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五爪龍、四爪蟒

范陽。

軍都關前。

閱兵臺上,一杆秦字大纛在風中獵獵作響。

年輕的皇帝羅成身着刺繡有五爪金龍的赭黃袍坐在大纛下,身前左右是九名帶御器械的五品侍衛,再前面是三十六名執千牛刀的千牛備身。

而在皇帝旁邊,是身着江牙海水四爪坐龍紅色九蟒袍的晉王羅嗣業。

天子袍服上的是五爪金龍,也是真龍。而親王袍服上是四爪之龍,也稱爲蟒龍。

天子龍袍和親王蟒袍下端都有斜向排列的線條,稱爲水腳。水腳上有波濤翻涌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寶物,俗稱爲江牙海水。

在大秦朝,服飾皆有規格等級。

比如官員袍服有紫緋綠青四等,胥吏爲黑,平民爲白或黃。

天子雖也用黃,但並不禁百姓服黃,只規定了黃色中的赭黃色爲天子之色,這種赭黃便是黃中帶赤,看着很土的一種黃色,而明黃金黃這種比較亮色的黃,不夠低調奢華,於是不禁士庶服用。

可龍袍卻只有天子可用,蟒袍也僅親王郡王可用,而大秦又規定,非皇家羅姓,異姓不得封王,因此能夠穿龍袍穿蟒袍的,那都是皇家人。

羅嗣業旁邊卻有一人,非皇族卻也穿蟒,此人便是被賜姓爲羅,並且特旨列入屬籍,記入皇家譜序之中的突厥特勤阿史那思摩,他被賜姓爲羅,授左武衛大將軍,因此雖只封了個順國公爵位,可皇帝卻特賜他花衣蟒袍。

嗣業着九蟒紅袍,思摩卻是着七蟒的青袍。

思摩的對面,則是身着紫袍,胸前背後官袍上卻各打了塊補子的代國公劉武周。

劉武周官服上打了兩塊補子,倒不是他特別節儉,而是這是大秦朝新創的一種官服制度,各級官員按其品級,在其前胸和後背的官袍上用金線和彩絲繡成補子,文官繡禽,武官繡獸,各品補子紋樣,均有規定。

公侯伯駙馬皆爲麒麟,子男爵位爲白澤。

文官繡禽,以示文明,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

武官繡獸,以示威猛:一品、二品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雜職則是練鵲。

風憲官則是獬豸。

而劉武周紫色補子上繡的卻是鬥牛,這是類似於蟒的紋,鬥牛原是天上星宿。鬥牛服不在諸品補服之內,爲天子賜服。

鬥牛服補子是蟒首牛角,頭上雙角向下彎曲如牛角狀,一般三品以上大員立下大功,方纔能得到天了賜服。

此外賜服還有飛魚服,則是賜給武將,

飛魚服也類似蟒袍,飛魚類蟒,亦有二角,龍頭魚身而有翼,眼之不畏雷,因此它被指爲具有雷神的神性和神力,故皇帝以飛魚服賜給三品以上有功武將。

鬥牛和飛魚服雖不是蟒袍,但因爲類似蟒,所以比標準的文武各級補服都更尊貴。

羅嗣業是皇帝兄長,又是手握一鎮重兵的定襄節度使,自然是身着九蟒袍。而羅思摩雖說現在僅爲定襄節度副使,可他卻在突厥中很有威望,是皇帝在突厥人中選出的典型代表,又賜國姓,自然也服蟒。

劉武周做爲一鎮節度使,手下佔有代北三郡,又有兩萬餘兵,算是一個還未正式改編的山頭,所以他得封國公,還賜鬥牛服。

而他對面,另一位節度使,恆山節度使馮孝慈,雖也封國公,可卻只得飛魚服。因爲他雖也是節度使,可他麾下的這一軍兵馬,卻是已經完成了整編的神字頭軍。

現在,大秦朝堂,已經把各路後馬劃分爲兩類,一是神字頭的兵馬,皆稱爲皇家禁軍。而不是神字頭的兵馬,如嗣業的宣武、羅藝的鎮海、劉武周的義武諸軍,則皆爲地方軍。

劉武周捋着鋼針一般的鬍鬚,笑呵呵的對皇帝道,“陛下高看李密和王世充了,說他們二虎相鬥,可充其量頂多是二犬爭食,如今僅裴行儼和來整兩位將軍,由四千水師護送八千步騎,便已經將他們兩路都端了老巢,這仗真是贏的漂亮啊。”

