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北伐檄文

第二天,鮑勃向西王提出採訪那位年輕的蕭上尉,但這個請求很爽快的被拒絕了,西王給出的解釋是蕭上尉調任炮兵部隊,而炮兵部隊作爲機密軍事單位,謝絕一切採訪。雖然鮑勃的請求被拒絕,但從西王護犢子的表情中鮑勃還是捕捉到了什麼,這個蕭上尉背景一定不簡單,更加堅定了鮑勃要採訪到這位人物的信念。要求雖然被拒絕了,但作爲資深記者,鮑勃和情報人員一樣,有着他獨特的辦法。

蕭雲貴拒絕鮑勃的採訪要求其實理由很簡單,就是爲了保護蕭有和,一則他太年輕,二則要是敵對勢力知道自己的一個兒子身處軍隊之中,他的安全就很成問題。同時,蕭雲貴也沒空理會鮑勃後續會採用的方法,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正在進行的戰爭之上。

京城大營補給線打通的三天之後,蕭雲貴在京郊南苑大營內向天下發布了《統一全國討逆北伐檄文》,號召全國軍民上下,同心協力,爲完成全國統一,實現全國多民族共和共榮的全面統一大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這篇北伐檄文是出自洪韻兒手筆,左宗棠、許乃釗等當時文人大豪添筆潤色,當中一改當年太平天國發布的《奉天討胡檄》中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提法,將主旨變成了統一全國、掃蕩亂逆、實現全國各族共和共榮的偉大目標而對盤踞在北方各地的割據勢力進行最後的北伐。

文中已經沒有再將滿清列爲一個政權看待,而是將滿清降格爲地方割據勢力,同時驅逐韃虜這種排滿、排斥其他族羣的字眼也沒有再出現,這是太平天國在後期統一全國目標上的一個重大政策調整。

隨着太平天國在全國各個戰場上形成的巨大優勢,接下來就將面臨解決蒙古、新疆、西藏、關外等地統一的問題,而這些地方恰恰是各民族聚居之地,假如再用驅逐韃虜的字眼,勢必將給統一以及統一之後的安定地方帶來不利。

檄文中提出的“五族共和”論是這樣描述的:“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方爲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爲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對現今太平天國佔據十數行省之前進行的起事也作了說明:“天國興起之初。對於清廷爲脫離,對於各省爲聯合,蒙古、西藏,意亦如此。行動既一,決無歧趨,樞機成於中央,斯經緯周於四至,是曰領土之統一。”

同時。檄文中強調:“現五族共和共榮,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爲我中華太平天國之領土,則蒙、藏、回疆各民族,即同爲我中華太平天國之國民,自不能如滿清時代再有藩屬名稱。此後、蒙、藏、回疆等處,自應統籌規劃,以謀內政之統一,而冀民族之大同。天國政府於理藩不設專部,原系視蒙、藏、回疆與內地各省平等,將來各該地方一切政治。俱屬內務行政範圍。現在統一政府業已成立,其理藩事務,著即歸併天國接管……”

在這段檄文中,太平天國特別強調了滿蒙藏回等各族聚居之地不再是中華的藩屬之國,明確了這些地方都是整個中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時,洪韻兒特意在太平天國之前加了中華二字,顯然體現了更大的包容性,自此中華太平天國的國號也首次出現在大家眼前。雖然這個國號有些冗長,但太平天國這四個字的國號已經使用多年,不可拋棄。況且西王一直秉承了太平天國的衣鉢,是不可輕易放棄的,而中華二字代表了整個國土和民族的正統性,於是這個國號就在西王日後登基繼位發佈的《定國是詔》之前先出現了。

檄文中還特意提出了對待各地割據軍閥的處理方法。太平天國歡迎各地軍閥主動前來投奔,檄文中也答應一旦各地軍閥主動來投,天國將以國士待之。但同時也號召全國各地軍民,對負隅頑抗的殘餘滿清及各地割據軍閥軍隊,一律堅決予以消滅。

