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

張儉稍稍點頭後又搖頭道:“此次老夫前來雖是面見大宋官家,但還有一事請狄帥應允!我大遼雖然是一時受挫,但十三萬大軍依然使得大同府固若金湯,如若宋軍攻城必會兩敗俱傷。故張儉望狄帥稍後,暫緩攻城,待老夫面見官家之後再做定奪如何?”

狄青被張儉的話驚呆了,這老倌難道是瘋了不成?居然會提出如此比切實際的要求出來,簡直是完全沒有頭腦。

“左丞相說笑了,大軍壓境如山如林勢不可擋,用兵之道乃兵貴神速,戰機稍縱即逝豈能拖延?更何況我大宋十萬兵甲列陣白登山,克奉義,大同,如探囊取物。左丞相此請狄青萬萬不能答應。”

張儉知道狄青不會輕易答應自己的條件,但既然如此張儉再次價碼道:“狄帥既然如此,那不妨稍等片刻,馬上便會有探馬來報。”

狄青將信將疑的望着張儉,也不知他現在葫蘆裡買的是什麼藥,但盞茶的功夫便有軍卒來報,狄青更加驚奇,待出帳之後便聽來人道:“啓稟大帥,遼軍十萬兵馬齊出,以至奉義城外!”

“什麼?!”

狄青很驚訝,沒想到張儉的底牌居然是這個,十萬大軍壓近確實是一個很大的麻煩,現在看來只能看看張儉是如何說的,但要是要求過分,大宋的十萬大軍也不怕他契丹人!

進入帳中,狄青輕笑道:“怎麼難道左丞相以爲這十萬大軍便可使我狄青望而卻步?說實話狄某還真是沒昂在心上,經鴛鴦泊一戰,你遼朝皇帝戰死,軍卒士氣已散,即便是上了戰場也不是我大宋甲士的一合之敵!”

張儉笑了笑道:“狄帥可莫要說如此鑿鑿之言,真要較量起來誰勝誰負還不可知,老夫不要別的,只要狄帥許我三日之功,等老夫面見官家之後便可,待到那時,你狄青即便是率領大宋甲士盡出也無妨,畢竟不過是三日之功不是嗎?老夫面見官家可是有要是,這將會給宋遼之間帶來轉機也說不定,狄帥三思!”

狄青被張儉的話說動了,如今確實如張儉所說,遼朝十萬大軍傾巢而出,即便是大宋兵甲之利也佔不了便宜,如若真如張儉所說,宋遼之間還會有所轉機,那便再好不過。

再說,大宋依託白登山之地勢,居高臨下迎擊來犯之敵,即便是遼人有所謀算也不會得逞,最主要的是狄青不想攙和到政治之中,特別是兩朝之間的政治更是波雲詭譎,稍有不慎甚至會遭到文臣彈劾。

“既然如此,那本帥便等你三日,但如若遼朝兵鋒來犯,大宋也不會坐以待斃!必當傾兵而出橫掃大同府!”

張儉笑道:“如此甚好!時不我待,不如現在狄帥就安排甲士送老夫面見官家可好?”

狄青點頭道:“理應如此。”

看着依舊是坐着牛車離開的張儉,狄青心中奇怪,張儉說有所轉機,這有點讓狄青想不通,難道遼朝會放棄燕雲之地不成?稍稍搖頭,狄青便把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拋之腦後,遼人怎麼可能放棄燕雲?

且不說爲了燕雲遼朝投入多少,單單是遼皇戰死在這裡便使得遼人不會善罷甘休,豈能拱手送與大宋?張儉此行一定還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既然如此只能等官家遣使而來了。

張儉坐在牛車踹了前面駕車的書童一腳,這個孩子完全被大宋的甲士嚇到了,說實話,這也是張儉第一次如此靜距離的觀察大宋的騎兵,如果以前說大宋的騎兵可以媲美大遼的契丹勇士張儉是絕不相信的,但眼見爲實之後,他不得不承認大宋的騎兵之彪悍不弱於大遼,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人馬具甲不說,單單是馬背上的馬甲就足夠晃眼,甚至比大遼契丹勇士身上的盔甲材質還要好,張儉看的相當眼紅,馬上騎士的盔甲更不用說,澤光發亮的彷彿能刺瞎人的眼睛,完美的曲線和高高的立領足以顯示它優越的防護性能,這便是所謂的大宋板甲了吧?

每個騎士身上的都帶着長長的馬槊,這東西可不是尋常的兵器,乃是戰場上數一數二的神兵,這個起源於漢朝的神兵興起與騎兵爲主的戰爭時代,魏晉,隋唐都有相當大的發展,而他的製作確實相當複雜和考究,也只有大宋這樣財力豐厚的王朝纔會用他大規模的裝備騎兵。

馬槊分槊鋒與槊杆兩部分,槊鋒刃長如同一把寶劍,仔細觀察之下張儉發現大宋的槊刃甚至有八面之多,如同漢劍一般,長長的槊身更是發揮了它一寸長一寸強的優勢,普通的魚鱗鎖子甲、鐵圜甲、明光鎧,在破甲的槊之下,必定一擊而破。

這不禁讓張儉想起南朝的梁簡文帝,此人風流瀟灑、文采斐然,甚至把制槊當做作詩,還專程做《馬槊譜序》:“馬槊爲用,雖非古法,近代相傳,稍以成藝。”

但這戰場利器的馬槊也有缺陷,它的成本實在太過昂貴,且費時而且繁複,失敗機率高,耗費大,一杆槊使用以及廢棄的木材,可以造十架強弓。

即便是大遼全盛時期也拿不出錢用過馬槊的費用,可現在大宋騎兵的手上卻人手一把,剛剛張儉在離開大宋軍營之前悄悄的看了看,基本上所有的騎兵馬鞍上都配有一柄長長的馬槊,這樣奢侈的武器裝備讓張儉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高大威武的騎兵,鋥亮的板甲,鋒利的馬槊,還有一柄大宋獨有的棘輪弩背在身後,這樣的裝備即便是陛下在世時組建的鐵林軍都遠遠不能相提並論。

最重要的是大宋的軍馬,張儉身在遼朝,見過的寶馬良駒不計其數,但大宋的軍馬卻是少見,它們頭形獨特,尾巴高聳,聰明、活躍及富有耐力,大量裝備騎兵乃是上上之選。

有了這些東西,即便是大宋的騎兵的馬上功夫不如契丹勇士,但也能用這些裝備來彌補兩者之間的差距,一塊連在頭盔上的面甲放下,黑洞洞的雙眼連張儉自己看了都有些發涼何況趕車的書童?

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二十一章君臣對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