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

對大理去國奪爵的事朝中的文武百官早已知曉,雖然表面上不說可還是有些厭戰的情緒瀰漫其中,文臣自然不想讓大宋變成好戰之國。

前有遼皇駕崩遼朝動盪不安,後有党項西平王李德明殞命,這無疑是上天對大宋的眷顧,此時就該休養生息,好好調理大宋纔是。

對外用兵所耗甚多,而且大理乃是太祖定下的不伐之國,在文臣們看來打退他們的進犯再派遣使臣斥責一番便是,沒必要滅其國鼎。

再說那化外荒蠻之地要之何用?

趙禎坐在大慶殿的御座上看着一臉剛直的魯宗道微微嘆氣,這位魯師傅又被別人慫恿兩句就上前了,但自己也不能當着文武百官的面承認大宋征伐大理乃是爲了財富和土地。

借力打力方是上策,趙禎緩緩開口道:“連大理荒蠻之國都肆意踐踏我大宋威嚴,不施以雷霆手段何以震懾宵小?”

魯宗道對奏道:“大理雖然蠻部衆多,但卻不是荒蠻之國,以釋儒爲本之國何來的荒蠻?”

這話就是赤裸裸的打臉了,許多朝臣默默不語,剛剛就是他們叫囂大理國荒蠻的……

曹瑋抓住機會出班道:“魯參政所言極是,大理國以釋儒立國,本應遵循法禮,以我大宋爲宗主之國,年年納貢歲歲稱臣。

當初太祖玉斧劃界便是憐憫大理國乃釋儒之國,攻伐之下有失儒家寬仁,如今這有禮有序之國卻挑釁我大宋,陛下對其去國奪爵乃是行天理!”

魯宗道被曹瑋堵得說不出話來,文臣們則有些不滿的望着曹瑋,在他們看來武將們巴不得有戰事,這是他們獲取實權立下戰功的好機會,而這正是文官們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但卻是大勢所趨。

民間的輿論之聲已經向趙禎這邊傾倒,對於征伐大理的挑釁行爲,無論百姓還是士子,亦或是商賈都是支持擁護的,經常有人在勾欄瓦舍之地口誅筆伐。

南蠻挑釁大宋?難道是欺我大宋無人!

當年奪取党項兩州之地的西征已經使得宋人對戰爭充滿信心,老百姓對國家是否強盛最直觀的發現就是從軍事上開始的,無論有多少財富,無論市井多麼繁榮,真正能讓百姓支起腰桿站起來的只有武力上的強盛。

這也是後人多覺得盛唐強悍而大宋積貧積弱的原因。

大宋軍力強盛是一種看得見摸得着的強盛,是實實在在的強盛,從天子四衛到羽林衛,從軍備司到軍武院這些變化都被百姓們看在眼裡實實在在的。

文官們總想着國雖大好戰必亡,可他們卻沒看到大宋想要進一步的發展就必須進行軍事擴展,開始的時候趙禎還謹慎的約束着自己腦中瘋狂的想法,可漸漸的隨着國內經濟的繁榮程度越來越誇張,趙禎開始實施對外擴展的政策來。

無論是征伐大理國,還是向日本派遣更多的駐兵,這一切都是大宋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封建社會沒有主權貨幣,只能發行以金銀爲本位的貨幣,有多少金銀髮行多少貨幣大大的限制了商業的發展。

一賜樂業人已經不止一次的向趙禎抱怨,大宋現在的大宗交易金額嚇人,再不實行貨幣化政策便會面臨無米下鍋的尷尬,畢竟票號不是銀行,交子也不是紙幣。

現在的大宋交子說白了就是銅錢的存根,存多少取多少,雖然得到大宋百姓的認可,卻不能得到海外客商和其他國家的認可,只有大宋的銅錢在這個時代是獲得所有人認可的貨幣。

趙禎把金銀本位貨幣的想法對拉比提出,拉比頓時被這種先進的經融理念驚呆,經過一賜樂業人的商討過後,拉比幾乎是咬牙切齒的對趙禎說:“大宋要想發行世界上所有人都能認可的紙幣,就必須讓紙幣擁有兌換金銀的能力和大量的黃金白銀儲備!”

不得不說猶太人天生就是經商的材料,一語道破金本位貨幣的秘密,當初日不落帝國的英鎊不僅紙張中含有黃金,而且能在英國境內的所有銀行中隨時兌換黃金,這無疑保證了英鎊的堅挺,和黃金掛鉤是對紙幣最好的保障,有時這種保障甚至超越了主權貨幣。

趙禎對大理用兵爲的便是緩解國內的錢荒,最起碼要保正銅錢的夠用才行,而滇銅不僅產量高而且質量好,著名的朱提銀,鶴慶北衙金礦都是出自雲南之地。

只要把雲南拿下就不信找不到!

大理乃是佛國,國內對佛教的崇拜讓趙禎這個一國之君感覺到恐懼,大理的國君經常禪位給子侄自己跑去出家,上有所好下必其焉,黃金這種低俗的東西卻恰恰和佛教掛鉤,大理國庫中的黃金佛像可不在少數。

思緒回到大殿之中,朝會已經進入最後的階段,朝臣們基本上都在等待散朝,此時門外的忽然變得吵鬧起來,一幫內侍簇擁着一個風塵僕僕的騎士來到大慶殿的廣場上,趙禎的目光穿過殿門望去,赫然發現他的頭盔上插着一支檄羽……

緊急軍情!

騎士便用盡最後的力氣舉起手中的匣子大喊:“起奏陛下,王事拿下大理都城!”

所有人都直直的盯着其騎士手中的匣子,三才急急的竄了過去取回匣子畢恭畢敬的遞給趙禎,匣子打開在裡面的器物散發着如陽光般溫暖的光芒,大理皇帝的純金玉璽!

趙禎表面平靜可心中卻已經興奮的微微顫抖:“曹樞密,既然狄青成功拿下羊苴咩城,大軍是否該平定整個大理國?”

“起奏陛下,八萬禁軍已經在利州待命,此時應該已經收到狄將軍的軍情前往大理各地平定各地!”

趙禎微微點頭,沒錯早在狄青和包拯出發的時候,趙禎便把南方各地的禁軍集中起來,爲的就是配合狄青的大軍平定整個大理國。

駐軍是佔領大理國最重要的標誌,趙禎不會重蹈唐時的覆轍,自治的大理絕不會老老實實的接受大宋統治。

朝中的文武百官齊聲爲趙禎祝賀,滅國之功對帝王來說簡直就是最大的功績,這是已經達到文治盛世的大宋王朝最需要的東西,武功!

湯以寬治民而除甚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災,此皆有功烈於民者也。

如此年輕的趙禎便達到了千古帝王的標準如何能不讓百官拜服?

萬歲之聲在大慶殿響起,慢慢的整個皇宮都在吶喊,接着擴散到整個東京城,遼人在得知大宋吞併大理之後緊緊的關上都亭驛大門,党項人更是默默不語,他們隱約的收到一點消息,但沒想到大宋的速度如此之快,即便是大理段氏再昏庸無道,也不該如此快速的覆滅。

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