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楊燦此時,恰在索上。
天高路遠,希望渺茫。
楊燦不管不顧,他要一路前行,直到山窮水盡,或是柳暗花明。
寒風越來越勁。
只吹得繩索飄飄蕩蕩,帶着楊燦,不停地大繞圈子。
這注定是一條艱難的路。
楊燦用手緊緊地抓住繩索,太極的各種奧義,發揮的淋漓盡致。
無形無象,全身透空。
楊燦此時,形體彷彿不存在,如一個氣團,空虛清淨。
《道德經》:“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故修煉太極拳時,要“修無觀有”,“煉有歸無”,“有無相生”,“有生於無又歸於無”。
《黃帝內經》:“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易外別傳》:“內煉之道,貴乎心虛,心虛則神凝,神凝則氣聚。”
前世楊燦,多次進入這個境界,此世楊燦則不能,需要這種特定的環境激發。
應物自然,西山懸磬。
太極拳所講的應物自然就是舍已從人,聽憑自然。
楊燦此刻就是這樣,任憑繩索千變萬化,他根本不用思索,只憑本身自然反應,就能夠如影隨形,緊緊依附。
西山懸磬,要求虛領頂勁,脊豎頸直,中正安舒,氣沉丹田。
無論身體是何種狀態,這些要領始終不能丟,否則,就不能更好地保持平衡。
虎吼猿鳴,泉清河靜。
虎吼猿鳴,指的是坎離相濟,心腎相交,神氣相合,以神煉氣。
楊燦此刻就是知白守黑,抱元守一,任虎氣上升,龍氣下降。
心猿方寸機,三千功夫與天齊,自然有鼎烹龍虎,指的就是煉心。
泉清河靜。
當自身寂然不動,萬慮俱滅之時,河海靜默,山嶽藏煙,日月停景,璇璣不行,八脈歸源,呼吸俱無,一心在於幽冥之中。
翻江攪海,儘性立命。
翻江攪海,到了這個境界,就能夠打通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眼前的楊燦,可達不到這種境界。
儘性立命。
指的是性命雙修,神氣合一,到了這個境界,就回歸太極,近乎道了。
路越走越難,天越來越寒。
冥冥天空中。
一點銀白,緩緩落下,灑落在楊燦身上,異常地輕柔。
不會吧?
楊燦瞪大了眼睛,如果真的有雪,來的太不是時候。
果真有雪。
開始只是一片片,越來越多,在風中跳舞,如同來自天界的精靈。
亂雪漸欲迷人眼。
對於楊燦掌握平衡,增添了極大的難度,如果不是他對太極體會深刻,只怕一會都不能停留。
繩索在寒雪中狂舞。
楊燦不但要穩住身子,還要覓路上升,難度可想而知。
無時無刻。
楊燦的身子不在動,不但隨着繩索動,而且他本身還要動。
雪花落在楊燦身上,就被遠遠地彈開,這是一羽不能落的境界。
如果不是楊燦淬體有成,氣血旺盛,只怕身子早就凍僵,那還能活動開手腳。
風雪嚴寒,盡情肆虐。
楊燦身子越來越冷,越來越僵,連太極勁都使用不暢,雪花一點點沾在他身上,漸漸地變成一個雪人。
“前面還有路嗎?”
楊燦一聲嘆息,臉露迷茫神色,茫茫風雪,如同沒有盡頭。
迷茫神色,一現既隱,楊燦眼中閃爍着光芒,心中沸騰着熱血,一靈不泯,就要前行。
閃轉騰挪,沾粘連隨。
楊燦調用全身力量,將太極的各種手段,都使了出來。
當進則進,當停則停。
楊燦頭腦在不停地計算,計算着勁力的方向和來源,如何才能更好地掌握平衡,如何才能更好地向前閃進。
雪花在不停地落下。
楊燦頂着風雪,緩緩地前進,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雪花總有盡的時候,那時就是轉機。
一路風雪,一路前行。
雪花真的盡了。
感受到沒有雪花繼續飄下,楊燦心中充滿狂喜,他抖了抖近乎僵硬的手,舒展了一下疲倦至極的身子,神色中充滿自傲。
歲暮風動地,夜寒雪連天。
楊燦這番,徹底認清風雪嚴寒的威力,沒有了那種圍爐煮酒的雅興。
將身子依附在繩索上。
楊燦開始休息,調整疲倦的身子,如果此時繼續前衝,只有死路一條。
一路之上,千難萬險。
楊燦憑着太極基礎,憑着過人的毅力和勇氣,一一闖了過來。
眼前出現了岔路。
兩條繩索,一路斜向南,另一路斜向北,該何去何從?
