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水轉大紡車

第三百零七章水轉大紡車

劉嗣取來一個標準重量的瓷彈,上面用油漆寫着個阿拉伯數字的2。

剛剛掛弦的士兵吹響口哨,邊上兩個士兵取走木杆,劉嗣走到一旁的經緯儀邊,用望遠鏡瞄準城下遠處釘着的一根木樁:“前方一零三號區域,表尺一五二,高低加二,二號空心瓷彈,放!”

弩炮的操控部位一邊有一根橫出的握把,就像自行車龍頭。

按照劉嗣指示瞄準後,士兵一捏右手龍頭上一個剎車一樣的裝置,瓷彈嘭的一聲被髮射了出去。

接下來又是一番操作,劉嗣再次說道:“前方一零三號區域,表尺一五四,高低加二,左三,二號空心瓷彈,放!”

嘭!又是一枚瓷彈發射了出去。

瓷彈從城上飛出去老遠,狠狠砸到兩百步之外的泥地上,竟然沒有破,又彈了起來,連蹦帶跳地飛出老遠,這才停了下來。

劉嗣用經緯儀觀看了一會,將弩炮上的水平儀表盤和垂直標尺做了微調,這才正步來到蘇油身前:“報告運判,我們正在調試弩炮,請指示!”

這也是蘇油的條令要求,屯田部隊鄉弓手們,經常在農人和士兵間進行身份切換,武器測試,當然自動轉入戰時條令,劉嗣如果不如此報告,將受到責罰。

蘇油很滿意:“稍息,弩炮改進不小啊。”

劉嗣說道:“是!報告運判,如今的弩炮,只需要攜帶彈簧和部分金屬工件,抵達駐地後按照圖紙加工木構件,裝配完成調試後,即可投入使用!”

蘇油說道:“剛剛激發的時候,用了牽引裝置,鋼絲繩成功了?”

劉嗣回答:“稟告運判,不是鋼絲繩,是傳動鏈!”

蘇油搖頭讚歎道:“有你們的!我這幾年爲了進士功名,算是白瞎了。”

劉嗣不好答話,只嘿嘿笑。

蘇油給了他一腳:“你笑個屁!少爺我一天到晚之乎者也的,不比你們費腦子?你們抓緊時間調試。城裡那些耗子,現在都在面棚聽乞第吹牛,這娃吹高興了還要請客,你們只有這半天時間。”

劉嗣立正:“是!少爺放心,幾個小組都在城上,半日足夠了!”

蘇油說道:“我再去老郭指揮那裡看看。”

弩兵的訓練,在船塢之中進行,外人不得而知。

鶴脛弩改動也挺大,底部持握部分變得更窄,弩臂變成了全鋼片結構,兩端用了小滑輪。

滑輪是好東西,可以在同樣的拉距下減小弓片變形位移距離,實現拉距最大化,這對提高弩箭的射程和初速度是很關鍵的。

還能保護弓弦,控制弦的振動。

肩柄也變窄了一些,更加符合人體工學。

兩邊的拉桿,變成了圓環,這樣拉起來更加合手。

箭基本上還是老樣子,不過不再是完全標準的三亭,箭尾明顯收縮了一些,變得更小。

三片尾羽中有一片被染成了紅色,這片尾羽與箭上的弦槽垂直,弩手有了它的提醒,不會將箭矢擺錯。

箭矢總體長度,也短小了一點點。

箭頭還是圓錐子彈型,和以前幾乎一樣。

但是沒有改變,並不意味着沒有進步,恰恰相反,蘇油認爲這是鶴脛弩設計中最大的進步。

因爲現在的箭頭,是經過大量實驗數據採集,結合精密計算,考慮了加工工藝和成本,最後重新確定下來的方案。而不是之前的拍腦門方案。

也就是說,雖然樣子沒有什麼變化,但是這次是經過精細的理工實驗後得到的結果,這條探索之路上得到的經驗,纔是眉山理工最寶貴的財富。

因此石富和張麒,爲了這個沒有什麼變化的定型方案,同樣得到了兩枚發現者勳章。

幾年前,蘇油開鶴脛弩還很費力,如今卻能夠輕鬆地拉開了。

踏住踏腳環,彎腰手拉握環,一挺腰,弓弦刮過壓機,傳來機件悅耳的咔噠之聲。

很輕微,但是比起如今絕大多數弩的嘎吱嘎吱,令人非常愉悅。

門環上的準星高度明顯壓低了很多,在保證箭尾通過的前提下,儘量貼近發射軌跡。

連這些都考慮到了,蘇油不由得對眉山理工的長足發展點了一個贊。

一扣扳機,肩頭傳來一震,弩箭幾乎飛出了一道直線,消失在了七十步外用稻草扎出的標靶之中。

“好!”周圍鄉弓手大力捧場。

蘇油問郭隆:“郭指揮,箭羽夠用嗎?不能因爲箭羽節省訓練量啊。”

郭隆說道:“稟告運判,訓練用箭矢,尾羽用的乾燥後塗膠的棕樹葉子,訓練強度是足夠保證的!”

蘇油點了點頭:“新兵的情況怎麼樣?”