檄文放棄了太平天國傳統的排滿政策,這並非是西王等當政者的懦弱表現。滿人入關兩百餘年,從各個社會層面已經深深的陷入和融合到關內各族之中去了,很難再進行強行驅逐。在陳玉成部進行的西南大迂迴戰役中,很多地方的滿人就擔心遭到迫害,而決心決死一戰。成都的滿人旗戶甚至分發煤油,一旦太平軍攻入城池,衆人就打算集體自焚,烈火焚城也在所不惜。成都衆多旗兵由於害怕民軍屠殺,認爲“抵抗是死,不抵抗也是死,與其不抵抗而死,毋寧抵抗而死,所以死命相拼。”

好在當時陳玉成沒有頭腦發昏,而是採取了攻心戰術,他集中附近的滿人旗戶在城下喊話,同時積極派出使者與城內滿人進行談判,表示不會濫殺無辜,這樣纔將一場禍事消弭於無形。後來太平軍進入成都之後,果然沒有再迫害滿人,只對罪大惡極的滿人以刑罰審判,這個做法爲陳玉成部今後席捲西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排滿的做法還導致了另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排滿思潮背後潛伏着國家解體的巨大危機,所謂“驅除韃虜”,既非趕盡殺絕之仇,也非共同融合之意,而是要將“異族”趕回原居住地,以達恢復中國,光復漢室之目的。也就是說,當年太平天國起義之初發布的口號中提出的主旨思想,其劍鋒未必需要指向廣大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新的中華更不一定包含東北、內外蒙古、新疆、西藏等廣袤國土。這就是所謂的“驅逐韃虜、回覆中華”的建國思想所包含之意旨,更是象徵着光復漢族十八省的巨大隱喻。試想,如果四分之三的國土都被太平天國排除在中國之外,分離主義大潮一旦如洪水猛獸般襲來,國家的分裂與民族的危亡恐怕在所難免。

在太平天國起義成功在即,推翻清王朝政權以後,太平天國上下都將成爲新中華國的建設者。角色的轉換使得太平天國需要迅速拋棄原本的起義路線,對於充滿破壞性的排外思潮和狹隘民族觀就需要更爲消極的抵制。耐人尋味的是,這一轉變太平天國主要領導階層在民族主張上的回頭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取而代之的是,“五族共和共榮”的主張迅速在太平天國內部發跡。於是,纔有了這篇檄文的誕生,這標誌着太平天國的軍事鬥爭從起初的反抗滿清暴政轉變爲維護國家統一的道路上來了。

然而,這一轉變僅僅是太平天國上層內部的主觀轉變,它是否足以保證國內各民族不計前嫌,忘卻剛剛發生的民族慘劇甚至上千年的芥蒂與隔閡,相信太平天國宣傳的“五族共和共榮”的價值推銷,緊密團結在“中華民族”與“中華太平天國”的旗幟周圍,自覺摒棄分離主義的傾向呢?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即便後世新中國實行民族團結政策已經數十年,民族問題依然可謂“茲事體大”,牽動着舉國民衆的神經;放在這個時空的格局之內,五族共和局面的到來恐怕不僅僅是太平天國高層的簡單思想轉變就能輕易實現的。因此,太平天國高層“五族共和共榮”理念的提出是真正實現五族共和共榮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是關鍵內因。同時,五族共和共榮的真正實現,需要結合強有力的外因的作用方可促成。

而這個強有力的外因合適之處莫過於外來入侵,在面對外來入侵的前提下,太平天國強大的武力能夠保證來自西北俄國向新疆、蒙古等地武力滲透的時候,能夠站出來幫助這些地方的各族軍民保全國家的領土完整。

