了銅錢作爲貨幣的基本政策,從秦二百年開始一直沿用至今不是沒道理,這說明華夏的土地上金銀的產出少之又少……

如今的大宋已經能從海外之地獲取大量的黃金白銀,但這些金銀要想作爲貨幣的保證還需積攢時日,畢竟大宋的經濟過於發達,一旦全數使用票號發行的交子,沒有相對應的天然貨幣作爲保證必會出現災難性的後果。

如今滇銅就在眼前,趙禎豈有不取的道理?

在趙禎的眼中大理國一直就是中國的領土,他在後世可是經常因爲“業務”出入雲南的……

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