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申時,高暢方纔把積壓已久的公文處理妥當。
將公文交給侍衛,讓其送到政事堂之後,高暢並未就此歇息,而是將另外的文卷拿上案頭,翻閱起來。
這些文卷乃是散步在各地的敵情司的細作蒐集起來的情報。
自從成立敵情司之後,高暢就派遣了大量細作分散到各地,安排在那些有資格做他敵手的人身旁,如瓦崗李密,晉陽李淵父子,洛陽王世充,江淮杜伏威,幽州羅藝等。
這類細作大概分爲三種。
第一爲死間。
這類人的挑選最爲嚴格,他們每一個人對高暢都無比忠心,是靈寶神教的忠實信徒,爲了高暢隨時可以拋頭顱,灑熱血,並且,這些人還必須具有一定的本領,在文武兩方面都有幾把刷子,且擅長隨機應變,掩飾自己,不然,他們就算混入敵方陣營之中,也無法身居高位,不能身居高位,對高暢自然用處不大。
所謂死間,顧名思義,當這些人投入敵營之後,他們和樂壽的聯繫就爲之中斷了,他們必須一心一意爲敵人效力,不顧一切地往上爬,沒有收到高暢的命令之前,他們就算是面對自己人,也要當做敵人對待。
這類死間的人數很少,高暢對他們的期望卻最大,不是在最緊要的關頭,高暢是不會動用這些棋子的。
雖然這些死間都受過高暢的洗腦,但是,高暢並不相信他們會永遠對自己忠心,畢竟,有時候,人不能改變事情,而是事情改變人。
隨着時間的流逝,隨着環境的改變,所謂的忠誠有時候也是會變質的。
故而,這些死間基本上都有家室拖累,他們的家人都被高暢命令監察司監控了起來,雖然衣食不缺,行動自由,然而卻不能離開所居住的城池,若要出城,必須報備,且隨行都有暗探跟隨,作爲制約那些死間的棋子,當那些死間心思浮動的時候,想到那些家人,他們說不定也會改變主意。
除了死間之外,高暢還往長安,洛陽,江都等大城市,以及幽州,陽,河內等軍事要地派遣了不少的細作。
他們有的混入豪強勢力之中,打探那些豪強的虛實,暗中聚集勢力,隨時提供情報,並且根據高暢的需要,隨時準備着倒戈一擊;有的則身處民間,通過在敵情司中培訓學來的本事,監視當地豪強的一舉一動,觀察豪強之間的戰爭,然後將自己觀察到的東西繪製成文卷,通過特定的途徑,送往樂壽。
這些細作的挑選也非常嚴格。
比如,若是高暢要安排細作到長安,打探李唐的虛實,那麼他就要安排原籍在關中的人前去,若是原籍長安自然最好。
之所以如此,乃是這個時代的大背景使然。
這個時代的人鄉土觀念非常嚴重,城池內由當地的官府管理,城池之外的廣大農村,則由當地的宗族家長以鄉約,族規管理,在這種以姓氏,血脈爲紐帶的大環境下,人們因此極其排外,一個操着外地口音的人若是混在同一口音的人羣中間,就像是在黑夜之中打着一隻明亮的火把一般引人注目,要想靠這樣的人搞什麼秘密活動,基本上是做夢。
幸好,這兩年到處都是戰亂,並且各地地方都在鬧災荒,不是水災,就是旱災,一般的平民百姓要想活下去,只有離開家鄉,淪爲流民,由於高暢的領地對流民開放,並且設有賑濟棚接濟流民,且爲他們安排田地,組建農莊,讓他們能勉強度日,所以,在高暢的領地內到處都操着各種口音的人,往往一縣之地,基本上長江以南的口音隨處可見。
所以,雖然挑選非常嚴格,這類的細作卻也不缺,畢竟,只要成爲了細作,他們一家的田地就不需要繳納田賦,剩下的家人也不必服各種各樣的勞役了,爲了家人能活得更好,那些從四面八方漂泊來此的人只要被選中之後,基本上都不會拒絕。
第三類細作則是行商,他們主要負責將前面所說的那些細作打探到的消息傳遞迴樂壽,從某種方面來說,他們相當與那些細作和樂壽之間聯繫的紐帶。
高暢秘密成立的百工營裡面所製造的那些東西,基本上都超越到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比如造紙術,印刷術,由最新式的紡織機織出來的布匹,還有改變了工藝方法的原本就名揚四海的清河絹,各種各樣的新式顏料,所有這些新奇的產品,除了那些能夠用在戰場上的管制用品之外,高暢都需要行商將這些產品賣到全國各地,以便換取自己需
資。
爲此,高暢專門成立了一個商會,這個商會以戶部爲主導,最初臣服高暢的各大世家都紛紛出錢出力,加入其中,成爲了其中的一份子,從中分了不少利潤。