范陽軍都關雖距洛陽一千六百里之遙,但是親軍都尉府已經開始使用飛鴿來分段接力傳信,一千六百里,如果是騎馬送信,得三四天,而在如今各地割據,阻隔道路的情況下,這情報還得花更多時間。

但有了這飛鴿傳信,一些重要的軍情,卻能保證三天之內就送到。雖然花費不小,可卻十分值得。

裴行儼與虯髯客奪了洛陽,來整佔了興洛。

這兩個消息是隨着王世充北邙山大敗李密的消息同時送達的,只用了兩天時間。

而大秦皇帝羅成召定襄、代北、恆山三鎮節度使來軍都關,等他們到來,卻花了五天時間。

皇帝之前派出裴來二將,趁李密王世充大戰之機偏師入洛,本來諸將都以爲,未必能有什麼奇效。

朝廷上下,也都還是按部就班的在籌劃着新一輪的攻勢。

不管王世充還是李密取得勝利,都一樣難逃秦軍的攻伐。

可誰能料到,擁兵數十萬的李密反敗於王世充之手,更料不到,裴行儼居然奪了洛陽,來整也佔了興洛倉城。

至於裴仁基與衛文升佔據偃師歸附大秦,李密兵敗入洛口倉歸秦,這些都更是預料之外的事了。

局勢快的朝廷這邊的兵馬都還沒有調動起來。

“李密號稱擁兵百萬,佔地十幾郡,想不到卻如此不堪一擊啊。”劉武周冷笑着道。

雖然他殺王仁恭起事以來,還不曾出過一次兵,一直忙着安穩內部,又要防範太原的楊義臣和蕭瑀,但這並不妨礙他瞧不起李密。

“兵再多又如何,真打起仗來,兵多未必就是好事。兵多,也不一定就能全調上來。兵調動越多,耗費錢糧更多,而且更考驗將領的指揮能力。放眼當今天下,能夠指揮十萬人以上大軍團作戰的,也沒幾個人。”羅嗣業倒是沒有怎麼輕敵。

跟着羅成打了那麼多仗,自己又獨當一面,他很清楚兵多並不是一切。

第279章 尚方寶劍第1102章 禁不良人爲府兵第151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803章 北邙山第786章 圖形凌煙閣第249章 得遇明主第1073章 寶船揚帆戰兵至第544章 形勢所逼第575章 爲奴爲婢第140章 私奔第759 紅槍會第1274章 許和尚第147章 新縣尉發威第924章 功成名就第803章 北邙山第674章 突破限制第16章 露一手第940章 父母就是最大的佛第548章 海東王第1292 錦衣衛破城第951章 暫借羌兵討不臣第932章 許和尚第985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821章 孤注一擲第916章 禁嫁十萬三韓女第932章 許和尚第1050章 鳥盡弓藏誅功臣第747章 青島第344章 瞞天過海第1314章 流求太守第1015章 潛行夜至烽火舉第1530章 直叩宮門第179章 百斤大刀第588章 流民第541章 密謀第949章 天柱王的使者第125章 士信割耳第3章 叔寶兄,我來也第721章 異姓不得封王第981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第180章 七石弓第475章 戰滎陽第249章 得遇明主第1366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590章 挖牆角第624章 長城腳下第1271章 血火第359章 再折一員大將第686章 再下一城第1236章 大使館第765章 入關第289章 遼東郡丞第1124章 亭長宇文士及第933章 迴歸本源第538章 天使李世民第878章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第344章 瞞天過海第201章 升職加官第762章 梟雄本色第452章 霸王對白虎第592章 勤王令第1313章 朕很高興,當賞第1103章 宣政殿第88章 三隻母老虎第1110章 南海三王第970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25章 士信割耳第257章 不屑一顧第941章 王寶槍第98章 非禮第965章 白龍化魚淵中游第193章 山東好漢第373章 攻入平壤第1116章 長安崔氏第187章 豪強第377章 百里突襲第1415章 頭鐵失智第635章 馬邑三雄第540章 定計擒羅成第1337章 江夏第1039章 先捉後放宣天威第1311章 總督第691章 削藩第1356章 利益第348章 笑的太早第584章 段姥第1364章 呆仗第319章 刺殺第162章 投桃報李第1415章 頭鐵失智第338章 羅成的大殺器第830章 撕開長安之門第322章 白馬義從第456章 兄弟反目第188章 羅士信VS段志玄第531章 以帥爲餌第199章 丁憂第948章 跑單幫第1498章 夜未央第1453章 捉對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