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九章 高俅

蘇頌送走了這些人,有些疲憊的坐在椅子上。

這時,他值房的小吏進來,看着他,輕聲說道:“相公,您去年說的那個什麼水運儀,工部那邊說做出來了。”

本來疲倦的蘇頌忽然坐起來,有些驚喜的說道:“做出來了?在哪裡?”

小吏低着頭,道:“工部說很大,還得試驗,目前擺放在城外。”

蘇頌臉上激動,彷彿忘記了剛纔的煩惱,直接起身,拄着柺杖,道:“你去青瓦房,跟章惇說,我出城五天。”

小吏一怔,五天,可就是朝休結束,開朝的時間了?

蘇頌不管這些,剛走出門,忽然轉頭,道:“那個沈存中,以我的名義給他寫信,讓他入京。”

小吏並不是尋常無品級小吏,這是有進士及第的功名在身,吏部挑選在政事堂‘歷練’、培養的人才。

小吏看着蘇頌,猶豫了下,看了看門外,低聲道:“相公,東坡先生即將履任禮部,怕是不合適吧。”

蘇頌頓時皺眉,想起了一些舊事。

存中,是沈括的字。沈括比蘇軾大五歲,兩人很有交情,這種交情在神宗以來的黨爭中,出現了很多類似的變化。

比如司馬光與王安石,比如章惇與蘇軾,也比如蘇軾與沈括。

在支持與反對變法中,沈括支持變法,與保守派的蘇軾發生了衝突,漸行漸遠。

坊間一直有種傳言,說蘇軾的那些詩,是沈括在遊歷杭州,與當時的杭州知府蘇軾同遊中獲得的,也是沈括註釋,送交朝廷,這才引發的‘烏臺詩案’,將蘇軾的仕途打入谷底。

蘇頌也分不清裡面的真假,卻知道這些傳言,想了想,有些煩惱的哼了一聲,道:“叫他來,蘇軾要有什麼話,找我來分辨!”

蘇頌是煩透了這些事,就差扳着手指頭數日子,好早日離開朝廷了。

小吏聽着,小心的應着。

蘇頌這個宰執撂挑子不管,宮外鬧騰的是越發激烈。

翰林院的幾位編修,聯合寫了一道奏本,逐條批駁蔡京的奏本內容,甚至還有字句寫的是:‘聖人有道,生民無路,煌煌聖朝,天人永絕’。

這短短十六字,引起了朝野巨大共鳴,反對聲浪前所未有的高。

短短半天,整個開封城都被驚動了。

不管是貧寒子弟,還是仕宦之家,哪怕是勳貴,他們的入仕之路基本上都倚靠科舉,如果廢除科舉,等於斷送了家族前程!

誰人能忍!

蔡京這道奏本,激起了大宋上下,‘新舊’兩黨,幾乎是所有人的一致反對!

到了傍晚,消息傳的滿天飛,謠言沸沸揚揚,不止是傳言要廢除科舉,甚至於還謠傳朝廷要禁絕士子及第、入仕!

在這樣的關頭,真真假假,半真半假,幾乎沒人能冷靜分辨,以國子監學生領頭,外加各地應試的舉子,足足上千人,在京城橫衝直撞,輿論沸然,掀起了不知道多少事端。

這些年輕人都是大宋未來的希望,人多勢衆之下,誰人敢輕舉妄動?

從開封府到六部三寺以及各部門,甚至於政事堂都不曾有動作,別說彈壓了,連勸說都沒有。

到了傍晚,眼見朝廷沒有一個說法,憤怒的士子將刑部團團包圍,試圖衝進去,刑部不止關了門,連四處圍牆都有人專門盯守,如臨大敵。

而此刻的吏部,禮部也好不到哪去,這兩部一個管帽子,一個管考試,士子們倒是沒有在刑部那邊激烈,卻更憤慨的要求兩位尚書出來解釋個清楚。

縱然兩部都反對廢除科舉,但政事堂沒有說法之前,他們也不能貿然先開口。

因此,六部三寺在政事堂沉默的時候,他們只得跟着沉默。

這在士子們看來,更像是一種‘默認’,越發的憤怒難當,出格的事情做的是越來越多。

這一夜的開封城,註定難眠。

第二天一早,蘇府。

蘇家近來有些喜慶,是因爲蘇軾要被複起了,擔任禮部尚書。

蘇軾的仕途‘坎坷’二字已經不足以形容,在‘新黨’對‘舊黨’大肆報復、清洗的大背景下,蘇軾這蜀黨領袖居然沒有被髮配詹州,反而更進一步,着實令人驚喜。

不說曾經拜相的蘇轍,即便是蘇軾,門生故吏,親舊好友那也是無數,當年‘烏臺詩案’一口氣被牽累近百人,現在蘇軾要復起,高興的人不知多少。

這高興還沒多久,蔡京要求廢除科舉的奏本,就被人傳了出來。

蘇軾這禮部尚書沒上任,科舉主考官還沒影子,科舉就要被廢除了?

