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倒回到十日前。
那時候對瓦剌的戰爭剛剛結束,大明軍隊也返回到了各個邊鎮駐地。
在大同府內,此時的大同總兵正在接待着一夥神秘人,這夥神秘人是趁着夜色來到府上的,在府上待了不到一炷香時間就迅速離開了,在這之後,大同總兵隨即派出了數名親衛分別朝着四道城門而去,而後消失在黑暗之中。
與此同時,大同總兵也迅速來到了一座民宅之前,瞧了瞧門之後,即刻走入了其中。
........
三日之後,大明北疆各個邊鎮都開始了軍事動員,各地糧草也紛紛裝入車內,軍械等物資也開始準備,似乎又要開戰了。
然而偏偏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巡視的兵部官員到來,卻及時叫停了這一切,也正是因爲如此,各個邊鎮的士卒都不禁有些失望。
其實對於這次與瓦剌交戰,將士們是持支持態度的,他們基本上都是戍邊了許久的士卒,對於邊境已經深惡痛絕了,但是北方有着強大的北元殘餘力量,他們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險,甘願守在這裡,爲的就是不讓自己身後護着的家人遭受北方草原民族的襲擊。
可現在,一個一舉殲滅瓦剌大軍的大好機會就擺在面前,他們卻不得不遵照明上面的命令,退回邊鎮,不得出戰,這讓他們極爲憋屈。
而憋屈的同時,也讓他們深深感受到了無盡失望。
因而,在軍中,暗地裡不少人都在傳言,是不是朝廷之中有奸臣,甚至在某些人的竄連下,還有少許人在計劃暴動,想要跟朝廷討要說法。
而就在三日之後,甚至在大同府還鬧出了一則小規模的兵變,雖然被鎮壓了,但此事還是被那名巡視的兵部官員報上去了,而且隨着他這一報,朝廷上也引起了巨大的爭論。
而這也是爲何文官勢力與武勳在朝廷上爭論不休的焦點所在。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得到消息的朱祁鎮大爲憤怒,派了人送密信給英國公張輔,讓他將計劃提前。
............
漢華王國大統制府。
李江的到了張懷普送來的書信,信中的內容他很快就看完了,但是卻讓他陷入了無盡深思當中,在他看來,這張輔乃是醉翁之意不在家呀!
這非常明顯,就是希望通過張娟來讓自己改變主意。
改變什麼主意了!
當然是繼續與瓦剌作戰的的主意。
原來,當瓦剌戰事告一段落之後,李江便命令騰格爾斯直接撤軍了,漢華王國大軍會只留下在奴爾幹都司少數幾個據點,其餘軍隊與人員全部撤出,撤到濟州島上來。
也不知道張輔是從什麼途徑這麼快得知這則消息的,畢竟這個命令下達還只有三天時間,而且騰格爾斯恐怕還未收到消息。
但卻已經不重要了,因爲不管張輔是如何得知消息的,事情已經發生了,就算李江派人撤回命令也已經來不及了。
如此一來,李江就疑惑了!
既然張輔得知了這一切,又爲何要提及此事了?
“莫非是.......張懷普會錯了意?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的?”
忽然間,李江腦海當中閃過了另外一種可能,他想到這,隨即將手中的書信再次看了一遍,頓時發現了一絲不對勁的地方,嘴中嘀咕道:“或許還真有這個可能!也許是因爲對方也說得不清楚,這張懷普腦中一補充......便.......!”
不得不說李江還猜得八九不離十,事實的真相還真如他所料想的這般,其實張輔哪有這個能力這麼快就得知漢華王國大軍從奴爾幹都司撤軍的消息。
張輔原意只是想通過張娟來拉攏李江,想讓李江支持朱祁鎮,而不是大明朝廷!
沒錯!張輔在乎的並不是什麼國家社稷,也不是北方戰事,而是大明正統問題,朝廷權利分配問題。
因爲武勳如果失去了皇權,那就什麼都不是,他們只有絕對忠心當今陛下,纔有可能獲得更多權力。
而這也是張輔爲何不遺餘力的支持朱祁鎮的根本原因所在。
...........
一晃又是幾日過去了,在得到張懷普的書信五日之後。
李江派去瓊州府的人返回了大統制府。
在與張懷普進一步確認之後,李江得到了他會見京師來人真正的原話。
在看完這些原話之後,經過分析,李江終於明白了張輔的用意,對此,他左思右想,最終還是決定不做處置,而是等待一段時間再說。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爲李江覺得,張輔此時支持朱祁鎮根本做不了什麼事情,因爲大明朝廷真正掌舵人乃是李太后,如果朱祁鎮要想徹底奪權,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或許過個四五年,那就不一定了!興許那個時候纔是漢華王國支持朱祁鎮的最佳時機。
當然,其實早在宣德時期,李江就埋了一顆釘子在大明皇宮之中,這便是王振。
王振此人,儘管此時還算不得真正的宦官巔峰,但如今已經在掌權了,而且深得朱祁鎮信任,這不,在今日,李江便從蘭芳社送來的情報之中得知了王振最近一段時間的一切事宜。
包括他秘密派人送信給張輔,包括暗地裡提那位小皇帝培養心腹力量,這些蘭芳社都一一查到了。
事實上,這些年,王振的發展都被蘭芳社看在眼中,而且某些時候,如果不是蘭芳社的力量在幫他,或許他在宮中的日子不會這般好過。
而王振本人雖然不知道蘭芳社的存在,但是卻知道自己已經上了賊船,短時間內,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要踩爛這艏船,而是覺得可以很好的利用蘭芳社來幫助自己登上更高的權位。
只是,他也不想想,能夠幫助他在宮中混的如魚得水的勢力是隨隨便便能夠拿捏的嗎,蘭芳社在宮中的眼線可不只是王振一個人,事實上,還有着許多人在爲蘭芳社做事。
畢竟這些年隨着漢華王國進一步強大,蘭芳社的力量也在進一步增強,大明京師的力量也擴大了數倍,而皇宮之中,也收買了許多外圍成員,包括一些侍衛、宮女太監,甚至是太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