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老張的有機化學

第八百七十章老張的有機化學

兩人聊了一陣,話題又轉到兒科,說到小兒驚熱也是交趾的常見病症,張道長又感謝石薇和蘇油給汴京城天師府送去的珍珠粉。

珍珠鎮心安神,養陰熄風,清熱墜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治驚悸,怔忡,癲癇,驚風搐搦,煩熱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

石薇笑道:“那藥一文錢都沒花,乃是小油哥哥見我錘珍珠之後,讓人從珠貝內層磨下來的。我試了效果一樣,以後我大宋的病患,都用得上珍珠這味藥了。”

張道長再次稽首:“這又是大功德,交趾可真是積累道功的福地……無量天師,貧道又落入窠臼了。”

蘇油這才逮到機會說話,也對着張道士打稽首:“別說地丁硫膠,僅道長在其餘膠漆之道上的研究,各種漆料,膠料,粘合劑的發明,就了不得。”

“就是我大宋第一種塑料薄膜,能讓天下農人的秧苗安然度過倒春寒,那都是無量道功。”

這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蘇油就算是腦洞大過天,也想不到宋代科學家被自己點開有機材料學的金手指之後,能夠走到塑料薄膜這麼遠的技術上來。

方法是這樣的,乾餾爐發明之後,宋人拿它乾餾過煤,硫磺,硃砂,各種礬晶。

而張道長很樸實,用它乾餾了木頭。

在製備得木炭的同時,還引出乾餾氣體,得到了木精、木醋酸等化學物質。

木精就是甲醇,用石灰中和再經乾餾,能夠製得另一種超級有機溶劑——木酮。

木酮就是丙酮,它的發現,直接將蜀中的顏料工業,香料工業,無煙炸藥工業,塗料工業,粘膠,賽露絡生產等工藝,提升了一個巨大的臺階。

而木精在六百到七百度的情況下,與空氣和水蒸汽一起通過銀、銅等催化網,能夠直接氧化生成另外一種物質,用水吸收後,成爲一種神奇的溶液——木醛。

木醛就是甲醛,與木醇的特定濃度水溶液想混合,是一種超級防腐劑,天師府發現它對殺滅水中微生物有特殊效果,除了治療魚病,還能製作標本。

就是後世大家非常熟悉東西——福爾馬林。

當張道人用魔芋精粉,木醛溶液,燒鹼溶液,甘油,潤滑油攪拌糊化之後,發現它們變成了一種很奇特的凝膠。

張道人將它倒在玻璃板上晃盪延流,再讓它們在自然條件下乾燥,等到從玻璃板上再次揭起來的時候,凝膠變成了一種神奇的東西——塑料薄膜!

這是大宋自賽露絡之後發明的第二種塑料,而且是沒有經過蘇油指點,由大宋人自己摸索出來的塑料!

工藝成熟,成本低廉,產量巨大!

倒春寒什麼的那是安慰道士用的胡話,這東西最大的用途,是作爲紙殼子彈的彈殼夾層,防潮效果好到逆天!

還有就是用作隔絕雷汞和銅帽之間的塗層!

憑硫化地丁膠和魔芋膠這兩項偉大發明,張道士成爲了皇家理工學院化工院院士。

蘇油笑道:“現下事情還多,我在下龍灣爲道長建了一處療養院,這段時間道長就好好休養,化工很多有毒物質對身體有害,順便讓薇兒給你檢查檢查身體,等忙過這一段時間,我再陪道長遊覽。”

“一會兒我再畫幾個圖紙,給道長送幾片玻璃過來,夏日裡在下龍灣裡潛水抓龍蝦撈海蔘扇貝,想想都美得慌……”

和道長與石薇告辭,蘇油哼着歌就來到了都廳,姚補之上前來:“少保,有個大食人,等你兩天了。”

蘇油問道:“大食人?有什麼事兒嗎?”

晁補之偷偷笑:“沒什麼事兒,不是你說的,要是有人對少保你發明的魚露感興趣,就讓他來找你嗎?說是推廣什麼……飲食文化?”

蘇油手扶腦門:“其實那種低鹽快發酵的魚露口味並不好,真正的好魚露,跟好醬油一樣得兩三年時間才成……算了叫進來吧,我看看喜歡魚露的大食人是什麼樣子……”

沒一會兒,晁補之將蒲珊帶了進來。

蒲珊這才知道是誰要見他,嚇得都結巴了:“尊……尊敬的……”

不等他說完,蘇油問道:“你爲何會對魚露感興趣?”

蒲珊很老實:“因爲別的貨物,小人……小人實在是買不起啊……蜜酒之類,又不夠新奇……”

晁補之就不由得扭頭偷笑。

“這樣啊……”蘇油感覺自己白開心了一把,猶豫了一下:“你有多少錢?”

蒲珊說道:“昨日我給老鄉看房,老鄉給了我一個銀幣,之後……我跟他說現在買房還有諸多優惠,老鄉一高興,又……給了一個。”

蘇油很同情蒲珊:“就你這倆銀幣,夠回程的路費不?”

