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

原本趙禎認爲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也有五穀輪迴,人有的東西皇帝也都有,皇帝自然也沒有什麼和尋常人不同的地方,但現在他覺得自己錯了,錯的十分離譜!

一場由兩國皇帝主導,並親自指揮坐鎮的戰爭是那麼的宏大與壯闊,幾十萬的大軍對壘趙禎只電影中看過,但那種感覺真的很可笑,電影無論多麼逼真,特效多麼好都是假的。

十幾萬大軍本就是個駭人的存在,人吼馬鳴,旌旗翻飛的場面如果不能親身體驗無論如何也不能理解其中的震撼與恐懼。趙禎一邊熱血膨脹,一邊想上廁所,這些人中要有多少變成孤魂野鬼在這片戰場上徘徊?

這些人隨着倆個帝王的意志出現在這裡,同時也隨着倆個帝王的意志即將回歸原始,拋棄文明的禮節進行一場血與肉的對抗,直至一方在這個巨大的血肉磨盤中崩潰,戰爭纔會結束。

趙禎築城築牆,廣置器械,加強軍備,訓練士兵爲的是提高大宋的將士們的戰鬥力,可現在他覺得自己所作的一切不過是讓他們在戰場上多存活一段時間而已。

戰鼓聲響起,準確的說應該是在遼人的號角響起之後,大宋的戰鼓纔開始擂響,伴隨着春分撲面而來的是凜凜的戰意,這種戰意使得任何一個站在城牆上的人熱血沸騰,自然其中也包括大宋皇帝趙禎。

幾十萬人的戰爭是如此的撥糧壯闊又是如此的兇殘血腥,這意味着趙禎看到的每一個生命都有可能隨時消失,此時的皇帝能用人這種趨吉避凶的名稱來形容嗎?

趙禎得出的最後結論是,皇帝就他孃的不是人!

而是一個類似於半神並且反人類的動物!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個肆意揮霍生命這種世間最爲無價寶物的禽獸……

但同時趙禎也明白自己還是大宋,不,應該說是漢人百姓的族長,他也明白爲何在祭天的時候禮部官員常常稱自己爲族長了,他的任務便是帶領中原百姓和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對抗,這種義務彷彿從始皇帝開始便流傳了下來,無論如何改朝換代,無論怎麼王朝更替,這都是皇帝重要任務之一,而且是必須履行的義務,至於做得好不好那就兩說了。

自古以來漢人和胡人的碰撞就沒有停止過,從秦朝開始便和匈奴作戰,大漢繼承了老秦的衣鉢,繼續和匈奴人死磕,最後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這才使得匈奴人四分五裂不能與中原王朝相抗衡。

同樣的匈奴人的繼任者突厥人便繼續跟中原王朝對抗,直到唐朝和回鶻的聯合攻擊下,國亡,從此突厥一詞逐漸少見於史家子集之中。

現在趙禎所揹負的責任和始皇帝,漢武帝,唐玄宗一樣,王朝雖然更替,姓氏雖然輪換,但都改變不了皇帝的權利與義務。

十萬守軍已經是析津府能容納的極限,可當遼人的二十萬大軍壓境,並從四面八方包圍住了析津府,趙禎站在城牆上看着黑壓壓的遼軍出現在地平線上才知道什麼叫大軍壓境。

狄青顯然覺得把十萬大軍都投入到守城作戰是個很蠢的主意,大宋的軍隊也不單單隻有步兵,還有來去如風的背嵬騎軍以及身手不凡的踏白軍,完全能和遼人在馬上比個高低,守城作戰當然能減少傷亡,可也不利於擴大戰果啊!

在狄青看來此次大宋就沒有不勝的道理,將士們嗷嗷叫的就像一羣兇狠的狼崽子,完全比契丹人還契丹人,官傢什麼話都沒說,單單是往城頭上一站,金光閃閃的龍紋鎧甲,以及那寬闊威儀的天子劍無就能激得守城的將士請戰連連,恨不得現在就殺出城去撕碎了敢於在官家面前耀武揚威的契丹人。

“官家,末將手中的兒郎已經快約束不住了,個個像瘋了一樣請戰……官家……”

趙禎擡手打斷狄青的話,這小子到現在還不死心,非要帶着他手中的背嵬軍出城機動,趙禎不是不願意,而是心中捨不得,遼人攻城本就不擅長,大宋將士再依託城池險要,不就是等着收割軍功和敵人的生命嗎?何必出城徒增傷亡?

彭七在一旁幽怨的看着狄青,原本背嵬軍是他組建的,也是他操練和率領的,現在卻成了狄青的嫁衣,而且背嵬軍的將士們對於狄青這位帶領他們南征北戰的將領非常的敬佩……這一切都讓彭七心中酸溜溜的……

趙禎搖了搖頭還是拒絕了狄青的提議:“大軍守城,讓背嵬軍和踏白軍準備,一旦遼人潰走立刻尾銜追擊,至於其他不用你操心,你當朕的十六衛是擺設不成?!”

狄青鬱悶的走了,十六衛當然不是擺設,雖然不敵背嵬,踏白二軍,但戰力也是相當可觀的,但他們比之背嵬,踏白則經驗不足,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遼人興奮的看着近在眼前的析津府,這麼多天的行軍可算是把他們消耗的精疲力竭,但經過幾天的恢復,他們多少已經有了戰鬥力,二十萬大軍,足夠拿下析津府了,當年檀淵之戰大遼不過十萬人而已,尚且能打的大宋疲憊,何況如今的二十萬大軍?

再說大宋皇帝可是已經駕崩了,宋人拿什麼勇氣與強大的契丹勇士較量?別忘了,咱們大遼的皇帝可是親赴前線御駕親征的!

…………

趙禎站在城牆上的門樓中,看着眼前的沙盤聽着探馬的彙報微微點頭,遼人果然還是想一舉攻克析津府從而給收回南京一個穩定的後方和中轉站,耶律宗真一點也不傻,反而聰明的很,知道析津府的重要就在於它的地理位置和補給。

在沙盤上的析津府外面插上表示遼軍的黑旗,同時把四個巨大的弧形箭頭插在遼人的側翼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趙禎開口道:“飛鴿傳書給十六衛,按照朕的部署開始收網!”

彭七還在納悶的時候,宋小乙的聲音便從陰影中傳來:“臣遵旨!”

他的聲音是那麼的突如其來,以至於彭七都爲之一顫,看了看輿圖上的巨大箭頭如鋒利的弩箭指向代表遼人的黑旗,此刻他才知道爲何曹瑋不見了,爲何楊懷玉不見了,難怪楊懷玉把踏白軍交給狄青,官家這是打算讓這將門的一老一小率領十六衛完成對遼人包圍。

良鄉,玉河有八萬人,順州,潞縣也有八萬人。

這剛好是從大宋調來的十六衛,原本分散在各地鎮壓遼朝餘孽的他們早就集結在這裡,原本看似沒有什麼,十六衛應該是拱衛析津府的,但現在看來他們更像是在包圍析津府……

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