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

西夏天授禮法延祚七年,這一年對許多宋人來說依舊是平常的一年,今年雖然北方糧食歉收,寒冷的天氣影響了燕雲乃至河北路的糧食收成,但對於地大物博的大宋來說其實並沒有致命的衝擊,只不過糧食產量變小,要從南方大量的調集糧食前往燕雲而已。

天氣寒冷的同時對糧食的運輸也是一大考驗,雖然在寒冷的天氣裡糧食可以得到保存,但在路上耗費的人力物力卻讓人頭疼,還好,趙禎下旨,從東京城開往北京城的火車只許運糧,不許載客,於是一車皮一車皮的糧食日夜不停的向北方的國都源源不斷的運來。

火車的運輸能力再一次的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它不是牛馬,不需要每隔一段時間便停下休息,吃草料,飲溪水。只要有煤車水車的供應,火車便能在鐵路上跑。不過需要定時維護便可以了。

大宋的火車還沒有普及,許多人對他敬而遠之,因爲已經發生過幾起火車傷人的案子,趙禎並沒有把事情壓下去,而是把它高調處理,利用這次糧荒的機會宣揚火車的作用,以及蓄意,無意破壞火車所帶來的危害和損失!

這幾起案子一下從該不該廢除火車變成了如何保護火車的運行,人們在看到火車所帶來的實惠和效率後,便一邊倒的開始支持皇帝,因爲他們所能直觀感覺到的是,火車確確實實的影響了他們的糧價……

北京城的糧食雖然夠吃的了,但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趙禎爲了平息糧價大費周章,火車帶來的好處大家都能看見,也能切身感受到,於是便不再糾纏,但很快的糧食的價格穩定在百姓能接受的範圍之內,卻也只夠大宋百姓自己用度的。

顯然西夏這個時候再派人前來索取糧食,要求購買糧食就不合適了,朝廷的糧食歸朝廷的糧食,商賈的糧食是商賈的,有些商賈爲了利益當然會以高價賣給西夏人糧食,但這會影響整個燕雲之地的糧價。

朝廷在不斷的填補商賈的製造出來的窟窿,糧價又開始水漲船高,百姓的叫罵聲連成一片,對這些依然向西夏收買糧食的商賈口誅筆伐,甚至開始自覺的地處這些商賈的其他產業,讓他們在糧食上獲得的利益在別的地方虧損。

商人和朝廷一樣也需要民心和口碑,如果這兩樣東西沒了,那也就離崩潰不遠了,趙禎並沒有下旨要求商賈不得販賣糧食給西夏,但即便如此也讓商賈們開始膽戰心驚。

因爲他們怕自己被朝廷打上奸商的名頭,被百姓所唾棄,甚至被自己僱傭的夥計所不齒,已經有不少夥計離開這些商號而另尋他路,宋人的脊樑已經被趙禎打造的很硬了。

於是這些商賈便無奈的放棄西夏這塊讓人垂涎三尺的肥肉,畢竟和賺錢相比,有些東西更加重要,如若因爲從西夏賺取一筆錢,從而失去以後在大宋的經營機會,那任何一家商號都不會幹這樣的蠢事。

這樣一來的唯一受害者便只有西夏了,他們的糧食問題一下暴露出來,並且成爲威脅國鼎的最大問題,從而超越了千軍萬馬的威脅。

糧食一向是一個國家的最重要戰略資源,趙禎從親政開始就從未忽視過糧食的問題,華夏的歷代王朝歷代君王也是如此,農政永遠都要放在政事的首位。

趙禎自始自終都明白一個道理,華夏百姓是這個世界上最能吃苦耐勞的百姓,只要給他們一片地,且能從這片地裡刨出糧食來,那他們就能生存下去,並且安於這份樸實無華的快樂。

“如果一個人連生存下去的權利都沒有了,那他還有什麼?只有一條命,這條命會爲了家人,爲了生存,去和那些不讓他們有飯吃,不讓他們生存下去的人去拼!

這就是歷代王朝的叛亂,起義,舉事的根源,如若百姓生活安定,誰願意跟隨那些帶頭的人去造反?誰不知道造反要死人?誰不知道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但既然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是死,爲什麼不從造反的九死中求的一生?”

當趙禎把這話說給蔡伯俙聽的時候,蔡伯俙整個人都寒顫了……身體抖得像篩糠一樣,身體上的血液都涼了,臉上最後一點的血色也看不見,軟軟的癱坐在地上一言不發……

一旁的三才也好不到哪去,雖然還是站在宮殿之中,卻好似河邊擱淺的魚,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氣,彷彿溺水後獲得新鮮空氣似得。

他們沒辦法不這樣,皇帝所說的話太過驚世駭俗,身爲一個帝王在造反,叛逆這種事情上的直言不諱讓蔡伯俙和三才都被嚇到了,皇帝最怕什麼?當然是造反了!

但官家非但不擔心,還說的這麼有理有據,慢條斯理的分析,這怎麼能讓蔡伯俙和三才不害怕,他們甚至懷疑……官家是不是得了癔症?

在他們看來,這種事情說之有大不祥,趙禎身爲一國之君更是應當慎言,豈能……用侃侃而談之語說出這樣的話來。

趙禎自然是不在乎的,哪有一個國家因爲皇帝分析的一句話便國破家亡的?趙禎可不相信這些,他之相信自己見識到到的東西。

“陛……陛下慎言,此非帝王之語,恐不利與社稷……”

趙禎把蔡伯俙拎起來:“誰說這話不利於社稷?這纔是帝王之道!難道朕說的話有一句不對?蔡伯俙你今天聽到的話是正確的,但朕卻不能說出去,因爲和你一樣,許多人認爲大宋的根基並不是土地,而在於皇帝……”

瞧見蔡伯俙瑟瑟發抖的眼神,趙禎便不說了,怕是自己接下來的話更會讓他絕望和恐懼,三才找了個泡茶的藉口一溜煙的跑掉,趙禎望着眼前剛上的茶水哭笑不得,自己只不過說出了歷朝歷代敗亡的原因而已,有必要這樣慌張嗎?

當然這只是亡與自己的手中,還有一些是亡與外族的手中,遊牧民族隨着氣候的越來越惡劣,生存環境的糟糕從而開始先溫暖的南方移動,而結果便是和中原王朝產生衝突。

糧食問題很好解決,趙禎已經有了辦法,剩下的便是如何對付這些外敵了……

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