蒲珊說道:“我可以給往來船隻充作書辦,倒是不需要路費,另外還有幾個銀幣的工錢沒有支取。大人,你那魚露,多少錢一罈?”

蘇油很認真的思索,兩枚銀幣就是兩貫,蒲珊的老鄉很大方,小海魚在湄洲就不值錢,剩下的都是醃魚剩下的鹽水,一百文一斤都賺得夠黑心了,於是說道:“一枚銀幣,我可以給你十斤魚露。這東西能保存一年到一年半,但是你怎麼運回去?”

蒲珊說道:“不敢再勞動大人,大人只要告訴我去哪裡取貨就好了。”

蘇油提起筆來寫了個條子,交給蒲珊:“既然如此,我給你寫個條子,你去四通商號支取吧。”

蒲珊連連施禮,一邊施禮一邊後退:“謝謝大人,謝謝大人。”

眼看就要退出都廳,蘇油喊道:“等等!”

蒲珊說道:“不知道大人還有何吩咐?”

蘇油一攤手:“錢呢?你還沒給定金吶!”

蒲珊這才反應過來,從懷中摸出兩枚銀幣,恭恭敬敬放回到桌上:“謝謝大人百忙當中的接見。小人這就告辭。”

蒲珊走了,蘇油拿起一枚銀幣在口沿上吹了一下,一副財迷的樣子放到耳朵面前聽了聽聲音:“無咎,兩壇魚露起碼就能賺一個銀幣,大利啊……”

晁補之笑道:“老師,你真不是在逗弄那蒲珊嗎?”

蘇油說道:“沒有啊,我是一本正經地跟他做生意,這人不錯,讓我想起了自己當年。”

晁補之說道:“可我怎麼聽說老師當年做的全是無本生意?”

蘇油點了點自己的腦門:“我的本錢,都在這裡,怎麼能說是無本生意呢?”

有了血壓計,說自己思考問題,應該可以指腦門了。

蒲珊的事情只是一個小插曲,蘇油自己都很快就忘了。

接下來他要關心的事情還很多,湄洲的三萬多移民急需安置,需要的支持也是海量。

好在這此交易會賺得有些嚇人,於是他又大方地給沈括撥了三十萬貫的物資過去。

與此同時,蘇油行文湄洲,蘊州,冶州,交州,寧海軍。

各處港口,開始建造炮臺。

而他則將張麒,石薇和平正盛叫上,開始了交趾郡內的巡查。

大宋制度,各路轉運使,均調一道租稅以供國用,兼分巡所部,監察官吏。

一年之中,得有半年在轄區內轉悠,否則就是怠政。

第一處就是冶州工業中心。

蘇油首先參觀的,是如今大宋最先進的鍊鐵高爐。

冶金工業發展到現在,從當年和石富一起,在可龍裡蘇家宅子後面搞的“土高爐”算起,將之當做是第一代的話,之後在二林部搞了第二代,渡口搞了第三代,三司胄案搞了第四代,鄭州和商州搞了第五代,到了今天,已經是第六代了。

在蘇油參與到大宋鋼鐵業改造之前,大宋一個冶場,年產精鐵四萬斤左右,張方平曾在奏章中寫道:“利國監總八冶,賦鐵三十萬斤。”就已經算是大監了。

根據蘇油在三司看到的檔案,仁宗朝,大宋一年鐵課,也就是各地鐵冶上繳國家財政的鐵產量,在五百萬斤左右,大部分集中在北方。

第四百零八章 折銳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農事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七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蘇獲釋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路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再見沈括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癒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威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打魚摸蝦第六百一十四章 檢查組第九十三章 宴席初步第七百一十九章 舉措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銃第二百五十三章 控鶴軍(爲本書第一位盟主幸福前行加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鎮戎軍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又遭彈劾第五百五十七章 水利農田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白災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河間府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爺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辦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敵人的陽謀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爺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綱要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妖師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政委第八百三十四章 公平的方案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新義之爭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太君的智慧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發展計劃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狗日的章狀元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鄭州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複雜性第三章 程家第八十五章 返鄉第二百一十一章 託請第一千零七章 君子小人第四百零九章 尖厲獠牙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湯第四十二章 八菜一湯第九百六十二章 反咬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巫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訓小輩兒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七十六章 在藜將軍第二百三十一章 孩子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七百六十三章 花花繞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三百七十四章 河湟變遷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飽便飛第七十六章 在藜將軍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逢第八百九十七章 驗屍第三百七十一章 理論核心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蒸汽機車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與教育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大訂單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樑乙埋的顧忌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賣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水師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冊府元龜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都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五百五十四章 貸與賑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新轉般倉第一百七十五章 寶貴的爐渣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定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打臉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第三十三章 賬本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得國第八百七十一章 平爐和高爐第八百一十九章 處處烽火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訓小輩兒第七十九章 竹屋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談判第一百五十三章 馬屁炸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看圖說話第三百六十三章 掌心雷第九百九十七章 摸螺螄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領思路第九百六十八章 竇仕第六百七十章 分析第三百五十五章 鎮戎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弊端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一百九十七章倒春寒第二百七十九章 殿試第八百六十八章 炮彈第五百零四章 何爲先第三百一十七章 狐大仙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