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

手中的長刀在胯下軍馬的帶動下劃過一個遼人的脖頸,鋒利的長刀輕鬆的把他的腦袋砍下,身體還向前衝了兩步,血水噴射在狄青的鬼臉面具上,讓他更顯猙獰。

猩紅的血液最能激發人心中隱藏的戾氣,踏白軍如鐮刀般的收割着遼人的生命,同時這股暴虐的氣氛也環繞在他們的身上,使得踏白軍的攻伐更加鋒利,嘶吼聲響徹雲霄。

三千踏白軍追殺幾千人的殘兵,速度之快令人難以想象,如瘋魔般的模樣連彭七看着都熱血膨脹,帶領城牆上的守軍大聲叫好。威武,慷慨之聲不絕於耳。

踏白軍在狄青的帶領下,用遼人的鮮血和屍體見證了自己的彪悍,也用此洗刷了大宋馬戰不如遼人的恥辱,戰場上的每個人的血液都在燃燒,燒的人渾身發燙,燒的人有使不完的力氣。

經過反覆的衝殺,很快,遼人的潰軍就基本被消滅,偶爾有一兩個沒死的也很快被彪悍的踏白軍各種補刀,太陽照着在戰場上沒有一絲溫暖,反而使亮得刺眼的盔甲更加冰冷。

遼人的潰兵被踏白軍殺戮乾淨,戰場上靜悄悄的沒有一絲聲響,連傷員的呻吟聲都沒有,寂靜的彷彿人間地獄,只有地上的血水和殘肢斷臂在述說這剛剛發生的一幕,而此時的狄青一路放聲高呼策馬而行,雖血染征衣卻無比自信,就這樣帶着踏白軍向城門退走。

他們的使命完成了,城牆上的將士們已經開始用手中的兵器擊打地面,對着狄青等人嘶吼:“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慢慢的整個析津府的百姓也跟着高唱,這是來自先秦《詩經》中的古老戰歌,這是華夏百姓心中不朽的戰歌,誰人敢忘?

歌聲伴隨着敲擊聲響徹雲霄,震撼蒼宇,同時也讓耶律宗信的前軍瑟瑟發抖,這根本就不是他們所熟悉的宋人軍隊,也不是他們所認識的宋人。

耶律宗信見識過大宋的騎兵,當初飛狐嶺一戰讓他們吃到了大苦頭,可現在看來,大宋的騎兵更加精銳了,行家一眼便能看出虛實,耶律宗信在看到大宋騎兵追殺潰軍的模樣便知道他們不弱於大遼的鐵騎。

馬上功夫不弱,連殺敵的技巧都比原先突飛猛擊,這纔是耶律宗信最害怕的東西,契丹人對漢人的優勢在哪裡?不就是騎兵嗎?騎兵之所以叫騎兵不是因爲有戰馬,而是有一套精銳的戰法和士兵。

狄青率領的踏白軍從加速到衝鋒,再到收割,一氣呵成,數千人如臂揮指,這纔是最可怕的地方,這意味着大宋的騎兵已經能掌握騎兵的精髓,即便他們沒有契丹人的經驗豐富,但他們身上的鎧甲和武器卻遠勝大遼!

耶律宗信遠遠的便瞧見,那些弩手絕望的擡手向大宋騎兵射去一支支弩箭,但大宋騎兵不管不顧,運氣好的弩箭插在甲冑的縫隙裡不能寸進,運氣不好的直接就從盔甲的正面彈飛,不用細看耶律宗信也明白宋軍的鎧甲上最多留下一道白痕……

厚重的鎧甲對大宋騎兵的影響並不大,身體依然能靈活的在馬上騰挪,甚至能在飛奔的快馬上俯身拾取地上的羽箭,這對騎兵的騎術要求很高。

耶律宗信眼睜睜的看着自己派出的萬餘人被消滅乾淨,但自始自終沒有派出一騎去接應,因爲他知道自己沒有能力這麼做,即便是去接應也很可能有去無回。

他更擔心宋人的騎兵會藉着這股銳氣橫掃自己的軍陣,三千破萬不是不可能,當他看到大宋騎兵退走的時候心中居然升起一種慶幸,或者說是死裡逃生的後怕,這三千人的騎兵隊伍,生生給人以數萬騎的聲勢。

傳令的騎兵早已到達中軍,沒人敢阻攔背上插着令旗的傳令兵,因爲是在前軍與中軍之間傳遞消息,傳令兵身上的顏色特別的鮮豔,爲的就是告訴所有人他有緊急軍情傳遞。

中軍十萬人已經距離耶律宗信的前軍很近了,一盞茶的功夫便能跑上一個來回,而此時的傳令兵卻根本沒有機會離開,左丞相那駭人的臉色已經說明了一切,而陛下的臉色雖然不好看但卻沒什麼大礙。

“耶律宗信真是這麼說的?”

這已經是張儉第三次詢問地上的傳令兵了,他真的希望是這人聽錯了,而非事實如此,但很可惜,傳令兵的回答依然是如之前一般:“千真萬確,將軍說他可以肯定站在城牆上的一定是大宋皇帝,將軍還說如果不是大宋皇帝本人,應身着帝王服飾以安萬民之心,此時身着龍紋鎧甲,又有旌旗儀仗護衛,必是大宋皇帝無疑!”

張儉瞬間覺得天旋地轉,差點暈倒,強忍着心中的波濤洶涌對傳令兵揮了揮手,那契丹騎士頓時如蒙大赦,倉皇的離開宮帳。

耶律宗真此時有些瞧不起張儉,大宋皇帝死不死的和遼朝有什麼關係,他在不在大遼都要收回析津府和南京道,難道就因他一人而撤不成?

“無甚的事情,他趙禎不死反而是上天給朕擊敗他的機會,原本朕給他設的衣冠冢倒是能派上用場了!”

面對皇帝輕鬆和笑意,張儉此時完全笑不出來,宋人實力的他明白,一旦趙禎沒死,對宋軍的士氣和鼓舞完全能超過大遼的軍隊,並且如果這是宋人皇帝的陰謀,那在知道趙禎沒死的一瞬間,大遼便已經落入了他的圈套!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張儉咬牙道:“啓奏陛下,如果真的是宋人皇帝演的一出苦肉計,我大遼還是應當退回居庸關一帶以防有詐!”

耶律宗真驚訝的望着張儉,他沒想到平日裡跟隨在自己身邊的左丞相居然是個如此敬小慎微,甚至有些過於膽小的人,二十萬大軍已經抵達析津府之前,此時再退簡直就是個天大的笑話!

別說是自己不答應,就是出征的將士也不會答應,這要傳了出去自己成什麼了?得知大宋皇帝駕崩興兵討伐,得知大宋皇帝未死就率兵逃走?

尤其是在得知趙禎沒死後,耶律宗真就更加興奮,他終於可以堂堂正正的擊敗趙禎了,他要讓父皇看看自己是不是不如大宋皇帝!耶律宗真一直記得父皇死前說的話,自己憑什麼就不如他趙禎了?!

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