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

案情其實並不複雜,只不過是糊塗公婆因爲迷信把自己的孫子溺死,但楊秀的上告卻讓事情產生了轟動的效應,五月子不舉在大宋並不少見,這種惡月惡日出生的孩子多數被溺死,也基本上沒人上告。

但今天的事情卻鬧得比較大,一個年輕的婦人獨自一人挑戰這個社會的人情,法制,禮制,人性等等諸多方面,一下讓所有在規則中生活的大宋人措手不及。

在趙禎看來這些本就是陳規陋習,封建迷信,除了害人就沒有別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古人的刻板保守是令趙禎想象不到的,即便是陳規陋習也要延續,在他們那裡這就是傳統。

忤逆不孝的楊秀上告公婆,這本身是沒有什麼疑議的,同時還她也承認自己的行爲是忤逆不孝,所以纔會咬牙接受那二十脊杖。

在趙禎看來這是對大宋社會制度的一種考驗,甚至是對皇宋憲法的一種考驗,到底該不該判處沈家公婆二人之過?這變成了大宋百姓都極爲關注的話題。

告御狀,御前審案,這些都極少見到,現在出現在大家的面前,當然要好好看看,天子審案可是難得的很嘞!

同時百姓們也想看看,這場棘手的案子他們的大宋天子該如何判決,本就是矛盾的東西,一邊是溺死的孩子,一邊是尊長的公婆。

案情的瞭解速度很快,因爲這本就是簡單的事情,趙禎不會在上面浪費太多的時間,他索要做的便是達到自己的“目的”。

轉身看向王語嫣道:“此事你如何看?”

“臣妾乃是婦人,豈敢插嘴案情……”

趙禎笑道:“你也是婦人,便說說自己的看法,此事事關倫理,與朝政不同,身爲皇后自然當有所主見。”

王語嫣杏目一瞥,這是官家在拉自己下坑,越是關乎法理人情的事情越不能隨意開口,否則一旦說錯,反而引起朝臣和百姓的不滿,讓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

這麼多年來王語嫣對自己的名聲維護的一向很好,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朝中,都有着一代賢后的讚譽,而京中的誥命,夫人,之類的更是以她馬首是瞻,碧雅軒的生意也是一日好過一日。

“在臣妾看來,楊秀只不過是命不好罷了,若是不在端午之日產下孩子,便不會有悖逆不孝,更不會有今日的悲劇。”

望一眼的話一開口,便讓四周之人大爲贊同,而趙禎直翻白眼,這是感性上的分析,而不是理性上的,確實楊秀的確是運氣不好,但事情已經發生了再說這些如果又有何用?

趙禎長嘆一聲:“今日有楊秀,明日有陸秀,張秀,王秀……五月子不舉實乃陋俗也!朕聞孟嘗君惡月生而相齊,可見五月子不舉之說實乃荒謬!

朕今日見楊秀之面,果有秀外慧中之貌,行徑感人,乃爲後世轍道,朕歎服!此女之子,定是大忠大孝之輩,豈能害父害母?荒唐也!

可見五月子不舉實爲偏頗陋俗之語,朕今廢之,若有溺殺嬰孩者,無論身份出身,皆以害命治罪!楊秀公婆行於朕之法前,既往不咎,概不定罪。楊秀賜六品安人誥命,賞葵花烏木軸冊。”

譁……

趙禎語出,百姓譁然,楊秀的公婆是商賈,而楊秀獲得誥命出身後,便一下子地位尊崇起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誥命是官家給楊秀的護身符嘞!

原本一直沒有現身的升隆商號沈氏夫妻二人出現,叩謝皇恩,同時也追悔莫及,爲自己的行爲自責不已。

趙禎幾句話便化解了這場棘手的案件,讓一旁的王語嫣欣慰的點了點頭,她在心中也是支持楊秀的,而這對公婆也是她派人帶來並勸說的。

天家的夫妻二人很默契的配合好了一切,一如往常,大宋的百姓山呼萬歲表達心中的興奮,有此明君,賢后,大宋豈能不興?

趙禎默默的笑了笑,他的目的已經達到,廢除陋俗,讓大宋孕育更多的人口,這纔是他的目的,如今的大宋疆域廣闊,若是沒有足夠的人口,很難把所有土地利用起來。

在趙禎看來沒有人的土地便是荒地,大宋要儲備大量的人口,以待征伐土地只用,同時也要準備着開發那些土地,人口是一個國家的重要力量,同時人口的膨脹也會爲大宋帶來更多的進去機會。

雖然現在的糧食夠吃,但隨着人口的增加早晚有一天大宋的“胃”會再次變成空蕩蕩的,到那個時候,不用趙禎這個皇帝開口,自然有人會提出擴展的要求,當然爲了保證大宋這個巨人不被餓死,趙禎會大量的種植從美洲獲得的糧食。

大宋的經濟已經成熟,市場繁榮遠超歷代王朝,而趙禎要做的便是擴張領土,繁衍更多的人口,只有這樣才能使大宋一直進取。

看着站在侍女隊伍中的閨女,趙禎微微一笑,但很快皺起眉頭,人口是大宋除了兵事外的另一個大問題,大宋的人口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長,大宋的生活變好了,糧食也足夠吃的,很少有掙扎在飢餓線上的人,這也導致人口的飛速增長。

靈兒這一代的孩子已經逐漸的長大成人,他們將會成爲大宋的新興力量,在朝中成爲棟樑之才,在軍中成爲將帥之才,到了這一代的孩子已經很少有將門,氏族的改良,因爲他們所學到的東西大多來自朝廷舉辦的學校。

天子門生的思想已經灌輸到了他們的腦袋中,甚至不惜與家人因爲想法問題而爭吵不休,這就是趙禎對年輕人的改變,也是趙禎對權利平衡的改變。

西夏的戰事拖的太長了一點,雖然穩紮穩打,但給大宋的時間卻不是很多,越快結束宋夏戰爭,便能越快的開發西夏的土地,越快的移民過去獲得更多的收益。

當然迫切希望結束戰爭的人也包括朝臣,這場戰爭對大宋來說實在打得太久了點,滅國之戰拖的越久越難辦,敵人的消耗和進攻會拖垮大宋這個巨人。

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