楊燦陷入了沉思。
這顯然是一道測試,一條路真,一條路假,或是一條坦途,一條險途。
楊燦用手搭在繩索上,利用太極聽勁的功夫,暗自點了點頭。
“太極陰陽少人修,吞吐開合問剛柔。正隅收放任君走,動靜變化何須愁。生克兩法隨着用,閃進全在動中求。輕重虛實怎的是?重裡現輕勿稍留。”
楊燦沉思片刻,不由想起《陰陽訣》來。
兩條繩索。
一陰一陽,一動一靜,一剛一柔,一虛一實,一輕一重。
楊燦賭了。
他選擇實的那條繩索,向南靜止的那條,縱然柔軟,卻顯得極其沉重。
最重要的依據,來自楊燦的聽勁,沿着接觸點,一路攀緣而上。
向南的這條路,聽上去是有根的,沒有根,就成了一條斷路,走不得。
事實證明。
楊燦走對了,他經過一番長途跋涉,到了繩的終點處,擡頭向下看,是另一條繩索。
果然是一條斷路,繩索的一頭,懸在虛空中,無法繼續前進一步。
看來這個世界上的高手,對於陰陽虛實,同樣是頗有研究,楊燦心中則自感嘆。
呈現在楊燦面前的,是三條繩索,在風中不停地擺動。
三選一,無疑更難。
楊燦沒有絲毫地遲疑,在進入太極狀態以後,將手搭在繩索上,聽勁一路發了出去。
根據返回來的信息,三條繩索都有根,而且都有兩方面的變化。
從左側一條繩索上,楊燦聽出來陰陽之意,充滿了神秘莫測,一種昂藏向上的力量。
從中間一條繩索上,楊燦聽出來仁義之意,似乎是告訴楊燦,它纔是正途。
從右側一條繩索上,楊燦聽出來剛柔之意,顯得厚重而平穩。
這三條繩索,代表了三條道路,天道、地道、人道。
天道陰陽轉換,不生不滅。
地道盛衰循環,相生相剋。
人道禍福相依,有得有失。
楊燦思慮一番,選擇天道,要想摘星,只能一路向上。
天道果然莫測。
一路行來,如在雲霧中,極其考驗楊燦的能力。
幸好楊燦修有太極,這是最符合天道的理念,處處損有餘而補不足,講求陰陽平衡。
楊燦一路走到盡頭。
回頭看去。
依稀有兩條道路,一路平行向前,不知延向何方,其中禍福難知。
另一路斜行往下,看盡頭處,似乎要回到始點。
驀地,楊燦眼睛瞪圓了,他竟然看到了孔宣。
縱然只是一個點,可憑藉虛無感應,楊燦知道那就是孔宣,此刻正沿着地道,一路向下行去。
可笑孔宣,並不自知。
想必在他的心中,還以爲是一路向上,誰知他的世界,乾坤早已顛倒。
楊燦嘆了一口氣,心中更增警惕,如孔宣這般,努力方向不對,就算是費盡辛苦,只不過回到原點罷了。
眼前四條繩索,分向東南西北。
東邊一條夭矯如龍,遍體青翠,澄之不清,攪之不濁,近不可取,遠不可舍,潛藏變化無盡,帶着神秘氣息。
南邊一條奇美如雀,通身火紅,泡液成龍,結氣成鳥,氣騰爲天,質陣爲地,大丹之本,見火即飛,呈現暴戾形態。
西邊一條飛騰如虎,銀光亮白,英英素質,肅肅清音,威懾禽獸,嘯動山林,充滿殺伐之意。
北邊一條蟄伏如龜,黝黑黯淡,虛危表質,龜蛇臺形,盤遊九地,統攝萬靈,深藏質樸本色。
四選一,顯然更加困難。
楊燦考慮半晌,決定選向北,這是太陰方向。
四象分爲少陽、太陽、少陰、太陰。
太陰就是陰中之陰,就是月亮,此行既然是摘星,就一定要朝着月亮方向。
一路走來,寒氣極盛,而且越來越盛。
到了最後,簡直就是呵氣成冰的地步,楊燦身上,結滿冰霜。
挾冰帶霜,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