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

十萬騎兵的陣仗有多大?浩浩蕩蕩鋪天蓋地!沿着地平線密密麻麻的衝殺過來,給人以駭人的感覺,大宋將士們嚴陣以待,在這種攻勢下即便是你奪路而逃也是無用,反而更加容易被屠殺。

還好,這些騎兵都是西夏的普通輕騎,並沒有鐵鷂子那種重裝騎兵的存在,宋軍長舒了一口氣的同時用最鋒利的陌刀迎敵!陌刀陣是大宋軍隊的必備的軍陣之一,所有步兵軍團若是沒有陌刀手,便等於暴露在騎兵的腳下,任人宰殺。

十萬人對十萬人,十萬步卒對陣十萬輕騎,大宋還是比較有優勢的,十萬宋軍並非沒有騎兵,這麼大的一支軍隊必備一支身穿板甲,手持馬槊的重裝騎兵才行。西路軍隊重騎約有八千,這八千人不到最後楊仲賢絕不會撒手。

大宋即便是有鹽州洪州兩地產馬,但軍馬的數量也遠遠不夠大軍所需,官家爲了組織一支全數由重甲騎兵組成的軍隊,把大宋每年出產的戰馬多數調給了背嵬軍,踏白軍,以至於西路軍和南路軍並無多少軍馬。

自己手中的這八千重騎已經是相當來之不易的了,西路軍不像南路軍有狄青這位主帥的支援,唯一的助力便是青塘聯軍,所以這八千人楊仲賢把他們看得無比寶貴,絕不會用在西夏騎兵的反衝鋒上。

長長的陌刀被插入土地之中,歇腳四十五度是最好的迎擊角度,鋒利的長刀便是阻擋敵人騎兵的拒馬!前面的櫓盾手牢牢的抵在盾後,用自己的身體爲袍澤抵擋西夏騎兵射出的弓箭。

長刀如林,形成一片荊棘之地,若是從空中俯瞰,仿若菱形鋼鐵的森林,而西夏騎兵就如一個楔形狠狠的撞擊在這片鋼鐵叢林之上,戰場的瞬間凝固了,不斷的撞擊使得大宋軍陣開始變形晃動,但宋軍將士依然努力的保持着陣形不散。

軍中流傳一直流傳着這麼一句話:“陣形不散,軍陣既是無敵!”據說這是官家留下的訓言,所有人都謹記在心,努力的保持着陣形,且不斷以手中的兵器收割着敵人的生命。

大宋的軍陣很大,中間留下的空地很多,這是爲了在軍陣受到敵人壓迫時留下的緩衝地帶,也是一塊收縮的地帶,只有這樣纔不至於在大軍面對敵人衝擊的時候,擠壓在一起不利於施展。

大宋的軍陣從來不是死的,雖然是步兵,但他們依然靈活多變,櫓盾手,陌刀手,捉刀手,弩箭手,等多種多樣的兵種使得大宋的軍陣相當穩固,也能對敵人發動一波又一波的打擊。

楊仲賢說到底是一個穩紮穩打的將領,趙禎之所以讓他擔任西路軍的主將就是因爲他的紮實,也正是符合西路軍的特色,一行一動之間頗有章法,即便是遇到十萬騎兵的強攻也沒有動搖他的軍陣。

楊仲賢穩坐中軍,越是在這個時候,中軍越不能亂,各種命令與調令通過專門的傳令兵抵達戰場的每一處,旗號,銅哨聲是指揮這一龐然大物的關鍵所在。

只要中軍的主將旗幟高高豎起,便不會有人擔心,主將是將士們心中的定心丸,高高豎起的旗幟不光代表着主將,也代表着大宋和官家,時時刻刻的提醒衆人,這不是一場自己的戰鬥,而是爲了大宋,爲了皇帝在戰鬥!

陌刀揮起,帶出一條條白色的匹練,身穿板甲的陌刀手如一個個堅硬駭人的堡壘,在陽光下反射着銀白色的光芒,陌刀手的重要任務便是保存自己,並且用手中強大的陌刀斬殺敵人。

現在大宋的陌刀已經經過一定的改進,刀身更加沉重增加了劈砍力量的同時也增加了揮刀的慣性,刀柄下方的配重可以讓長長的陌刀再次完成下一輪劈砍。

十萬大軍的戰線非常長,且西夏人並沒有把所有兵力都投入到對大宋的軍陣之中,他們的主要目的還是支援甘肅軍城,此時大宋軍陣的弊端也被凸顯出來,機動不足。

宋軍只能堅守軍陣,一旦移動起來便會被西夏騎兵尋找出破綻從而衝陣,楊仲賢自然不會讓西夏人得逞,但卻也無法支援青塘聯軍,西夏騎兵很快便分兵兩路,一路繼續對西路軍形成攻勢,另一路則是趕往甘肅軍城堵截青塘聯軍。

楊仲賢很快便發現了西夏人的目的,若是青塘聯軍被西夏援軍堵截,那必將使得戰力本就不行的青塘聯軍大亂,這麼長時間的相處下來,楊仲賢對青塘聯軍的戰力瞭解的一清二楚。

相比大宋軍隊,青塘聯軍完全是靠一股子復仇與熱血在堅持,軍陣之間多以相互配合廝殺爲主,並沒有穩妥的戰法,這也導致了他們適合打順風戰一旦被西夏人打亂,包圍,後果不堪設想!

但此時的西路軍已經被西夏的數萬騎兵給拖住,一時半會根本就沒有機會脫身馳援,楊仲賢唯一的選擇便是動用那八千重騎兵殺出重圍,前往甘肅軍城之下馳援青塘聯軍。

八千重甲騎兵戰力非凡,但到底值不值得這麼做卻成爲困擾楊仲賢的難題,在戰場上有的時候最難的便是抉擇。

是留下這八千重騎以防萬一,還是讓他們去幫助青塘聯軍,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楊仲賢咬牙吼道:“傳令八千鐵騎,着甲持銳從北路出馳援青塘聯軍!”

隨着楊仲賢的話,八千整裝待發的重騎兵立刻上馬,他們是軍中的精銳,所向披靡的出存在,亦是一支鐵血之軍,因爲他們曾經是北伐燕雲親隨趙禎出征的重騎之一。

無論忠誠,果決,堅毅,都不輸與狄青手中的背嵬踏白二軍,這八千重騎還被趙禎賜名鋼鋒,意在鋼鐵鑄就所到之處,掃蕩一切之意。

宋軍之中能得官家賜名的部隊並不多,除了往日的上四軍之外,便只有背嵬,踏白二軍,但一支小小的八千人重騎,能得官家賜名,便可見他們的犀利。

這也是楊仲賢以此一搏的原因,他相信有着八千精銳重騎的支援,青塘聯軍定然能穩住陣腳,讓他們心中再次覺得這是在和大宋打順風戰的感覺。

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