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

陳彤剛要去傳旨便又被楊采薇叫住:“不行,娘娘此事幹系甚大,不能讓外人知曉,傳令飛馬奏報難免讓有心人揣測,不如讓陳彤以護送奏章的名義跑一趟。”

王語嫣想了一想果然是這樣妥帖,微微點頭道:“還是姐姐想的周全,陳彤如此你便親自跑一趟,御馬監的馬隨便你使用。”

其實這件事並不用這麼趕,但趙禎曾經交代過,一旦出現天象預警,便一定要向他第一時間彙報,所有人都覺得這是官家在關心朝臣,但他們卻不知道,史巖的這份奏疏中最重要的是關於對西夏以及遼朝氣象的研究。

大宋地處中原,即便是燕雲地處北國,但還需許多地區在溫暖的南方,如若連大宋都變得如此寒冷,那麼西夏與遼朝又會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

趙禎這麼多年來一直縱容西夏,讓大宋的商賈花費大量的錢財從西夏收購羊毛,一直爲西夏提供大宋的糧食,而且價格也非常的實惠,這其中一定是有伏筆的,他怎麼可能讓大宋,讓自己吃虧?

史巖的家世並不簡單,他不是一個小小的學者,更是一位名門之後,他的父親乃是最爲清譽的四時官,夏官正史序!此人的在物候學的領域簡直就是泰斗級的存在。

太宗朝太平興國中的他還只是個補司天學生。後來因爲才學驚人,太宗便親較試,果不其然,每次預報準確無誤,太宗大喜擢爲主簿。稍遷監丞,又賜緋魚,隸翰林天文院。

雍熙二年,廷試中選者二十六人,而史序爲之首,命知算造,又知監事。他一個小小的低價官卻因爲肚子裡的學問而生生做到了河西、環慶路隨軍轉運使、太子洗馬、殿中丞等職。這正說明史序的學問驚人。

而史巖作爲史序的嫡子,自然繼承了他的學識,有這樣深厚家學的人,趙禎對他非常有信心,所以纔會給他一些普通朝臣沒有的特權,比如留宿皇宮外朝。

事實上史巖並沒有辜負趙禎對他的期望,他參考數年的物候變化,甚至還翻閱古籍,把先秦開始至大宋的每年氣候變化都整理出來,這是爲了更好的發現未來的變化,這個世界上的東西有些總是能用科學說明。

在陳彤離開後,史巖便再次回到禁臺之上,他要把自己研究的東西整理成冊,等他到了的時候,已經有內侍在整理東西,並且告訴他,陳彤要他跟隨一起向官家奏報。

史巖點頭應下,沒錯,有些話自己在奏章中並沒有明說,但他知道官家想知道的一定是自己在奏章中沒有提出的東西,正好自己應該過去把情況說清楚,沒人比自己更清楚今年,不,準確的說是明年氣候的變化,這不光是對大宋,更是對遼朝和西夏的影響,甚至包括了女真人吐蕃人。

史巖一路跟隨陳彤抵達大同府,許多奏摺都需要整理,但唯獨他連同他的奏章一起第一時間到達趙禎的宮殿,史巖自然知道這是爲什麼,所以他並不驚訝,在三才的引領下抵達趙禎的御書房。

一杯香醇的咖啡被放在史巖的前面,趙禎笑眯眯的說道:“嚐嚐吧!這種神奇的飲子有一個非常驚人的作用,便是會讓飲用的人精力充沛,即便是熬夜也不會瞌睡。”

居然還有這種東西?史巖自己便需要這種飲子,在施禮過後便端起品嚐,滾燙的咖啡帶着一股香濃的苦味進入他的喉嚨,很快便讓他驟起眉頭,但很開從舌根處傳來的香醇讓他忍不住又喝了一口。

“官家的飲子味道奇特,臣從未嘗過如此香氣,味道不可言喻!”

趙禎也喝了一口笑道:“是這麼回事,可能剛剛入口還不習慣,時間長了你便知曉它的好處,你的奏章朕看過了,寫的非常詳細,每一條都有理有據,朕相信你,但要你給出一個更爲直觀的說法。”

史巖點頭道:“臣遵旨,臣考證過自大宋開國以來每年的氣候變化,並且儘量的找人考證過,那些無法考證的古籍,微臣也和同僚們翻閱其他古籍對照,儘量保證臣的預測準確。”

趙禎瞪大眼睛的望着眼前的規規矩矩,掉進人堆裡也不會有人發現,但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卻做出了常人難以做到的事情,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之中愣是尋找到了物候學的精華與真諦,什麼是人才?這就是人才!

喜上眉梢的趙禎笑道:“那你說說你的發現。”對於這種用心做事的人趙禎是真正的欣賞,並且被他的執着所打動,不是任何人都能有這份堅持的。

“啓奏陛下,臣總結每年的變化發現,寒冷都是週期而定,但最近幾年開始卻有所不同,寒冷每年加劇,而且逐年遞增,到了去年開始南方已經出現薄冰凍結湖面的情況,今年照這樣看怕是還會加劇,待到明年……應該會更加嚴重,草木不生,春不能播種,秋不能收割……”

趙禎皺眉道:“已經嚴重到如此程度了嗎?難道就沒有迴轉的可能?”

“陛下,這是天地之威,不會驟然變色,即便明年不會如微臣揣測的一般,但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尤其是北方之地,越是往北氣候愈加漢人寒冷。”

趙禎點了點頭:“沒錯,確實如此,你估算一下,明年北方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西夏,遼朝會如何?”

一聽說和西夏,遼朝有關,史巖更加小心的說道:“以如此寒冷的氣象,糧食歉收,蔬果不長之類的應是有的……”

“草場呢?會對草場有什麼影響?”

怕是這纔是官家所擔心的事情,史巖想了想開口道:“按照常理冬日裡的積雪是會爲草場增加水分,但如若春日不開化,或是延續到了初夏,便會泡爛草根……”

“這就足夠了,西夏本就沒有多少田地種植糧食,若是連羊羣的生存都遭到破壞,怕是真的要崩潰了。史巖你做的很好,朕回京之後自會拔擢。”

“臣謝陛下栽培!”

史巖恭恭敬敬的退走後趙禎便轉頭對三才道:“傳信蔡伯俙,就說最後一根稻草也被壓上了,西夏這匹駱駝即將要被累倒,準備收網!”

…………

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三百六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