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天威

懷遠。

這座昔日偏遠軍鎮,如今卻是熱鬧非凡。

皇帝率文武百官駕臨,懷遠城用了五十萬民夫僅用三個月時間,便在這座邊塞軍鎮城北,建立起一座嶄新而又雄壯的懷遠行宮。

懷遠行宮周圍僅九里九,但城高六丈,壕寬九丈,深三丈三。

幾乎就是一座小一號的大興宮,前朝後殿一應俱全。

皇帝駕臨,對這座行宮很是滿意,對負責修建此宮的宇文愷也是大爲讚賞。

此時已經是四月底,攻擊平壤的陸路集結九個軍已經先後出發,都渡過了遼河,就算是掃蕩遼東的七個軍,也已經有兩個軍過河。

而另五個軍,也都已經推進到了遼河西岸的中道和北道盡頭,正做渡河準備。

皇帝親率的御營六軍,也全都到達懷遠。

多達百萬的民夫聚集在遼河一線,還有幾十萬在懷遠、襄平、通定、望海、柳城、瀘河諸鎮,另有過百萬的民夫還在往返關內外的道路上輸運糧草軍械。

這非凡的氣勢,震懾的北地突厥也十分不安。

皇帝一道詔令,突厥可汗始畢便帶着三萬突厥輕騎前來觀戰,契丹汗大賀咄羅也率一萬騎前來。

另庫莫奚、室韋諸部酋長首領也紛紛聽詔前來。

諸酋們在懷遠看到如此雄壯的軍威,都震懾萬分。大興和洛陽兩京的富庶繁華他們見過,軍隊的威武也見過,但隋軍居然能在邊遠的懷遠聚集百萬之兵,徵發幾百萬民夫,這是他們根本想象不到的。

就算是經歷了幾十年的休養生息,重新強大起來的東突厥,看到此情此景,也暗暗擔憂。始畢可汗一連數日,表面是高興,可暗裡憂嘆。

這一次征討高句麗,那高句麗滅亡之後,下一個又會是隋朝的目標呢。

殿上。

一副巨大的地圖,由數十副羊皮繪製拼接而成,平鋪在殿中,楊廣手裡拎着一支金杖,光腳踩在地圖上。

“九軍已發,目標平壤,那麼爲確保九軍後顧無憂,後七軍必須馬上展開攻勢,對遼東掃蕩,攻拔諸城。”

“李景的左六羅藝的右六兩軍,負責奪取新城,左七右七兩軍以及右五三軍,負責攻奪遼東城,另外左八軍負責攻打扶余,右八軍負責攻取安市。”

隋軍兵多,因此楊廣接受段文振的計劃,並沒有試圖把幾十萬大軍放在一座城下。

最大的遼東城下,楊廣也不過放了三個軍十萬人,有十萬人圍攻一座城池已經足夠了,再多就是浪費兵力了。

七個軍二十萬人,楊廣將之分成了三個進攻集團,分別攻打遼河東岸上的三大要塞,新城、遼東城、安市城。

而他自己的御營六軍,將做爲戰役總預備隊,隨後過河,掃蕩遼河東岸,等七軍攻下城池後,御營接管。

至於胡人番邦的七八萬人馬,楊廣完全沒有打算用他們,只是讓他們過來當觀衆,讓他們看看大隋的軍隊是如何的無敵。

不過這個安排,讓一衆胡酋們有點傷自尊。

始畢可汗出列。

始畢可汗說來也算是楊廣的親戚,當年始畢之父啓民可汗在突厥五汗爭奪戰中敗北,後投奔隋朝,被隋朝安置在陰山之南,楊堅還下嫁宗室女給他,後來那位公主沒多久病死,楊堅還又下嫁了一位宗室女給他。

後來那位宗室出嫁時被賜義成公主封號,啓民可汗死後,按突厥人習俗傳統,繼位的始畢可汗便收繼可敦義成公主爲妻,繼續尊她爲突厥可敦。

義成公主按輩份算是楊廣的堂妹,因此始畢可汗也能稱的上是楊廣的堂妹夫了。

經過啓民、始畢父子兩代努力,到現在,始畢可汗已經把東部草原各部都征服,算是成爲金山以東廣大突厥草原上的霸主,當年五汗爭霸中的失敗者,如今卻成爲各部霸主。

多年休養生息,特別是擁有了漠南的肥美草場後,東部突厥發展迅速,到如今已經是擁有控弦之士四十萬,而契丹、奚、室韋等東邊諸部,還有北方的鐵勒諸部,都臣服於他。

“偉大的聖可汗陛下,爲何不用我們驃悍忠誠的突厥騎兵?是陛下瞧不起我們突厥勇士嗎?”始畢高聲說道,“我阿史那咄吉請求爲陛下出戰,願率本部三萬勇士攻打北方扶余城,如果陛下許可,我還可以再從草原諸部調來十萬精騎。”

“陛下!”

