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蘇福田丁

翌日清晨,西殿百官再次到西王府聚齊,這次分坐便是按着各部司、各郡縣分處而坐,各部司長官、郡縣長官身邊都帶了厚厚的文稿、書案,當中有衆人昨日議論的心得,還有一些自己準備的文書資料,看得出大傢伙的勁頭都很高。

今日的朝會是由左宗棠主持,西王府正殿上,兩廂各是六部尚書的位置,左宗棠左相的位置在階下首位上,左宗棠整了整朝服,正正風帽後,起身朝西王微微一禮,蕭雲貴面帶笑意的示意他開始。當下左宗棠清了清嗓子朗聲道:“我天國建朝初興,天王定都天京,西王奉旨東征,如今得賴天父庇佑,西王統領有方,將士百官用命,於蘇南、江浙驅逐胡奴,復我漢人衣冠。今蘇南、江浙之地刀兵已息,天王詔令西王坐鎮蘇州,建蘇福一省,又詔令西王專斷蘇福省軍政官民大事。蘇福省新立,此地工商百業興旺,天王特照準西王所請,在蘇福省頒行新政,安居百姓、復興農事、整頓工商、興旺百業。今本官受西王封命,爲西王府左相,總領各項新政事務。”

蕭雲貴看了看洪韻兒,跟着朝她邪邪的一笑,惡俗的帶頭鼓起掌來,階下百官也只得跟着鼓起掌來,倒向後世的工作大會一般,領導講話自然要鼓掌的。

左宗棠微微一鄂,站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蕭雲貴忍住笑向左宗棠微微頷首,示意他繼續說。左宗棠等掌聲稍停,這才繼續說道:“自古以來,民以食爲天,蘇福省新立,這頭等大事自然是農事。自去歲開始奉西王令,各地便開始清查土地人丁之數,是爲摸清家底之數。今各地田地人丁口數已然查實已然查實備細,蘇福省共有肥瘦田地三千六百五十餘萬畝,人口軍民百姓、男女老少共計一千八百四十餘萬口……”

說到這裡蕭雲貴起身打斷道:“左相所說之數乃是一個大概之數,本王聽聞此次覈查田地人口之數時,民間多有瞞報田數和丁口之數的,各位同僚可知此事?”

各郡縣官吏們和負責此事的西王府官吏聞言之後,都是忍不住心中一震,蘇福省各地此次做人口普查和田地丈量之事。民間的確多有瞞報的,或瞞報人口,或瞞報田數,總之最後匯到左相手中的數目是不夠準確的。

蕭雲貴沒等百官答話,接着說道:“此次田地人口之數覈查。是爲了摸清咱們自己的家底,咱們這蘇福省到底有多少田地。要養多少人口。要知道這些數目,咱們纔好對症下藥,要是實數不準,失之毫釐便會謬以千里。這次因爲覈查時日較短,本王也不怪大傢伙,但本王有言在先。只此一次下不爲例,今後西殿所有需要的數目必須準確,再有虛報、瞞報的,本王決不輕饒!還沒有把鄉官兩司馬制度建到鄉里村裡的。等這次大會過後,拍馬趕快給本王建起來,鄉官兩司馬一個管二十五戶人家,按理說這計人口丁數最是容易不過,層層上報上來,最多也就是些許誤差,本王今後不想再看到萬餘、千餘這樣的字眼!”

衆百官嚇了一跳,一起躬身領命,許乃釗卻是心中暗想,這天朝的鄉官制度的確狠辣,到和康熙年間的保甲之制有得一比。

跟着蕭雲貴負手踱了幾步道:“左相剛纔說的數目大家也聽到了,三千多萬畝的田地,江浙、蘇南之地多山多水,田地雖然肥沃,但田地較少卻是實事,江河湖泊就佔了不少地面去,再加上山地丘陵等不適宜耕種之地,蘇福省的田地的確也就那麼多,本王估摸着就算把實數報上來,也就四千萬畝上下。而要養活多少人呢?一千八百餘萬口!這還是不完全之數,還有漏報、瞞報的未計入在內。大傢伙想過沒有,養活一個人要多少畝田地?”

