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內外

吳居厚見蘇頌這麼直接,只能笑呵呵的陪着笑。

這位老相公,看似看似是一個老好人,不顯山不露水,可他要是想給你添堵,絕對有一百種方法!

這些方法,一半你看不見,另一半你看見了還沒轍。

吳居厚看着殘局,伸手拿起擺子,落下一顆,依舊笑呵呵的道:“蘇相公,對於諮政院的名單,您老怎麼看?”

諮政院還在試行階段,暫時定爲加上蘇頌在內,總數四十九人。

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名單,是由章惇代表的朝廷擬定。還有七個是給大理寺,御史臺與刑部這三法司的,其餘的,是由蘇頌決定——這是趙煦給他的特權。

這些名單,最後需要蘇頌確定,上報趙煦御準。

蘇頌看着吳居厚的落子,拿起黑子輕輕落下。

吳居厚看了眼,頓時有些爲難了,手裡拿着棋子,嘴上道:“蘇相公,有些事,拖不得,早日定下,咱們都安心。下官還得去江南籌錢,不日就要離京。”

蘇頌見他不落子,拿起茶杯,道:“你們現在,可真是忙。”

吳居厚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地方,落子後,表情掙扎,嘆了口氣,道:“沒辦法。上面定下了太多事情,拿着鞭子抽,我們是日趕夜趕,片刻不敢停。以往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吳居厚的話,亦真亦假。

蘇頌看着棋盤,道:“你這一手,是死路。章子厚提名的人,有幾個性情浮躁,用事暴烈,不符合諮政院的規矩,我不同意。另外,國庫的支出,近兩年的,諮政院都要審計。除非官家特批,其他的,一分一毫我都要知道來路與去處。”

吳居厚看着棋盤,表情越發糾結了,道:“我得回去問問樑尚書,近兩年支出的太多,大大小小,近兩萬萬貫,戶部也得整理後才能送過來。”

“多晚我都等。”蘇頌落子道。

吳居厚不想在下了,站起來,擡手道:“是。下官告辭。”

蘇頌伸手,拿起一個個棋子,恢復棋盤。

這會兒,蘇軾剛剛回到工部,就遇到了文峰成。

文峰成恭謹的擡着手,道:“東坡先生,太爺爺有幾句話,讓晚輩帶給您。”

蘇軾倒是認識文峰成,神色和緩一點,道:“文相公想說什麼?”

文峰成始終擡着手,道:“太爺爺說,善水莫爭、內不得而外取、不做口舌之爭。”

蘇軾默默品味着這幾句話,面色不動的道:“告訴文相公,我知道了。”

“晚輩告辭。”文峰成擡起手,轉身離去。

蘇軾看着他的背影,眉頭深深擰起。

蘇頌要他不反對,文彥博要他出京。

兩位大人物偃旗息鼓,要他怎麼辦?

朝廷裡紛紛擾擾,但該做的事情,還是有條不紊的繼續着。

第二天,是恩科的第二場。

果然,如沈括所料,進考場的人數,陡然少了數百人!

這種情形,已經不止是黨爭的緣故,還有士紳階層對當朝的不滿,對於‘紹聖新政’的不滿。

自然,也不是隻表現在抵制科舉上。

貢院。

沈括坐在椅子上,手裡翻着沒來的名錄。

這些名錄,除了姓名,年紀,還有籍貫。

不多久,沈括就擰眉,神情有些不太好看。

“怎麼了?”李清臣巡視一起走回來,看着沈括有些陰沉的臉色問道。

沈括將手裡的名錄遞過去,壓着怒火,聲音低沉的道:“你看看,今天缺席的,六成是江南西路與開封府的。”

李清臣一怔,拿過來,只看那些籍貫,只是掃了二十幾個,他臉色一沉,猛的合上,冷聲道:“必然是有人惡意串連的!正好,就拿你們開刀!”

沈括看着他,道:“你想怎麼辦?”

李清臣道:“這份名單上的,通通禁止科舉十年,所有關的親族,一樣。”

沈括動容,道:“此事牽連甚大,你要小心。”

十年寒窗只爲一朝顯名,要是禁考十年,絕大部分人得廢掉!

那就是一生!

李清臣看向一個個考棚,語氣冷漠,道:“他們想要所謂的公平,那對這些已經在考公平嗎?他們既然不甘心特權沒有,我就讓他們徹底沒有!”

沈括暗自嘆了口氣,有些人,終究是看不清形勢。

這位李相公可比大相公激進,他做不了主的尚且極力推動,他做的了主的,就更不得某些人與勢力了。

沈括道:“有幾位,是當朝大人物,要不要甄別,問一下,看看是否有特殊情況?”