要說外面們士子鬧騰,蘇家這邊更不安寧。

蘇家的門生故吏,凡是有牽扯的,幾乎都出現了,包括低調很久的駙馬都尉王詵都來到了蘇府。

已經閉門謝客的蘇府,還是不能擋住所有人,有幾個從後門進來了。

黃庭堅,王詵。

王詵自從被趙煦廷杖打了一頓後,就老實的多了,不狎妓,不到處摻和朝政,肆意妄言了。

蔡京這道奏本,他知道後,內心焦急如焚,蠢蠢欲動良久,終究還是踏出了府邸。

黃庭堅比蘇軾小了八歲,是蘇軾門生,但才華卻直追蘇軾,當然了,蘇門四學士,沒有哪一個差的。

黃庭堅沉着臉,看着一貫瀟灑從容的蘇軾這會兒緊皺眉頭,愁容滿面,道:“先生,章相公那邊怎麼說?”

章惇與蘇軾曾經是至交好友,同遊過一段時間,哪怕因爲政見不合漸行漸遠,但總歸面子上還過得去。

蘇軾輕輕搖頭,道:“章子厚沒有見我。”

王詵現在好酒,一大早就提着酒,灌了一口,陰沉着臉冷聲道:“章子厚是膽大包天的人,當年太皇太后剛垂簾聽政不久,他就敢辱罵,去年還指使人彈劾太皇太后,廢除科舉對他來說,根本不算事!”

黃庭堅有些不滿王詵現在的放浪形骸,卻沒理會,心裡仔細想了想,道:“先生,這件事,關鍵還在官家,只要官家不同意,蔡京等人也不能成功。我聽說,太妃娘娘,曾經派人來請過先生?”

蘇軾看向他,點點頭,道:“有過。娘娘是請我教導十三殿下,但我是奔喪回來,朝廷沒有打發我走,我也不能直接入宮。”

黃庭堅聽着,越發不解了,道:“章子厚到底是什麼意思?就這麼吊着先生,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即便他對先生有不滿,還不至於狹隘到這般吧?”

王詵冷哼一聲,道:“還能是什麼意思!等着瞧吧,那章子厚一定會將天給翻過來,不信走着瞧!”

就在這時,一個書童模樣的青年人走進來,五官白淨,雙眼清亮,畢恭畢敬的擡起手,聲音平和有力的道:“先生,翰林院那邊派人來傳話,說政事堂那邊打算將太學,國子監,翰林院等的權職關係進行重新梳理、規劃,以在全國府州縣建立書院,負責計劃,推行,管理……”

書童話語落下,蘇軾,黃庭堅,王詵三人臉色齊變。

政事堂,這是打定主意要廢除科舉了?

蘇軾轉瞬神色肅定,沉聲道:“仲達,你拿我拜帖,去吏部,我要見林尚書。還有給蔡相公,我要也要見。”

王詵吐了口酒氣,看着青年人說道:“高俅,再給我拿一壺酒!”

第兩百四十八章 打入冷宮第六百五十二章 京城之外第七百二十八章 胡說八道第兩百五十二章 我其實在五層第三百二十五章 冥頑不靈第兩百四十章 誅國賊第七百六十一章 邊患第四百三十三章 上京之人第四百零七章 一羣豬隊友第兩百八十九章 清算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下士人會瘋的第五百零五章 商貿開路第五百四十一章 借錢第兩百三十三章 分化第六百章 離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熱烈第五百零八章 風聲雨聲第五百四十二章 備時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國第六百八十二章 蛔蟲第三百二十九章 以交子發工資第五百三十七章 行動第一百五十九章 第一軍:虎畏第五百七十九章 反了反了第一百九十章 我輩風骨第四百三十二章 舉步維艱的遼國第一百八十八章 軍中要有魂第七百三十八章 圍府第七百零一章 眼睛嘴巴第兩百五十九章 十三衛第三百三十三章 朕要減你們的薪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下馬威第兩百六十五章 眼裡不揉沙第九十五章 權力的瘋狂第五百九十一章 相會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變第七十六章 千萬人吾往矣(求收藏~)第六百二十六章 合流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律破碎(感謝暖百萬的白銀盟,鞠躬~~~)第六百五十一章 熱烈第三百三十四章 獨霸朝堂第兩百九十七章 鼠有鼠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空虛第七百五十章 火炮第六百二十二章 無法作答第三百六十章 不同以往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破解第五百一十二章 捆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國內亂第六百三十三章 狂風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無是處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往第四百零四章 嫡長子第兩百零六章 出城十里相迎第兩百八十九章 清算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能放他們走第七百三十章 八個字第兩百三十九章 高俅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根鬍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如是我聞第三百三十九章 簡約的喪禮第兩百零二章 剖開你們的心肝脾肺(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九章 沉淪與奮起的抉擇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京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期而遇的摯友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頭第一百八十三章 地獄司第一百九十七章 高太后出手了第四百零三章 方略第兩百六十一章 最富有的階層第二十九章 小娘不是娘第一百一十二章 進一步第兩百四十八章 打入冷宮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敵當前第四百二十五章 慌亂第三百四十四章 錯過不再有第四百四十章 西湖歌舞第三百九十章 強硬第七百二十七章 似水流年第一百八十二章 畏威而不懷仁第四百七十四章 衝突第四十九章 昏招第四百九十四章 釣魚第六百四十九章 晉升第六百七十六章 新格局第兩百六十一章 最富有的階層第兩百八十九章 清算第兩百八十五章 蠻橫推進(求訂閱~)第七百五十二章 行軍第十三章 殺第四百八十四章 怎是一個複雜第五百零二章 大赦不赦第兩百六十四章 祖宗不足法第七百一十二章 悶話第四百三十九章 祖宗家法第三百三十二章 惡俗的古老套路第六百九十八章 矛頭所向第五百三十六章 風雨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政禍國第兩百四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