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山人海的場面自然難不倒趙禎的親衛,他們都是最爲精銳的士兵,很快便拉起警戒線,並且讓趙禎的車駕順利抵達送別亭的高臺之上,這是專爲趙禎設計的。
既然要離開大同府,作爲皇帝的趙禎自然要和當地的百姓告別,這是他一貫的作風,慈民愛物是世人給予他的最高評價,甚至超越了他的文治武功,是對趙禎人格的評價,在這一點上趙禎非常重視。
漢武帝是什麼樣的皇帝?文治武功俱全,但是要提到他的人品……單單是四個女人,一個早逝,剩下三個一個比一個慘,阿嬌、衛子夫、李夫人、鉤弋夫人那一個與好下場?所以一個文武雙全的人並不一定是好人,這要看你站在什麼角度去看他。
趙禎的文治武功對於現在的大宋來說算得上是一時無兩,但他更希望自己的品行被後人所尊重,史書中對皇帝的評價最好的一個地方便是從他的功績與人品這兩點來的,縱觀史書,評價任何一個皇帝都離不開這糧店,史家是聰明,也是智慧的,他們從不片面的看待問題,而是更加全面,對於帝王的德行也在他們的記錄範疇之中。
被臺下數萬人的看着,趙禎莫名的有些緊張,畢竟這裡是大同府,這裡的百姓纔剛剛被收入大宋的治下,雖然自己爲這裡的百姓做的挺多,但畢竟相處時間不是很長,百姓們的歸屬感讓他有些接受不了。
但趙禎明白,這些都是利益使然,百姓們從自己的身上得到了好處,自然不希望自己走,雖然這樣說有些現實,但道理確實是這樣,無論真假,趙禎都覺得自己早晚有一天會徹底攏絡百姓的心。
於是趙禎放棄了自己原本冗長的金口玉言,面對數萬人說道:“朕受命於天,應時而生,光復燕雲,完璧華夏!但這只是開始,朕不光要讓大同府收歸華夏,更要讓這裡成爲一方重鎮,成爲名副其實的表裡山河!”
趙禎簡單的一句話說完便走下高臺,讓官員稍稍有些摸不着頭腦,表裡山河?肚子裡有些墨水的人都知道這是對三晉之地的形容,出自《左傳》,子犯曰: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裡山河,必無害也。
雖然許多人沒有聽懂趙禎這句話的意思,但既然皇帝說完了,那必須給予相當大的尊重,山呼萬歲之聲不絕,只有剛剛到任沒多久的大同府知府事李涵知道官家這句話的意思。
表裡山河,官家打算把大同府變成銅牆鐵壁,成爲西北重鎮的同時,還要廣開榷場,讓這裡表裡如一,敵人不可撼動,成爲西北之地的天險!
李涵躬身迎接從高臺上走下的皇帝:“陛下勞累,且做休息,大同府的街坊宿老,儒者文人,商賈典範將給您送行……”
趙禎擺了擺手,整理了一下被風吹亂的衣襟對李涵道:“莫要這些排場,朕且問你,你可知道朕的意思?就是那句表裡山河!”
李涵躬身道:“臣斗膽揣測,官家的意思是要經營好大同府,使之成爲名副其實的表裡山河!”
趙禎瞧了他一眼,此人才情不錯,這麼快便領悟了自己的意思,點頭說道:“不錯,李涵,朕把你放在這裡乃是因爲你的勘磨評價,此地雖是燕雲,不在中原腹地,但卻是我大宋的西北屏障,朕不光要你守好這片山河,更要讓這裡繁茂起來,雲中大同西接党項,北鄰遼朝,是三朝相爭之地,也是我大宋的西北屏障,充滿危險的同時機遇也是頗多,朕會在這裡開設榷場,遼朝党項商人必會前來買賣,所以……”
趙禎的話音一停,李涵便躬身說道:“微臣不光要讓大同府成爲大宋西北天險,更要讓這裡成爲大宋的錢袋子!”擲地有聲的話讓趙禎連連點頭。
“記住,你是開拓者,是這片山河故地的開拓者,一旦功成,朕自不會忘記你,你李涵的勘磨朕看過,八年曆任四地知縣事,所到之地,年年豐產,夏秋兩稅不誤,往來商稅充盈,連三司相公丁謂都稱讚你在財計之道上頗有建樹,朕便把你調到這西北之地,望你再接再厲。”
李涵激動的微微顫抖,他實在沒想到官家對自己居然如此的重視,開始的時候從未召見過自己,卻對自己的情況瞭若指掌,並且還有如此高的期望,李涵還以爲官家並不在意自己呢!現在看來完全是重用!士爲知己者死,李涵暗自決定,自己一定要把大同府經營好,不負官家之期望!
大同府的宿老,儒者,商賈趙禎還是接見了,畢竟他們代表這裡的百姓,自己的一言一行也將會通過他們傳遞給百姓,百姓們對皇帝的認知也都是從他們口中得知的。
德高望重的老者顫顫巍巍的起身給趙禎行大禮,嚇得趙禎連連擡手平身,這麼大的年紀了,萬一有個心臟病,激動的過去了,自己可就說不過去了,但老人執意大禮參拜,趙禎上前扶起他道:“老人家不必如此,過了八十便是人瑞,是朕的福氣,莫須這種大禮。”
老頭興奮的說道:“官家,別人不知道,可老朽知曉,您來大同府是給咱們三晉之地的百姓帶來大機緣的,罷免刀兵不說,讓我等迴歸華夏,認祖歸宗便是功德無量,老朽這一拜也是理所應當,再者表裡山河其意也明,咱們大同府就要成爲大宋的西北重鎮,遼人在此設西京,陛下是否亦有如此?”
趙禎被他問的一僵,這老頭還真是什麼話都敢問,遼朝設大同爲西京,趙禎自己原本也有如此打算,但相對而言,他更願意把西京設在党項人的興慶府!
“此事稍後再議,朕還要請老先生幫個忙,把朕的意思傳達到大同府的每一個角落,朕不光要讓這裡變成西北屏障,更要把這裡變成商貿往來之地,廣設榷場,以供商通。”
老者連連點頭,商賈也頗爲興奮,因爲他也得到了自己要的答案,唯有儒者默默不語,在他看來,百姓的生活會便好,商人能賺更多的錢,但唯獨他們文人好似沒有什麼優待,畢竟三晉之地可謂是文人輩出,藺相如,荀子這些先賢不說,柳宗元,溫庭鈞這樣的文人也都是出自三晉之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