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僞作忠正

正當王世充思量間,楊廣的聲音再次響起:“怎麼了,王侍郎,你不是精通刑法條文嗎,還是一時半會兒,想不起來了呢?”

王世充連忙回過了神,在這一瞬間,他心裡已經打定了主意,定了定神,回道:“回陛下話,微臣剛纔想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故而失神,還請陛下恕罪。”

楊廣的嘴角勾了勾,臉色一沉,冷冷地說道:“其他的事情?王侍郎,你不會是在想這張須陀跟你是多年的老交情了,該如何爲他開脫罪責吧。再要麼是這個張須陀是你當初極力保舉率兵平叛的,你是不是想盡力給自己脫了干係呢?”

王世充微微一笑,搖了搖頭:“陛下,微臣絕無這樣的想法,張須陀是微臣所舉薦的,微臣對他的稟性脾氣都很清楚,若他不開倉放軍糧,這纔是奇怪的事呢。剛纔微臣所想,是其他的事情。”

楊廣輕輕地“哦”了一聲:“你想的是什麼事情,說來聽聽。”

王世充不慌不忙地說道:“微臣剛纔在想,爲什麼齊郡的太守元文都,身爲一郡的父母長官,對於如此多的饑民聚集在歷城四周,卻是無所作爲?從張須陀的奏摺上看,齊郡的官倉之中,足有二十萬石的存糧,爲什麼元文都不把這些糧食先行發放,而是要逼得張須陀動用軍糧呢?”

楊廣點了點頭:“你的疑惑與朕所想的完全一樣,那麼在你看來,這又是何原因呢?”

王世充正色道:“按我大隋的律令,一郡之長官,有代天巡狩,教化子民的責任,若是碰到災年荒年,則需要請示朝廷之後,開倉放糧,而這些郡治。(廣告)倉城的存糧,除了軍用之外,也是爲了災年賑濟災民所用,按說如果齊郡的災情真的有這麼嚴重。應該是元文都開倉放糧纔是。但這前提是需要向朝廷稟報災情,取得朝廷的允許才行,不然私自開倉放糧的,都圖謀不軌,布私恩於民的嫌疑。按律需要嚴查,至少是個丟官之罪,重的需要殺頭呢。”

楊廣嘆了口氣:“正是,朕也問過虞世基,蘇威等人,他們都說沒有接到過元文都的請求開倉賑濟的詔書,只聽他說齊郡的盜匪橫行,成羣結隊,需要朝廷派軍彈壓,王侍郎。依你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那些歷城城外的幾十萬人,究竟是災民,還是盜匪?”

王世充的嘴角勾了勾,說道:“此事惟願陛下聖裁。”

楊廣的臉板了起來,冷冷地說道:“王愛卿,現在朕是想聽你的真話,實話,不是要聽你這些奉承話的,這些話。虞世基他們說得夠多了,朕不想從你嘴裡也聽到,你說實話吧,無論你說什麼。朕都不會降罪於你的。”

王世充擡起頭,臉上裝出一副忠貞的樣子,咬了咬牙,說道:“那陛下就全當微臣是在胡言亂語好了,只是給陛下提供一個參考,一家之言。”

楊廣的臉上閃過一絲笑容:“這就對了嘛。你說,朕聽着。”

王世充說道:“陛下爲了開天闢地,實現您的宏圖偉業,遠大理想,這些年是大有作爲,但微臣要說句實話,因爲陛下的這遠大抱負,山東和河北一帶的百姓負擔,確實稍微重了點。”

楊廣的臉色微微一變:“王愛卿,你這話是什麼意思,你是說朕征伐高句麗,還有錯了?”

王世充連忙擺手道:“不不不不,陛下雄圖偉略,爲子孫後代開萬世之根基,這是絕對沒有錯的,只不過。。。。”

楊廣的臉色一沉,沉聲說道:“只不過什麼?王世充,你給朕把話說清楚。”

王世充一咬牙,作出一副豁出去的模樣,說道:“只不過陛下的雄心壯志太大,步子邁得有點快了,關中和東都一帶的百姓,一向是我大隋的統治核心地區,而那山東和河北,一向是北齊故地,當年先帝爲了不再關東出現一個新的尉遲迥,所以在這些地方都不派兵彈壓,對這些地方也是輕徭薄賦,所以這些地方的百姓安逸慣了,一下子要他們緊起來,又是出兵又是出力役的,難免有些不適應。”

楊廣的臉色稍稍緩和了一些,但語氣還是挺生硬,說道:“也就是說,你覺得朕打高句麗,開運河沒有錯,只是操之過急了,是嗎?”