許乃釗聞言心頭一驚,自己從前皓首窮經,苦心讀書考八股,高中爲官之後多是苦心鑽營爲官之道,地方庶政之務多有錢穀師爺幫忙籌劃,一時間還真不知道養活一個人要幾畝地的。

階下衆官裡其實有不少人也是知道的,但都不敢起身說話,他們中很多人是第一次見西王,西王那兇惡的面相加上破鑼嗓子,但是讓人一驚一乍的,都不敢起身答話。

倒是寧波郡的郡守黃春生頗有膽氣,起身答道:“回稟西王,屬下早年在鄉間薄有田產,也有佃戶農家跟着屬下混飯吃,倒也知道養活一個人,至少要有四畝田地,少於此數則多會捱餓。”

蕭雲貴點點頭道:“黃郡守說的不錯,今後咱們西殿議事大家可暢所欲言,言者無罪!”跟着他頓了頓接着說道:“不錯,四畝地是底限,只能填飽肚子的底限,還有穿衣用度呢?還有柴油鹽茶呢?四畝地只是底限!剛纔左相說的大家都聽到了,三千多萬畝地養活近兩千萬丁口,人均不足兩畝地,這地怎麼分?按照天京的《天朝田畝制度》這地怎麼分?嗯?怎麼分都不夠養活人的!”

說到這裡,殿上一時間靜悄悄的,沒人出聲。蘇浙雖然富庶,但人口也比其他地方稠密,田地不夠分的情況和其他地方其實是一樣的。許乃釗暗暗心想,這西王倒也務實,從前太平打出的口號是均田地,這口號從陳勝吳廣那時候就喊道現在,什麼時候均過田地了?況且照眼下這情形,就算按人頭均分,這田也是不夠的,難道還能變出田地來分不成?

上海軍政司的王闓運站起身朗聲說道:“西王殿下,蘇浙之地雖然田地不夠分,但歷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左相適才所說的一千八百餘萬口中,靠田地吃飯的其實只有五成,其餘三成是靠工商百業吃飯,還有一成是鹽漕水上混飯吃的,還有一成就是富戶佃主。況且歷來蘇浙之地的田地也不全都是種糧,多產茶葉、生絲等物。這些貨物與洋人易銀錢後,再麥米糧用度的。”

蕭雲貴呵呵笑着說道:“壬秋功課做得不錯,這些數字都是記牢了的。不錯,剛纔本王的確有些危言聳聽,其實一千八百餘萬軍民百姓並不都是靠着田地吃飯,他們中有在城中營商的,有運貨的,有跑船的,有做苦力的,還有當兵吃糧的。這些是什麼?就是百業!”

“咱們蘇福省搞新政,爲什麼?就是因爲天京原來定下的均田地、百貨歸聖庫,這些策略不合適咱們蘇福省,咱們蘇福省一大半人口其實都是靠工商百業過活的,要是百貨都歸到聖庫。那大半人口要吃飯找誰去?”蕭雲貴說的話都是大白話,聽得許乃釗暗暗搖頭。草莽出身就是草莽出身。一點文詞修飾都沒有,但這大白話倒是個個都聽得明白,許乃釗倒也極爲受用,的確按天京那種做法其實是復了周朝之時,天下田地百貨都歸大王所有,百姓再無私產。那如何得了?

蕭雲貴說這些無非是向廣西那些老兄弟說的,當年起兵只是,有衣同穿、有飯同吃、有田同耕、有錢同使這幾句深入人心,西殿新政就必須把這些人的心思扭轉過來。所以蕭雲貴纔會要花那麼大的力氣去爭得天京允可蘇福省新政的支持。纔要花時間去做調查,他要說服的正是自己的那些老兄弟們。

兵部尚書李開芳眼見西王眼角餘光不時的往自己身上看來,知道西王是想自己起來接個話,事前西王就找自己長談過,也知道這新政的核心無非就是要打破聖庫制度,允許軍民百姓有私產這一條,有了這一條爲基礎,其他的新政推行起來就都好辦了。

當下李開芳起身一禮道:“西王所言甚是,蘇福省百姓多半是靠着工商百業過活的,若是百貨餘錢皆歸聖庫,百姓無以爲生,如何能養活這麼多百姓?況且自從西殿從長沙出征以來,沿途百姓納獻聖庫也都是自願而爲,並未依照《待百姓條例》而辦。是想清妖治下之時,百姓們年景好時,尚有餘糧餘錢在手,怎麼到了咱們天國就絲毫都要上繳聖庫呢?”