一名內侍帶着激動神色捧着一本摺子上前。

“何事?”

“陛下,遼東剛發回來的捷報,大捷。左五軍大將羅成,進軍平壤途中,把新城破了。”

“什麼?”楊廣聲音陡然提高了八度。

新城之堅,可是很有名的,能排在遼東諸城中險要前三,論規模僅次遼東城。他剛纔,還計劃用兩個軍,七萬人圍攻新城,可現在就攻下了?

內侍奉上捷報奏章。

“羅成將軍將玄菟諸城交接給李景、羅藝,把錢糧人口交接給李淵後,便率本部東進。數日前,他路經新城,便兵臨城下,一面派兵掃蕩新城周邊,一面又下書勸降守將楊萬春。楊萬春猶豫不決,羅成便派兵攻城,一場大戰之後,高句麗死傷一萬餘人,楊萬春山窮水盡,不敢再抗拒天威,於是只得請降。”

楊廣接過奏章仔細看起來,奏章是羅成的意思魏徵潤筆,因此寫的還是十分不錯的,信裡,羅成把攻打新城的經過詳細說明了,然後最後又簡略提了幾筆楊萬春的附加條件。

羅成說自己本來要守在新城下,等侯皇帝旨意,可奈何軍情緊急,要趕往鴨綠江集結,於是只能把後續事務交給受降使宇文士及,還說讓宇文士及去玄菟找李淵一起主持此事。

放下奏摺。

楊廣哈哈大笑。

“襄陽侯羅成真乃朕之福將,去平壤的半路上,還順便就把新城給拿下了。如今新城守將楊萬春已降,左六右六兩軍可以北攻扶余、金山諸城了。”

楊廣笑着對始畢可汗阿史那咄吉道,“愛卿啊,朕也知道你忠心可嘉,但是我大隋兵強馬壯,風行天下,無往不利,征討一個區區高句麗自然是手到擒來,就不勞突厥勇士們了。”

“哈哈哈!”

第991章 何須馬革裹屍還第1007章 驅虎吞狼戰不休第554章 藏兵於民第1045章 錦衣衛都督謀反第38章 王薄第357章 肉食者鄙第860章 大秦傾國而戰第1255章 狗奴第864章 將軍決戰豈在戰場第133章 送你一場富貴第581章 老鼠拜貓第666章 渡海南下第9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163章 我羅老四又回來了第1324章 代言人第428章 死士第120章 精兵悍將第457章 人屠降臨,小兒止啼第1385章 鷺島第356章 王都第341章 秦瓊、李淵第473章 亂世之梟雄第833章 漢城第1322章 聖人仁慈第782章 新朝第583章 張金稱第1278章 不宣而戰第1048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1057章 半億人口九億田第1385章 鷺島第1389章 江西第9章 擂鼓甕金錘第1302章 聖心獨裁第1460章 兵之王第587章 羅帥萬歲第1236章 大使館第774章 投降也有講究第1295章 跳反第673章 一級戰備第242章 梟雄之氣第452章 霸王對白虎第324章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1073章 寶船揚帆戰兵至第596章 死亡騎士(第八更!)第1111章 和稀泥第105章 鬥將第907章 霸王硬上弓第692章 遷都南京第302章 慕容長生(謝謝平安10113萬賞!)第934章 青苗法第1415章 頭鐵失智第1442章 海外殖民地第804章 洛口第730章 休想離間朕和驍果第287章 家書第1461章 跪雪第950章 度種還是仙人跳第1477章 藩王、邊帥第968章 無賴漢子佔花枝第1394章 奴隸起義第942章 嶺南長流人第8章 章丘小鐵匠第613章 敢死隊第760章 鈍刀割肉第759 紅槍會第235章 唐國公第1230章 腰劍斬樓蘭第789章 偏師第166章 躍龍門第2章 瓦面金裝鐗第1402章 野豬皮第288章 襄陽侯第554章 藏兵於民第466章 逃出五指山第147章 新縣尉發威第611章 教突厥騎戰第1271章 血火第1328章 天蝦雞排第165章 賞官第577章 誰當爲太子第317章 老子反了(感謝書友105萬賞!)第115章 縣令許親(謝秋懷夢涵萬賞!)第2章 瓦面金裝鐗第846章 頡利突襲第60章 狗急跳牆第456章 兄弟反目第53章 戰神降臨第867章 大利犒軍第114章 假子第460章 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34章 老子的隊伍纔開張第549章 功蓋漢武第1518章 雙刃劍第774章 投降也有講究第836章 滅世族第708章 登基改元第1336章 改旗易幟第1009章 神農本草惠民醫第1408章 承包到戶第266章 烏雲壓城城欲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