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

按兵不動許久的大宋軍隊在春天到來的時候突然開拔,他們的目標是誰也沒想到的靜州懷州,西夏遣使大宋,是戰是和的消息還沒昭告天下,大宋便如此迅速的出兵了,做事讓人有些意外。

遼人已經佔據前套之地,那大宋自然不甘示弱,若是不能拿下靜州,懷州,順州等州府,趙禎如何向沒藏訛龐,向整個西夏施壓?

無論出現什麼樣的狀況,大宋的戰略是不能改變的,大宋的戰略是什麼?先收燕雲再滅西夏,燕雲之地已經被大宋收入囊中,西夏自然成爲大宋的頭等目標,絕不會因爲遼人的再次出現而改變大宋的主要策略,至於遼人奪取前套,趙禎自有辦法。

狄青順利的拿下了西夏這幾座不設防的州府,一時間西夏震動,懷州距離興慶府只有區區十幾裡地,騎兵只需半日便可抵達,簡直就是近在咫尺,沒藏訛龐做夢也想不到趙禎居然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爲什麼要死守規矩?華夏千百年來就是被死規矩和高高在上的心態所束縛着,作爲皇帝趙禎可不是一個死守規矩的人,帝王權術不就在於靈活多變嗎?若是固守規矩,那就不會有光耀史書的聖君的出現,也不會有遺臭萬年的昏君出現。

在狄青所部順利奪取這些州府的同時,北平府的十六衛突然發兵遼朝中京道的北安州,一舉拿下北安州的同時順帶着把灤河城收入囊中,這是一擊迅雷不及掩耳的重擊,使得本就因大宋突然之舉的天下輿論再次變得沸沸揚揚。

灤河是大宋北上的重要水路,相比陸路水路的行進速度要快上許多,而且可藉助風向日夜不停,大宋這一突如其來的一擊讓遼人大驚失色,雖然中京道的援軍迅速馳援,但在他們到達之前,十六衛便帶着北安州的百姓以及糧草財物有條不紊的撤走了。

望着空空如也的北安州州城,遼朝武將大眼瞪小眼,什麼時候開始,大宋居然和遼朝對調了?大宋開始打穀草了?可即便是打穀草一般都是掠奪糧食財物,哪有連百姓都掠奪的一乾二淨,甚至連婦孺,乞丐都不放過,整個北安州被宋人席捲過後,只剩下一座空空如也的州城,別的什麼都沒有……

蕭林達還沒有從眼前的這一奇景中緩過神來,待大軍進入州城之後才發現,守城的官兵,連帶北安州城的官員都消失了,沒錯時候消失了,並非是戰死。

他沒有發現任何一個戰死的人,準確的來說這北安州彷彿沒有發生過戰事似得,而更像是駐守在這裡的官兵和朝廷派遣的官員一齊投靠大宋了。

一種不祥的感覺從蕭林達的心頭升起,抓過一旁報信的士卒厲聲問道:“這是怎麼回事?爲何一個人影也見不着,一絲打鬥的痕跡都沒有,你不是說宋人大軍壓境,殺聲一片嗎?”

那小卒早已是嚇得兩股戰戰,結巴着說道:“啓稟將軍,小的是親耳聽到的,絕不會有錯,宋人的砲石之聲猶如雷霆,大地震顫房屋晃動……”

蕭林達皺眉道:“你的意思是在宋軍攻城之前,便被派去報信了?”

小卒點了點頭:“小的是得了守城將軍王思古的軍令,向大定府求援的!”

蕭林達臉色一變道:“壞了!王思古變節,投向宋人!難怪派你去大定府求援,澤州不足百里,若是去澤州求援怕是沒過多久就被發現了!”

蕭林達看着眼前空空蕩蕩的北安州城,隨便進入一戶人家,便瞧見裡面的東西除了不能帶走的,其他全數被帶走,而酒樓茶肆之中連一隻茶碗都不見,顯然這是充分準備過的,並且有富足時間整理的,整個州城中能帶走的都被帶走,倉庫中空空如也,連一粒糧食都沒有,更別說那些牲口了。

這簡直就是把北安州州城中的百姓打包帶走啊!不用說,北安州之地的其他鄉鎮百姓恐怕也被盡數遷走,蕭林達拔劍砍斷了酒樓前的幌子,大喝無恥!

大宋的這一手法與西夏人極爲相似,顯然大宋這次北進並不是要奪取州城而是意在掠奪百姓。就算此時追擊,定然有宋軍阻截,不出三日那些百姓怕是已經進入北平府的密雲城了!

既然已經追擊無望,蕭林達自然不會蠢到派兵追擊,父親曾經說過和宋軍作戰不能按照常理來打,越是如此越會被宋軍帶入圈套之中,顯然攜帶百姓的宋軍速度不會有多快,一旦自己追擊,肯定是能追上的,但這麼簡單的道理宋人會想不到?

這麼說來很可能眼前的北安州州城官員和守將早已降宋,並且在宋軍抵達之前就已經密謀好了,待宋軍抵達佯攻之時,便派出遊騎求援,而他們則是鼓動百姓歸附大宋,一旦官員和守將這麼做了,並且州城被宋軍包圍,城中的百姓自然沒有選擇的餘地。

顯然這是早有預謀的,但宋人是如何讓這裡的官員和守將集體叛變的呢?蕭林達實在想不到。其實很簡單,趙禎以大宋皇帝的身份給北安州的官員和守將發去了密旨,由黑手的人從中游說。

連大宋皇帝都答應了,這麼說來北安州的官員和守將還有什麼後顧之憂?百姓內遷宋地,自然是有安置的,而身爲官員和武將,那自不用說肯定有優待不是?

如今的局面誰看不清楚?大宋一日強盛過一日,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連傻子都知道大宋打完西夏之後一定會北伐遼朝,到的大宋可就不是大遼能抗衡的了,還不如趁現在歸附大宋,等大宋北伐的時候想歸附都不一定有機會。

誰不知宋人的生活好啊!具王思古所知,和自己一樣歸附大宋的還有南邊的灤河城,這是灤河北上的重鎮,大宋皇帝的權術。

王思古想想都覺得可怕,大宋皇帝不費一兵一卒便讓自己心甘情願的歸附了,兵不血刃的便讓北安州的百姓內遷了,而這一切都是心甘情願的,單單是這一點大遼的皇帝便比不上啊!

怎麼想王思古都覺得自己這次降宋是明智的,是有生以來做過最正確的事情。而他不知道,帝王一點操弄其權術來,手段和效果最是驚人。

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