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壽陽侯(一)

大業九年八月十七日,宇文述率領大軍回到洛陽,楊廣並沒有舉行聲勢浩大的班師儀式,而是在紫微宮內接待了衆將,李信現在爲虎賁郎將,而且是作爲立功一員,也很榮幸的出現在紫微宮內。

不過,在紫微宮內的李信並沒有感覺到任何的高興,因爲今天在朝堂上發生的一切極爲詭異,充斥着血腥和殘暴。不光是李信是這麼認爲的,那些大臣們也都是這麼認爲的,整個乾陽殿上,衆多文臣武將分列兩邊,等候楊廣的聖旨。

龍椅之上,楊廣面色陰沉不定,望着眼下的臣子,目光中盡是不信任的眼神。連楊玄感都造反了,這些勳貴們都是跟隨自己的老子創下了偌大的功業,按照道理是應該和自己休慼與共的人,可是這樣的人也背叛了自己,滿朝文武之中,還有誰能信任呢!還有自己的那些兄弟們也是如此。這些都是喂不飽的狼。

“陛下,楊玄感逆賊罔顧聖恩,興兵作亂,其罪當誅,今日雖然被殺,但是仍然有餘黨,臣建議誅滅餘黨,廓清環宇。”虞世基這個時候走了出來,大聲說道。

“餘黨?還有那些人是餘黨啊!”楊廣聲音陰沉,掃了大殿內的衆人,最後目光落到李信身上,這才露出點笑容。

“義陽郡郡守楊玄獎、當朝大夫楊仁行、韋福嗣等等一百二十位官員都有餘楊玄感有牽連。”虞世基腦袋低的更低了,聲音之中都有顫抖之意。這些都是不是他想要的,這些只是楊廣所要的,可以想象這一百二十位官員中涉及了多少人,恐怕有上萬人之多,楊廣弄不好龍顏大怒,絕對會對這些施以極刑。

“朕在前方征戰高句麗,這些賊子們卻在後面背叛了朕,其中有朕的臣子,有朕的親族,這些人都是叛逆。”楊廣怒火沖天大聲怒吼道:“傳旨,將這些叛逆都壓到南門外斬首。楊玄感車裂,改楊素一門爲梟氏。”

楊廣的聲音如同寒冰一樣,在大殿內響起,雖然這個時候天氣炎熱,可是在衆人心中卻是如同寒冬一樣。誰都知道楊廣和楊素兩人關係並不好,只是楊素功勞太大,楊廣到死了都不敢動他,現在終於可以報仇了。

“李信何在?”有殺就有賞,楊玄感起兵造反,作爲剿滅楊玄感的李信,自然是首功,就是宇文述也比不上此人。

“末將在。”李信心中惴惴不安,趕緊走了出來。

“李信隨朕征討遼東,護衛糧草,擊殺楊玄縱、楊萬石,解林清關之圍,奪取黎陽倉,擊敗楊玄感,將其斬殺,當爲首功。晉封爲。”

“皇上,臣以爲不妥。”楊廣的話還沒有說話,忽然有人走了出來,大聲說道:“皇上,臣以爲李信不但無功,反而有過。”

李信掃了過去,卻是一個不認識的官員,看他的品級比較低,不過是一個巡按御史,心中一陣冷笑,暗自尋思道:“這是來了嗎?”李信不但沒有任何的沮喪,反而鬥志昂揚。

“毛忠坤,你認爲哪裡不妥?”楊廣面色陰沉,連說話都顯的咬牙切齒了。

“皇上,李信固然是立下了功勞,可是作爲臣子,爲陛下效命這不是應該的嗎?立下微弱功勞就能封賞,這是臣子應該得到的嗎?而且臣聽說李信爲了爭取功勞,不過袍澤之情,坐視袍澤戰死,臣以爲,這樣的將軍不但不應該得到功勞,應該拉出去斬首。”毛忠坤大聲說道。

“陛下,臣認爲毛大人所言甚是,李信丟棄弘農宮,致使弘農宮內焚燒,宮中金銀財寶損失無數,這就是大罪,臣認爲李信當誅。”又有一個官員大聲說道。

“臣附議。”

“臣附議。”

......