王世充搖了搖頭:“也不能這樣說,對於百姓,有時候是要逼一逼的,東都,關中和江南的百姓也是做了同樣的事情,但沒有人煽動,也就吃點苦,咬咬牙撐過去了,就是陛下您的萬金之軀,不也是馬不停蹄地巡視大隋的四邊,從北到西,從西到東,比那些升斗小民,只怕不知道要辛苦千倍萬倍呢,與您相比,挖幾個月的河,出些糧食,又算得了什麼呢?”

楊廣的眉頭一下子舒緩了起來,儘管他嘴上說不要王世充拍馬屁,但王世充這樣一番言之鑿鑿的吹捧,仍然是讓他心花怒放,但他的臉上仍然作出了一番不堪的神情,嘆道:“可惜朕的這番苦心,又有幾人能明白呢?王愛卿,朕也知道,朝中不少官員,尤其是文官,對朕這幾年的做法是頗有微辭的,就是這次出征高句麗,都有人敢當面頂撞朕,哼,朕這樣勞心勞力,又爲的是什麼?還不是爲了朕的大隋,還有諸位愛卿子孫後代們的萬世基業嘛!”

王世充擠出了兩滴眼淚,用袖子拭了拭,一邊抽着鼻子,一邊說道:“陛下,每次一想到陛下爲大隋,爲我們這些臣子操的心,微臣的心,都快要碎了。再一想到還有些良心給狗都不吃的東西,還要趁機造謠,煽動百姓,上山爲盜爲匪,臣就,臣就恨不得生吃他們的肉,喝他們的血,以泄這心頭之恨!”

楊廣的臉一下子又板了起來:“王侍郎,你這話是什麼意思?你是想說,山東和河北那裡是有人煽動叛亂?而不是一般的盜匪嗎?是不是這個意思?”

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漢奸的好處第八百四十七章 重返東都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死棋?活棋?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輕騎馳射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四面圍攻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篝火晚會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李密死守(26更)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六郎奪命刺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子承父業第三百八十五章 東北小強高句麗(一)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步步爲營第七百二十三章 科舉制度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李淵的遺憾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千里奔襲(36更)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起兵的疑慮第八百一十六章 突騎衝陣!第二千五百二十六章 夫傷婦隨第二千一百零一章 大水淹了自家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兄弟齊心第五百四十四章 結交來護兒第一百八十章 約定 (三更求月票)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緩兵之計(四更)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釋放善意第二千四百八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官上任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鼓行入江都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上官政的末日(49更)第八百九十八章 錢要拿,事不辦第八十九章 高熲的提議第二千零四十六章 李密誤判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死不可第三百六十五章 私會張須陀(一)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挖祖墳第五百二十九章 李靖來訪第七百一十五章 說客陳棱第八百二十四章 亡命一波流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徹夜深談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晴天霹靂第一千零六章 鐵騎狂飈第四百五十九章 笑對高熲第一百六十一章 可敦的新獵物第二千三百九十八章 奇襲夏縣第二千五百六十八章 收兵回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陰影中的腹黑男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桃李得天下第一千零七章 遼東雙煞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陰雄裝病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單騎止殺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重新勾搭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三觀教育第二千零六十六章 困守河陽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火攻隋營第八百三十一章 假泄軍情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封倫潛行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神弩天襲第六十五章 禁止入宮第三百五十八章 戰後處置第二千二百七十七章 隱者之言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捨命強攻第四百六十九章 打假仗(二)第二千五百二十八章 六郎河岸突第二千二百二十五章 李密招安(七更)第二千三百三十一章 爭取民心第八章 王家痛史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突厥智囊第六百九十六章 關隴貴族攻略計劃第八百三十六章 流亡他鄉第二百七十二章 肥皂生意第六十九章 又見韓擒虎第二千章 三舉烽火第三百二十六章 荒唐皇子(一)第七十七章 合夥經營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渡河準備(62更)第二百九十二章 金城之旅(一更)第二千二百二十一章 以身試險(三更)第二千四百九十五章 伏騎出擊第二千三百八十五章 老邪回魂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唆使暴政第二百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三更)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少年猛士羅士信第九百三十四章 舉薦元弘嗣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拯救大將來護兒第二千六百三十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三十一章 大哥之死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斬殺逃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俘虜政策第七百四十五章 接盤俠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摑醒魏徵第六百三十三章 楊玄感的賭局(二)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雁門之圍第六百九十九章 陰雄焚贓第七百六十七章 封倫的新大腿第二千六百四十章 山地突擊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英雄殞落(28更)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瓦崗軍的佈置第三章 送錢從軍第九十七章 混黑幫的官-二代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戰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