李清臣坐下,隨手的倒茶,道:“不用了,讓他們來找我。”

沈括見狀,就沒有再說。

李清臣坐下休息,喝着茶,等會兒,還得繼續去巡視。

一個個考棚裡,孟唐,李綱,文峰成等一衆士子,正在奮筆疾書。

這是紹聖元年的第一次恩科,背景是‘紹聖新政’伊始,誰都能知道,這是一個巨大,千載難逢的機會!

與此同時,樞密院。

章楶正在規劃出兵大理的事情,這時,一個小吏跑進來,低聲道:“相公,從遼國中京傳回來的。”

章楶看了眼外面,擺了擺手,伸手打開看去。

只見上面是一行小字:王釋見帝欲和帝愈危。

章楶看着,神情冷靜,片刻,他就放到登上給燒了。

皇城司,擎天衛都在遼國佈置了暗探,章楶比他們更早。

‘王釋見帝欲和帝愈危’這十個字,沒有標點,章楶還是看懂了:王存獲釋,見到了遼帝,遼帝欲談和,並且遼帝病重!

章楶仔細的思忖一陣,出了樞密院,來到垂拱殿。

君臣對坐,待章楶說完,趙煦有些訝異,道:“擎天衛,皇城司都還沒有消息,卿家確定?”

章楶躬身,神色如常,道:“這個人,是臣早年駐守河東路時埋下的,不曾想有些發展,臣也感覺到意外。”

趙煦微微點頭,面帶一絲笑意,道:“看來,他們也承受不住了。”

章楶道:“遼國有內亂,李夏有我大軍壓境,吐蕃混亂不堪,最終的壓力,都在遼國,遼國國內紛紛擾擾,他們不想開戰,也在意料之中。”

趙煦心裡飛速計較着,轉而就道:“既然遼帝找到了臺階,咱們就讓他下來吧。傳信種建中,折可適,低調一些。再命郭成回京,讓他去水師。”

第三百一十四章 靈光乍現第六百章 離心第兩百七十四章 斬立決第四百七十四章 衝突第兩百二十八章 針對第一百四十二章 朕有辦法第六十九章 見縫插針第三百八十八章 巡獵幽雲第七百一十章 誅心第兩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七百二十八章 胡說八道第三百五十六章 請旨第四百五十七章 隱秘第六百一十四章 勸歸第兩百一十六章 人心難破第一百六十三章 全數罷黜第三十七章 着急了第一百零五章 風波盪第四十二章 趙煦的破綻第六百四十八章 皇權不下鄉第四百二十七章 極限壓迫第三十九章 上朝第兩百零二章 剖開你們的心肝脾肺(求訂閱~)第六百九十章 失控第七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三百三十章 童子軍第三百六十四章 御駕親征第兩百二十五章 擎天衛第一百九十章 我輩風骨第九十章 查封尚書省(加更,求收藏,推薦票)第七百三十三章 貴客第三百七十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三十四章 通透第一百五十章 酷似隋朝末年第一百九十章 我輩風骨第兩百七十六章 如火如荼的新政(二合一大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九十二章 能忍敢狠第五百四十二章 備時第七百六十三章 回京第三十五章 不單純第二百零五章 震動天下第八十七章 人心(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三章 木匠皇帝第一百零七章 怒氣騰騰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個第一百七十三章 連下詔書第兩百八十二章 嚴打(補更)第六十一章 從未有過的事第兩百零六章 出城十里相迎第四章 有辦法了第兩百一十一章 驚心動魄的夜晚第三十四章 盛世年華第六百二十章 欲速則不達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來了就別回去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和諧一幕第兩百零九章 屈服(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國角力第五百六十三章 啞然第六百六十五章 恩科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大宋必勝第四百三十七章 紫宸殿第三百九十五章 遼人的斡旋上架感言第八十一章 好戲(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八章 背鍋俠第一百二十章 另起爐竈第二十章 窗戶紙第七百六十七章 光陰似箭第兩百二十八章 針對第兩百六十四章 祖宗不足法第五百八十章 時間第五百五十五章 破除第三百三十三章 朕要減你們的薪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中京第七百六十三章 回京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無是處第四百八十五章 民間力量第六百零四章 難耐第兩百五十八章 萬貫家財成空第三百四十五章 急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封鎖全境第一百八十七章 趙煦之威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來了就別回去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看陛下的意思第六百四十章 追剿第兩百一十九章 兇狠的趙佶第兩百六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七百四十二章 失策第一百九十八章 開堂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心第四十一章 殺人不過誅心第兩百五十八章 萬貫家財成空第兩百零四章 老虎要吃人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高太后出手了第兩百零七章 二十萬大軍第四百三十二章 舉步維艱的遼國第十六章 出宮第一百一十二章 進一步第五百二十三章 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