很快,又有幾個官員走了出來,大聲說道,口中大聲說着的都是李信的罪名。不過李信看的出來,這些都是品級比較低的官員,那些大員們並沒有出手,或者是等待,或者是不屑對付李信。

“李信,你怎麼看?”楊廣看了衆人一眼,最後忍不住發出一聲大笑,望着李信說道。

“聖明無過於天子,臣聽皇上的。”李信想了想,大聲說道:“皇上認爲臣有罪,臣就有罪,皇上認爲臣有功,那臣就有功。”

“好,好。衆卿,你們認爲李信有功嗎?”楊廣笑眯眯的望着左右,目光閃爍,露出弒人的光芒,朝中無人敢與他對抗。

“咳咳!陛下,老臣認爲李信有功。”宇文述看在眼中,思索了片刻,說道:“若非李信奪取黎陽,楊玄感就能繼續進攻洛陽,有充足糧草的他,攻陷洛陽不過時間的問題,不知道那個時候毛大人是降呢?還是寧死不降呢?降,將是遺臭萬年,若是不降,那李信對你就有救命之恩,你就這樣對待的你恩人的呢?至於坐觀袍澤戰死,老臣認爲更是可笑了,李信多少人馬,不過一萬多人而已,楊玄感多少人馬,近十萬人,老臣也是帶兵打仗的,臣認爲那個時候,李信唯有坐觀衛老大人衝陣,才能在最合適的關頭進攻楊玄感,擊退對方。老臣就感到好奇了,死的是衛老大人的子侄,連衛老大人都沒有上奏章彈劾李信,怎麼就輪到你們出手了?至於弘農宮,臣更以爲是神來之筆,吸引了楊玄感的注意,才能爲臣等贏得時間。所以臣認爲李信有功無過。誰說李信有過者,就是我東征幾十萬將士爲敵。咳咳!”宇文述又咳嗽了兩聲,雙眼橫掃了,在朝中的各個大臣臉上掃過。

“陛下,臣認爲宇文老大人所言甚是。”屈突通也大聲說道:“我等武將只知道征戰疆場,消滅敵人,至於其他的,就不是臣所能考慮的事情了,臣聽說,當初楊玄感進攻洛陽的時候,洛陽城中,與其相呼應的也不知道有多少。臣以爲還是應該徹查的好。”

“皇上,毛忠坤此人下陷害忠良,論罪當誅。”樊子蓋、庾質等人聽了面色大變,紛紛出列大聲的譴責毛忠坤。他們能夠坐視李信被殺,但是絕對不能讓楊廣繼續查下去了,那必定會牽連無數人。

第1052章 有子長成第1065章 蓋蘇文造反第820章 旗開得勝第13章 各有算計第1098章 名將之姿第710章 納降第561章 無恥無下限第522章 江淮杜伏威第43章 土雞瓦狗第423章 忠誠與背叛第442章 樑師都之死(二)第826章 突厥大軍到來第165章 楊玄感之死(二)第672章 阿史那雲第721章 山東亂第842章 風聲鶴唳第161章 援軍殺來第18章 夜戰(二)第1077章 安北都護府第101章 李秀寧到來第547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899章 拒絕第226章 郭孝恪從軍記(二)第78章 挖牆腳進行時第577章 再見沈如燕第459章 戰術欺騙(二)第779章 讒言第583章 陰謀進行時第950章 擊敗突利第295章 樓觀道第711章 到嘴的鴨子終於飛了第6章 李母教子第934章 兩年前設下的陷阱第14章 隱秘第570章 李淵的狠毒第887章 治國之道在於平衡第599章 小人物的反抗第120章 楊廣到來第987章 君臣第719章 山東之亂(一)第99章 李信練兵第29章 李家困境第454章 誰纔是傻子第177章 決裂第91章 商業帝國雛形第432章 滅樑師都(七)第1064章 亂箭射死第371章 攻佔隴西第921章 躲在暗處的武士彠第1085章 李承宗領兵第518章 滅朱粲(二)第744章 程咬金上當第961章 血戰落幕(三)第811章 帝王冷酷第265章 高昌之亂(五)第787章 拜師第578章 又多了一個女人第802章 姐弟情深第592章 香侯竇紅線第888章 惡從膽邊生第634章 大勝第453章 酒水總管李密第445章 消息泄露第1110章 蘇定方來了第29章 李家困境第165章 楊玄感之死(二)第631章 爲難第1086章 送禮第1097章 回京第758章 萬花筒和手榴彈第377章 李信東進第674章 裴氏恩寵第28章 眼皮掉了一地第1026章 許敬宗獻策第571章 義寧天子要當和尚第253章 李信有後第131章 殺人殺的熱血沸騰第633章 午夜戰鼓第627章 逃竄第476章 身陷絕地(一)第732章 追擊第198章 義錦堂(二)第159章 逃第392章 決戰前夜第30章 獻策第403章 世家密謀(一)第259章 奸詐褚遂良(一)第740章 混世魔王程咬金第486章 挑撥離間第377章 李信東進第628章 遷都第1036章 行軍第353章 隴山小道第919章 清河崔氏第907章 誰是內奸第820章 旗開得勝第752章 徐世績的報復第652章 攻訐第570章 李淵的狠毒第1043章 白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