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象是怎樣應四時的變化而變動的呢?怎樣從脈診上知道病變的所在呢?怎樣從脈診上知道疾病的變化呢?怎樣從脈診上知道病忽然發生在內部呢?怎樣從脈診上知道病忽然發生在外部呢?這些問題我現在就告訴你,爺爺你要好好聽,僅此一次,下次我可能就沒有辦法說了!!畢竟我的時間很少!”少的可憐!!只是這些她是不會告訴他的!!
“先來講一講人體的陰陽升降與天運之環轉相適應的情況。萬物之外,六合之內,天地間的變化,陰陽四時與之相應。如春天的氣候溫暖,發展爲夏天的氣候暑熱,秋天得勁急之氣,發展爲冬天的寒殺之氣,這種四時氣候的變化,人體的脈象也隨着變化而升降浮沉。春脈如規之象;夏脈如矩之象;秋脈如稱衡之象,冬脈如稱權之象。四時陰陽的情況也是這樣,冬至到立春的四十五天,陽氣微升,陰氣微降;夏至到立秋的四十五天,陰氣微升,陽氣微降。四時陰陽的升降是有一定的時間和規律的,人體脈象的變化,亦與之相應,脈象變化與四時陰陽不相適應,即使病態,根據脈象的異常變化就可以知道病屬何髒,再根據髒氣的盛衰和四時衰旺的時期,就可以判斷出疾病和死亡的時間。
四時陰陽變化之微妙,都是從辨別陰陽開始,結合人體十二經脈進行分析研究,而十二經脈應五行而有生生之機;觀測生生之機的尺度,則是以四時陰陽爲準則;遵循四時陰陽的變化規律,不使有失,則人體就能保持相對平衡,並與天地之陰陽相互統一;知道了天人統一的道理,就可以預決死生。所以五聲是和五音相應合的;五色是和五行相應合的;脈象是和陰陽相應合的。
陰氣盛則夢見渡大水而恐懼;陽氣盛則夢見打火燒灼;陰陽俱盛則夢見相互殘殺毀傷;上部盛則夢飛騰;下部盛則夢下墮;吃的過飽的時候,就會夢見送食物給人;飢餓時就會夢見去取食物;肝氣盛,則做夢好發怒氣,肺氣盛則做夢悲哀啼哭;腹內短蟲多,則夢衆人集聚;腹內長蟲多則夢打架損傷。
所以診脈是有一定方法和要求的,必須虛心靜氣,才能保證診斷的正確。
春天的脈應該浮而在外,好象魚浮游於水波之中;夏天的脈在膚,洪大而浮,泛泛然充滿於指下,就象夏天萬物生長的茂盛狀態;秋天的勱處於皮膚之下,就象蟄蟲將要伏藏;冬天的脈沉在骨,就象冬眠之蟲閉藏不出,人們也都深居簡出一樣。
因此說:要知道內臟的情況,可以從脈象上區別出來;要知道外部經氣的情況,可以經脈循行的經絡上診察而知其終始。春、夏、秋、冬、內、外這六個方面,乃是診脈的大法。
心脈堅而長,搏擊指下,爲心經邪盛,火盛氣浮,當病舌卷而不能言語;其脈軟而散的,當病消渴,待其胃氣來複,病自痊癒。肺脈堅而長,搏擊指下,爲火邪犯肺,當病痰中帶血;其脈軟而散的,爲肺脈不足,當病汗出不止,在這種情況下,不可在用發散的方法治療。
肝脈堅而長,搏擊指下,其面色當青,今反不青,知其病非由內生,當爲跌墜或搏擊所傷,因淤血積於脅下,阻礙肺氣升降,所以使人喘逆;如其脈軟而散,加之面目顏色鮮澤的,當發溢飲病,溢飲病口渴暴飲,因水不化氣,而水氣容易流入肌肉皮膚之間、腸胃之外所引起。胃脈堅而長,搏擊指下,面色赤,當病髀痛如折;如其脈軟而散的,則胃氣不足,當病食痹。
脾脈堅而長,搏擊指下,面部色黃,乃脾氣不運,當病少氣;如其脈軟而散,面色不澤,爲脾虛,不能運化水溼,當病足脛浮腫如水狀。腎脈堅長,搏擊指下,面部黃而帶赤,是心脾之邪盛侵犯於腎,腎受邪傷,當病腰痛如折;如其脈軟而散者,當病精血虛少,使身體不能恢復健康。
診脈時,其心脈勁急,這種病名叫心疝,少腹部位一定有形徵出現。診察到胃脈有病,會出現什麼病變呢?
胃脈實則邪氣有餘,將出現腹脹滿病;胃脈虛則胃氣不足,將出現泄瀉病。
疾病的形成及其發展變化是:因於風邪,可變爲寒熱病;癉熱既久,可成爲消中病;氣逆上而不己,可成爲癲蕳病;風氣通於肝,風邪經久不愈,木邪侮土,可成爲飧瀉病;風邪客於脈,留而不去則成爲癘風病;疾病的發展變化是不能夠數清的。
各種癰腫、筋攣、骨痛的病變,這都是因爲寒氣聚集和八風邪氣侵犯人體後而發生的變化。由於四時偏勝之邪氣所引起的病變,根據五行相勝的規律確定治則去治療就會痊癒。
“有舊病從五臟發動,都會影響到脈色而發生變化,怎樣區別它是久病還是新病,爺爺,這個你可以用心記一下的!很有用的!!”
“清兒你說!!”司徒寧宇點了點頭!
“只要驗看它脈色就可以區別開來:如脈雖小而氣色不失於正常的,乃是久病;如脈象與氣色均失於正常狀態的,也是久病;如脈象與面色都不失於正常的,乃是新病。脈見沉弦,是肝脈與腎脈並致,而外部沒有血,或外部已見血,其經脈必滯,血氣必凝,血凝經滯,形體必腫,有似乎因溼邪或水氣中傷的現象,成爲一種淤血腫脹。
遲脈兩旁的內側侯於季脅部,外側侯於腎臟,中間候於腹部。尺膚部的中段、左臂的外側侯於肝臟,內側侯於膈部;右臂的外側後於胃腑,內側侯於脾臟。尺膚部的上段,右臂外側侯於肺臟,內側侯於胸中;左臂外側侯於心髒,內側侯於膻中。尺膚部的前面,侯身前即胸腹部;後面,後身侯即背部。從尺膚上段直達魚際處,主****與侯中的疾病;從尺膚上段處,主少腹、腰、股、膝、脛、足等處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