郭隆說道:“還行,訓練了半個月,聽從指令找標尺,六十步內準頭基本能夠保證。”

蘇油說道:“還得練,多練,即使是弩兵,越野能力和體能訓練也不能放鬆。告訴他們,如果表現好,能立軍功的話,可以比照控鶴軍的待遇拿薪俸!”

郭隆立正:“遵命!”

有了軍事力量的保證,蘇油開始放手組織大生產。

首先要處理的,便是那堆積如山的苧麻麻料。

在後世元代出現的《農書》“農器圖譜十四?利用門”與“農器圖譜二十?苧麻門”中,詳細地介紹了一種當時在四川出現的一種水力紡紗機——水轉大紡車。

這是一種相當完備的紡織機械,已經包括了所謂“發達的機器”所必備的三個部分——發動機、傳動機構和工具機。

其中發動機爲水輪,和與水轉碾磨的水輪完全一樣。

傳動機構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傳動錠子,二是傳動紗框,用來完成加捻和卷繞紗條的工作。

工作機與發動機之間的傳動,則由導輪與皮弦等組成,已經可以做到“弦隨輪轉,衆機皆動,上下相應,緩急相宜。”

工具機就是加捻卷繞制紗的部分,由車架、錠子、導紗棒和紗框等構成。

爲了使各紗條在加捻卷繞過程中不致相互糾纏,水轉大房車還在車架前面還裝置了三十二枚小鐵叉,用以“分勒績條”,同時還可使紗條成型良好,作用與繰車上的橫動導絲桿相同。

而且,王禎所錄的這個大紡車雖然是用於紡麻,但稍作修改,縮小尺寸,又可用來捻絲,所謂“又新置絲線紡車,一如上,但差小耳。”因而具有相當好的適應性。

這種紡紗機在構造上非常卓越,因此博得了李約瑟的高度讚揚,認爲它“足以使任何經濟史家歎爲觀止”。

所謂“大小車輪共一弦,一輪才動各相連。機隨衆欓方齊轉,纑上長紝卻自纏。可代女工兼倍省,要供布縷未徵前……車紡工多日百斤,要憑水力捷如神。”

一個工作日,可以紡出上百斤紗線!

關於水轉大紡車使用情況的記載,《農書》中提到:“中原麻苧之鄉,凡臨流處所多置之。”

由於其效率太高,因此往往多戶人家合用一車:“或衆家績多,乃集於車下,秤績分纑,不勞可畢。”

元人揭傒斯講述都江堰的《蜀堰記》中曾記載,“今緣渠所置,碓磴紡績之處,以千萬數,四時流轉而無窮。”

沿着都江堰主渠設立的大型水利機械成千上萬,其中除了加工糧食的“碓磴”,還有一部分則是加工絲麻“紡績”。

元代如此成熟的大規模應用,不會是憑空出現的,因此在蘇油仔細搜求西南農業資料的時候,特別點名過這點,一位川西商人送來了一份珍貴的水力紡紗機的資料。

可以八個紗錠同時加工,不過木製軸承和粗糙的麻繩傳動,導致效率不高。

但是有了這個機械基礎,加上蘇家已有的繅絲機,蘇油組織理工小組在兩者其上進行了大力改造,最後研發出的紡紗機,效率遠遠高於王禎《農書》的記錄。

首先改造的就是傳動皮帶,更換成傳動鏈之後,就抵消了皮帶打滑帶來的功率損耗。

這東西中國人張思訓已經發明瞭快一百年了,估計是受了水龍骨車的啓發。

當然蘇油領導的理工小組不可能還那麼粗糙,和弩炮扳機的傳動裝置那樣,非常接近現代自行車鏈條了。

還有調節轉速的裝置,同步紗錠速度的裝置,將飛輪和曲柄合二而一的曲柄輪裝置,都被蘇油一一加了上去。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家廟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信就是蠢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五章 春天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搶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第四百四十一章 衆人第九百一十二章 哭廷第三百一十七章 狐大仙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蘇半朝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磁州窯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招募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第一千零八十五章第九百七十章 御史清流第六百一十五章 提前佈局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車陣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蒼狼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填平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功課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府兵第六百一十四章 檢查組第四百零三章 朝堂的分析第九百二十二章 殿試第八百九十章 海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年成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轟第一章 眉山第一百四十一章 面涅將軍第七十八章 指點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敢成大事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建言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蘇油的背鍋俠第四百二十章 衝擊第二百三十九章 白龜的名字第二百五十章 彈劾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第一千五百章 問卷調查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阿骨打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省費第一百三十四章 綠茶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獎第五十九章 河幫雛形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經濟課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蘇軾送東西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癡呆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甲骨文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天貼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義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燒曲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七百零二章 大勝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深夜報捷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使節第三十九章 棄兒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潛在產能第三百八十四章 羊毛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彈劾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爲公闢路第九百二十三章 程氏兄弟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路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白龜的名字第七百章 烏龍第六百九十四章 八公來了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浮橋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暴發戶家長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古道第四百九十三章 綱要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九百三十六章 遠慮纖圖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騙子第七百五十九章 石薇的決定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關於官制第六百三十一章 解釋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妝第三百零六章 轉運判官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風波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一百七十一章 陸路第七百九十三章 勞動人民第七百六十四章 駙馬難當(加更,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學問還沒丟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統計數字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萬人敵第六十四章 早飯第九百零九章 董大官人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