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朝的援兵很準時,但卻來的又不是時候,他們的皇帝耶律宗真所率領的鐵林軍並沒有如期拿下大宋皇帝的御帳營地,而是依然與宋軍纏鬥在一起,但這一點也這說明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
蕭惠率領着大軍掐着時間趕來,遠遠看着一片火光籠罩的營地大爲驚訝,原本按照計劃,陛下現在早已攻克了大宋皇帝的營地纔是,否則如此大規模的軍陣到來一定驚動了宋人的軍隊。
但此刻也是蕭惠的最佳時機,顯然皇帝沒有拿下大宋的御帳營地,那自己現在出現正是最好的時候!一旦自己的加入,大宋皇帝必然成爲大遼的階下囚。
馬背上的蕭惠意氣風發,轉身大吼:“跟隨本將……”
“報……我軍西南五里外發現宋人軍陣,人數不祥!”
“報……我軍東南七裡外發現宋人騎兵,人數不祥!”
兩聲斥候遊騎的通報直接把鬥志滿滿的蕭惠打入地獄,一股寒意從尾椎骨升起直透天靈蓋,中計了!蕭惠的第一想法便是這根本不是大宋皇帝狩獵與野,而是大宋皇帝以身爲餌引誘大遼進行決戰!
並且自家皇帝還真的直撲大宋皇帝的御帳營地而去了!
蕭惠可以肯定大宋皇帝就在御帳營地之中,否則陛下率領鐵林軍早已來去如風的撤走不會纏鬥下去,但密諜來報,宋人營地不過八百餘人,爲何陛下的三千鐵林軍許久還未拿下?
蕭惠不敢妄動,既然他的斥候能發現宋人軍隊,那就說明宋人軍隊也發現了他,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僅僅依靠地勢的起伏很難躲避斥候的眼睛。
一旦自己派遣大軍前去支援陛下,宋人怕是也會如此,現在的局面陷入了一種爲妙的平衡,雙方對峙便是最好的狀態,一旦哪一方打破這種平衡,那一場曠世之戰便會開啓。
最重要的一點是,一旦雙方都去支援自己的帝王,那結果很有可能是兩位帝王皆數殞命戰場,這是誰也不希望看到的事情,支援便沒有任何勝利者,不支援有很大程度上自己的帝王獲勝。
這是宋遼之間的決戰不假,但實際上還是雙方御駕親征的帝王之間相互較量,誰能成爲最後的勝利者,誰便是贏家,蕭惠和狄青都知道,任何一方失去一位帝王對敵方的打擊是不可估量的。
蕭惠對自己的皇帝有信心,三千鐵林軍進攻八百宋軍,即便宋軍的人數翻上一倍,大遼也是必勝,現在的拖延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只要宋人有所異動,那自己也會率軍撲上去,宋人將軍狄青也不會那麼傻,他應該知道自己正注視着他的動向。
“斥候,探馬,給本將盯住宋人軍陣,老夫倒是要看看他狄青是否敢亂來,一旦宋人軍陣有異,以響箭示警便可!”
蕭惠的話使得大遼軍隊的武將長舒一口氣,此時他們都知道不能輕舉妄動,但又在擔心大宋軍隊先行一步,現在看來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
相對於蕭惠的安穩,狄青此刻卻是有些擔心,他擔心的不是皇帝的安危,而是遼皇耶律宗真會不會退走,一旦耶律宗真退走,這場官家精心準備的宋遼決戰便會無疾而終了!
被臨時“抓壯丁”擔任監軍的包拯卻彷彿一點也不擔心,騎在馬背上努力的熟悉軍馬與駑馬的不同,不時的還掏出馬鞍上的各種裝備仔細查看,玩的不亦樂乎,彷彿眼前根本就不是一場關乎宋遼決戰的戰爭。
感受到了狄青的不安與擔心,包拯驅馬靠近他,白麪的文人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給人以文質彬彬的感覺,即便是他換上了屬於文人的戰鬥胸甲也是一樣,狄青甚至有些嫉妒包拯從內而外透出的儒雅。
“狄將軍爲何如此焦慮?本官以往看到的將軍可都是山崩於前而面不變色的,爲何今日不同?”
狄青哼了一聲道:“你自己知道,何必問我!畢竟官家身在前線,雖有親衛司的千六百人環衛,但遼皇的鐵林軍足有三千之衆,本將不擔心官家的安危,但如若敵騎想要撤走,親衛司的人也無力阻擋!”
“走?走上哪去?他耶律宗真已然是最後一搏豈有退走之理?如若他真的能潰退而走,我大宋騎兵只需掩殺過去便是,連自家皇帝都不堪一戰,他的士兵還有多少戰意?再說你到現在可還見着楊懷玉,曹瑋二人?即便是遼皇率軍敗走也要走的掉才行!”
文人的思維雖然有些迂腐,但在分析道理上卻是不弱,包拯三言兩語便把整個戰場的形勢和未來走向說的一清二楚,並且還用上了自己的分析,讓狄青這樣的無雙的統帥都啞口無言,思來想去之下還真是如包拯所說那般。
瞧見狄青恍然大悟的模樣,包拯卻道:“此時將軍還是擔心一下官家爲好,畢竟官家手中只有千六百人的親衛司,堪堪抵得上遼人的半半之數而已,據老夫所知,遼人此前可是挑選精銳之士,授以利劍堅甲,組成了所謂的鐵林軍,據說可以與我大宋的背嵬,踏白二軍相提並論。”
狄青笑了笑道:“本將軍可不擔心官家的安危,親衛司這次不以騎兵對敵,而是以步卒對抗騎兵,不爲殺敵多少,只爲守住營地,騎兵一旦被限制速度,在馬背上的他們雖然居高臨下,但卻束手束腳最終成爲敵人的靶子……”
只要談到戰鬥,狄青總能侃侃而談,並且把所有問題剖析的透徹,就如包拯局勢的分析一樣,狄青把戰鬥的每個細節不斷的呈獻給包拯整個文臣,讓他能輕鬆的聽懂,彷彿身臨其境的看到戰鬥的場景一般。
“哈哈哈,不愧是狄青,不愧是官家誇耀的面涅將軍,希文兄受你《左氏春秋》你可是讀了?”
狄青堅毅英俊的臉上露出些許慚愧之意:“兵事繁重,狄青只讀到莊公便戛然而止。”
包拯笑道:“無妨,此事貴在堅持,但卻不能放棄,你能折節讀書已經很好了,身爲將帥不但要知帶兵打仗,還要能文能武,你已經過了率軍衝鋒的時候,身爲儒將引領大局纔是上策。”
狄青雙手抱拳,在馬背上行禮道:“漢臣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