高暢之所以沒有吃自己吃獨食,而是主動將那些世家拉進來共同賺錢,第一,自然是因爲有了世家的人力物力的支持,百工營的發展將更加迅速,商品也會越造越多,而有了那些世家的影響力,利用他們原本的商業途徑,商會的擴張也會迅速許多,乃是合則兩利的事情;第二個原因,是因爲高暢想把那些世家的注意力從土地吸引到商業上來,這個時代,由於商品貧乏,物產不豐,交通不便,所以商業流通不夠,大舉興辦工商並沒有那樣的土壤,但是,自從高暢轉世來了之後,製造大量新奇而實用的玩意,商業的土壤也漸漸變得肥沃起來,若是通過商業行爲所賺到的遠比土地出產的要多,那些世家也就會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商業之上,不再一個心思地兼併土地。
當然,要想完全杜絕土地兼併還是一段漫長的路程,需要數十年,甚至一百年的時間,不過,高暢有信心,當他奪取權柄之後,在有生之年能解決這個問題。
經過一年的佈置,這個秘密商會的觸角已經遍佈全國的大中城市,他們在賺取錢財和物資的同時,也把各個地方的情報源源不斷地傳回了樂壽。
情報的傳播途徑分爲兩種,一是通過各個商會據點養的信鴿來飛鴿傳書,另一方面就是通過快馬傳送,每份情報都有兩份,兩種辦法都採用,主要是怕出現意外,在中途丟失。
那些情報就算是被外人獲得,也不知其然,沒有專門的密碼本解讀,那些文字毫無意義。
不過,就算敵情司的秘密情報傳遞系統這般先進,由於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戰亂四起,以及各種各樣意外的緣故,像長安的情報傳遞到樂壽卻也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
就像現在高暢翻閱的關於李唐的最新情報,其實已經是兩三個月前的事情了。
大業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
李淵準備法架,迎十三歲的代王楊至大興殿登皇帝寶座,改年號義寧,遙尊祖父楊廣爲太上皇,這個時刻比原本時空晚發生了兩天。
十一月二十日,李淵自長樂宮入大興城,楊授予李淵假黃鋮、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尚書令、大丞相,進封唐王,綜理萬機。
二十二日,李淵封李建成爲唐王世子,李世民爲京兆尹,封秦公,李元吉爲齊公。
情報中說,李淵用光了庫藏來賞賜那些有功之士,以至於政府中沒有財賦正常開支,當時,數萬唐軍齊聚京師,所用木柴草料甚多,以致木柴草料非常昂貴,李淵命人將大業城中主要大街的樹木全部砍伐,將皇家林苑中的樹木砍了下來,當作木柴出售,用來交換綢緞布匹,以此度過了難關。
十二月,秦帝薛舉派太子薛仁果率數萬大軍攻打扶風郡,向大興城進發,擊敗稱唐王唐弼,唐弼投奔李唐,被扶風郡郡守所殺。
李淵派李世民率軍迎擊秦軍,又派姜謨,竇軌同時由散關出發,安撫隴右(隴山以西);左光祿大夫李孝恭安撫山南(秦嶺以南);唐王府戶曹張道源安撫山東(潼關以東)。
高暢知道李唐佔據關中,隴右,巴蜀基本上會落入其手中,而自己鞭長莫及,對此也毫無辦法,只是,對於安撫山東的張道源,他卻不能坐視不理。
記得原來的時空上,李密被王世充擊敗後,投奔了李唐,然而,至少現在躊躇滿志的他不會投靠李唐,張道源的主要目的應該是接觸關東門閥,希望關東門閥能支持李唐奪得天下,除此之外,像幽州羅藝,長白王薄,徐圓郎,孟海公這些豪強都是其拉攏的對象。
張道源!
高暢在張道源三個字上面用紅筆勾了一個圈。
然後,他繼續往下翻閱。
十二月中,李世民在扶風郡大破薛仁果,使得薛仁果狼狽逃竄,李世民一直追擊到隴山方纔收兵。
高暢放下案卷,長吸了一口氣,站起身來,他覺得胸口稍稍有些氣悶,於是大踏步走了出去,站在屋檐下的長廊上。
李世民!
他嘴裡小聲地念叨着這個名字,極目遠望,這個人,註定是他轉世來此一生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