話音才落,一旁的吉文元就站起身道:“李尚書此言差矣,雖然百姓餘錢餘糧都繳聖庫,但一應支取也都是在聖庫中,天下萬物歸公,天下乃是一家,闔家共用一家之物天經地義之事啊。”

看到吉文元跳出來,蕭雲貴絲毫不覺得奇怪,這吉文元雖然公正無私,但也就是太過公正無私,太過古板,是以西殿之內的老兄弟中,以他爲首的一夥人從前就常常上書西王,要西王遵行天京的各項政策。雖然吉文元等人認死理,但這些人對西王和西殿卻是絕對忠心的,這一點從白澤堂的打探中可以知道。蕭雲貴也明白一個團體之內,總會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但這些意見和看法出發點都是爲了這個團體好而已,是以蕭雲貴並沒有放棄吉文元這些人。

跟着李開芳馬上反脣相譏,吉文元也毫不示弱,兩人爭辯起來,跟着西殿老兄弟分爲兩幫人開始熱鬧的爭辯起來,一方還是希望天下一家,一方卻希望能有私產,相互爭執不休。

左宗棠忍不住起身大聲喝道:“西王殿上,朝議之時,爾等如此爭執,成何體統?!”左宗棠自從加入太平軍以來,上馬管軍,下馬治民,湘人的那股子狠辣勁倒是發揮得淋漓盡致,就連李開芳、吉文元這些廣西老兄弟也多爲畏懼於他的,因爲左宗棠背後有西王鼎力支持,而左宗棠爲人也是鐵面無私。有一次甚至和李開芳大吵起來,左宗棠還真打了李開芳的軍棍,事後廣西老兄弟們都說左蠻子就是惹不得,是以西殿上下都敬服左宗棠。這時候左宗棠一聲斷喝,兩邊都各自坐了回去。

蕭雲貴一直坐在寶座上看着兩幫人吵鬧,見左宗棠出來喝止後,笑了笑起身說道:“咱們先定個調子,既然是議新政,就是要變法,從前一些不合時宜的做法咱們就要變,這樣纔是新政嘛,要還是原來那一套,咱們西殿還議什麼新政?直接照着天京一干法令辦不就結了?”跟着蕭雲貴看着吉文元等人溫言說道:“天下爲公,說得很好,百姓們要取用聖庫之物,你們百般覈查是否需用,還百般校對是否合用,但你們所有管着聖庫的捫心自問,要是我西王要取用聖庫內之物,你們哪個敢來查本王需不需用?合不合用?嗯?!”

此言一出,殿上頓時靜得出奇。

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227章 杭州之戰第52章 打草驚蛇第452章 救援武昌第230章 欲擒故縱第176章 初戰團練第400章 廣東起事第459章 投降免死第265章 經濟特區第249章 海關顧問第661章 繼續南下第588章 隨即釋懷第120章 衡州奇景第35章 瀏陽農女第448章 各懷鬼胎第1章 雞足山間第491章 衝突之始第586章 大偵察隊第712章 書房秘聞第592章 二次羞辱第321章 爾虞我詐第709章 淨身出戶第241章 無理要求第22章 去投長毛第534章 文藝復興第285章 北翼排兵第282章 無上奢華第297章 大義名分第245章 錢江軼事第377章 華夷大防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369章 冬日攻城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338章 清軍部署第559章 親人團聚第27章 四面見敵第343章 無罪而誅第71章 季高家世第33章 一言爲定第88章 分離之意第69章 道冠古今第433章 大軍逼近第351章 出兵顧慮第331章 喜事連連第581章 聯軍登陸第30章 衙倉納捐第235章 清軍潰敗第278章 天父臨凡第670章 如何自保第20章 未知之數第13章 千里之外第392章 西王專列第467章 誰來接位第526章 韜光養晦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290章 長蛇之尾第349章 破鏡難圓第181章 拯危醫館第531章 主客之爭第358章 戰略利益第623章 向東向西第365章 其疾如風第722章 立國大典第741章 天國條件第374章 偶然接觸第195章 江北大營第53章 陰晴不定第486章 進兵之忌第547章 桂林城破第195章 江北大營第386章 咸豐得子第584章 時不待我第626章 宣戰藉口第161章 巨大利益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288章 鎮筸總兵第210章 吳淞水戰第57章 卷 雲亭中第405章 潛移默化第39章 錦繡女營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337章 軍銜爵位第364章 其徐如林第418章 不失國體第343章 無罪而誅第379章 何樂不爲第496章 掛萬漏一第352章 招惹麻煩第362章 入幕之賓第98章 必有近憂第26章 鉅額債務第540章 興安靈渠第700章 逼宮之舉第710章 王者智者第724章 定國之後第218章 不測風雲第630章 天津防衛第230章 欲擒故縱第531章 主客之爭第310章 近衛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