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目標有三個!”舒爾卡指着地圖說:“米洛韋城區、三號高地,以及布圖爾村!”
韋尼亞明科盯着地圖看了一會兒,然後就點了點頭表示贊同:“你選擇了三個很好的進攻目標,舒爾卡同志!”
韋尼亞明科在此之前,事實上是在他一接到任務起就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要進攻哪裡?
這很難決定,原因是空降旅只有三千餘人,而且還是隻有輕裝備的空降部隊。
三千餘人實在不能算多,這在斯大林格勒戰役裡大概就是一天的傷亡人數。
也就是說,如果打得激烈的話,這三千人空降到德軍後方能撐得住一天就不錯了。
正所謂“好鋼要用在刀刃上”,韋尼亞明科無法確定這三千人該怎麼用才能叫“用在刀刃上”,這也是他在這緊張時刻寧可丟下空降部隊而跑到第51集團軍指揮部與舒爾卡商量的主要原因……這是戰略方向的問題,一點都馬虎不得,稍有偏差就是“一步錯步步錯”。
但是,在舒爾卡給出了這三個目標後,韋尼亞明科就突然開朗了,同時也對面前這個年輕人的智慧有了新的認識。
“選擇米洛韋城區,是因爲那裡易守難攻!”舒爾卡說:“據情報顯示,德國人幾乎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進攻卡拉奇和南、北兩翼防線,米洛韋城區只有負責治安的一個特別行動隊負責治安及搜索游擊隊,兵力大概一千人!”
“這的確是好目標!”佐洛塔廖夫接着就表示贊同:“米洛韋城區有許多的我方百姓,另外還有自發組織以及我軍滲透進的游擊隊,我們可以與他們取得聯繫並獲得他們的幫助,這會在相當程度減輕我軍的壓力!”
特魯法諾夫也表示贊同:“我們的空降部隊都是從斯大林格勒撤下來的,他們有豐富的巷戰經驗,空降至米洛韋城區就意味着跟敵人打巷戰……德國人的特別行動隊毫無戰鬥經驗,可想而知他們在初期的戰鬥中不會佔到多少便宜,等德國人反應過來調來援軍的時候,我們已經佔領有利位置做好層層阻擊的準備了!”
這些話說的沒毛病,舒爾卡也是這樣想的。
不過更重要的卻還不是這些……
“我們的主攻位置是火車站,那裡大概有一個營的特別行動隊駐防!”舒爾卡說。
“火車站?”佐洛塔廖夫有些疑惑:“可是,那裡也有可能有敵人正規軍,那是個難啃的骨頭!”
之所以說“可能”,是因爲火車站這地方比較敏感,不管是從後方增援來的還是從卡拉奇撤回去的部隊都“可能”搭乘火車經過米洛韋城區,於是火車站就有可能有正規軍。
按常理,空降部隊如果分三個目標,那麼每個目標也就一千人左右,那就更應該避免與正規軍交戰纔對。
所以佐洛塔廖夫纔會有意見。
不過舒爾卡想的卻不只是這些。
“就像你說的,佐洛塔廖夫同志!”舒爾卡說:“米洛韋城區有我方百姓和游擊隊!”
“可是……就算有他們的支持和幫助,我們也……”
“我說的不是爭取他們的支持!”舒爾卡說:“我說的是發動他們起來反抗德國人!”
“發動他們?”佐洛塔廖夫和其它人聞言不由目瞪口呆。
“是的,發動他們!”舒爾卡說:“利用羣衆的力量!”
佐洛塔廖夫沉默不語,其實並不是他不知道這麼做,而是他實在對“利用羣衆的力量”、“發動百姓對抗德軍”沒有很大的信心。
原因就不用多說了:斯大林格勒屬於俄羅斯,哈爾科夫屬於烏克蘭,米洛韋則是在俄羅斯與烏克蘭的交界地,百姓對蘇聯政權的支持率並不高……米洛韋雖然有偏向蘇聯的游擊隊,但德軍也同樣拉攏反對勢力並組成了民兵。
也就是說,有相當一部份勢力會處在觀望的狀態下。
舒爾卡解釋道:“德國第6集團軍已經投降了,這個消息……就算米洛韋的百姓在德國人的封鎖之下,只怕也不徑而走!”
“當然!”佐洛塔廖夫回答:“我們的游擊隊已經把消息放出去了!”
“那麼!”舒爾卡說:“如果我們再空降一支部隊到米洛韋,並告訴他們德國人很快就會被我們趕出去了,你認爲米洛韋的百姓會怎麼想?”
佐洛塔廖夫聞言不由點了點頭:“說得對,舒爾卡同志!那些在觀望狀態的人,他們很快就會倒向我們一邊!”
“是的!”舒爾卡說:“我們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發動百姓,在空降部隊的帶領下佔領火車站,火車站儲存有大量的軍用物資,其中包括步槍、彈藥,我們可以用這些物資把百姓武裝起來。換而言之,我們可能只需要區區一千人,就佔領並控制整座城市!”
衆人聞言不由紛紛點頭。
這個計劃就算不成功,損失的也只是一千名空降兵。
而萬一成功了,就是在敵人中間紮下了一個堅實的據點並徹底切斷了鐵路運輸使德軍無法通過鐵路大批量的撤離,於是德軍撤退速度就會成級數下降。
“三號高地用於控制公路!”舒爾卡說:“那是一條公路主幹道,雖說我們無法徹底切斷這條公路,但卻可以居高臨下的用火力壓制,德國人要從這條公路逃走,就必須付出慘重的代價!”
“那麼布圖爾村呢?”特魯法諾夫問:“我知道敵人的列車炮在那,但是,這種情況下進攻敵人列車炮似乎沒有多大意義!”
看起來的確沒有意義,因爲列車炮短時間內肯定無法運走,所以不需要蘇軍動手德國人也會將其炸燬。
“重點是那一個旅的技術工兵!”舒爾卡說:“消滅他們會使德國人損失一批技術人員,另外,佔領布圖爾村既可以與我軍夾擊敵人防線使第51集團軍打開缺口,又與三號高地、米洛韋形成一個三角形,它們可以互相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