在此之前,俄國一直沒有放棄過對新疆、蒙古等地的滲透,平時通過邊界貿易,以不平等的價值兌換來剝削新疆、蒙古等地的百姓。在蒙古、新疆等地與俄國互開的邊市之內,一盒俄國人制造的劣質火柴居然能夠換到一頭牛或者兩隻羊,這種暴利且非常不公平的貿易僅僅只是一個縮影而已,一旦太平天國能夠深入這些地方,大量廉價的蘇浙工商產品一定能獲得這些地方百姓的青睞。而新疆、蒙古等地的豐富的礦產、農牧業資源也是國內需要的。

俄國人一旦滲入這些地方,他們只會將這裡看成是廉價的資源獲取地和產品傾銷地,不甘心被俄國人奴役的這些地方民衆一定會倒向太平天國。

所以,不論如何,太平天國高層首先必須提出五族共和共榮這個口號,佔領道義上的制高點,首先從法理上繼承和延續滿清對上述地方的主權,然後才能慢慢的通過傷痛的彌合與統一的維繫,在時間的長河中將各民族融合起來。這篇檄文的意義不止於北伐戰爭,它還延伸了日後全國的領土主權和民族融合的各個層面。

西王發佈了檄文之後,在情理上還需要一個正統的延續,最好的情況莫過於滿清皇帝主動宣佈退位讓國,這樣新疆、蒙古、西藏這些滿清原來就進行過統治的地方在將來併入太平天國版圖就更加順理成章了。

但要滿清主動做這些事幾乎是不可能的,現階段還需要進行軍事打擊,於是,檄文發佈之後的第三天上,京郊太平軍得到了充足的物資和兵力補充之後,主動發起了掃平京郊清軍的軍事行動……(。)

第704章 諸事安排第391章 與民易田第584章 時不待我第81章 用民以戰第276章 與國無關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323章 宗族之議第748章 各人際遇第318章 養心醉語第425章 天京之亂第576章 工商總會第505章 與虎謀皮第31章 苦肉之計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60章 天國十誤第28章 諸將議事第580章 聯軍等待第160章 欺人太甚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577章 實業聯合第76章 一片孤寒第157章 文翰勳爵第455章 如何選擇第614章 別無他法第539章 蹚道跟隨第112章 上了賊船第605章 決戰之前第18章 天心閣上第73章 失魂之症第282章 無上奢華第608章 歷史責任第86章 還施彼身第548章 重遊故地第733章 新塘血戰第453章 賢妻良母第587章 清軍火炮第573章 意義不同第454章 捨我其誰第432章 北殿之謀第559章 親人團聚第48章 入城尋兄第713章 九思堂會第564章 引蛇出洞第474章 互相欺瞞第204章 商貿之路第478章 月夜孽情第507章 李丁送信第309章 鉅額投資第18章 天心閣上第746章 戰後發展第537章 留條活路第111章 遲早之事第637章 摸哨之戰第474章 互相欺瞞第443章 傳位詔書第718章 秉國協定第70章 胡攪蠻纏第426章 追悔莫及第433章 大軍逼近第717章 由得他去第509章 詔書新衙第628章 小人之心第746章 戰後發展第704章 諸事安排第371章 北征之始第621章 討價還價第736章 細細紅線第57章 卷 雲亭中第65章 遭遇之戰第325章 加碘食鹽第668章 單獨會面第33章 一言爲定第513章 鋼鐵危機第448章 各懷鬼胎第328章 纏足剪辮第241章 無理要求第69章 道冠古今第317章 上位之事第1章 雞足山間第123章 三渡湘江第282章 無上奢華第309章 藝術大師第561章 適合人選第119章 內部爭鬥第564章 引蛇出洞第400章 廣東起事第443章 傳位詔書第625章 冒險偵查第723章 國宴之上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640章 開始進攻第485章 政治影響第578章 不遂我願第405章 潛移默化第353章 大事小節第611章 驅狼吞虎第107章 北征東伐第377章 華夷大防第749章 軍中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