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 電影開拍

072 電影開拍

週一的時候,王梓鈞準時來到劇組,電影中許多室內戲不是在片場完成的,是在直接在瓊瑤和平鑫濤的山頂別墅裡拍攝。

平鑫濤是這部戲的製片人兼監製,不過他在安排好事務後便不常來片場,而是去打理他皇冠出版社的生意。

最惹王梓鈞注意的是兩個攝影師——陳坤厚和賴成英,特別是前者,被後世譽爲臺灣新電影三大奠基人之一,與著名導演侯孝賢齊名。後者也不簡單,賴成英此時已經連續三年拿到金馬獎最佳攝影,此片中還是攝影指導。

對了,賴成英是陳坤厚的舅父。

此時臺灣還沒有像香港那樣流行開機拜神,等劇組人員到齊後,李行戴着頂太陽帽,便坐在導演車上喊埋位開機。

許多人都是今天才知道男主角是王梓鈞,不過也沒有什麼驚訝,瓊瑤的戲經常用新人,而且是從沒接觸過演戲的新人。

不過王梓鈞的表現很快就讓他們吃驚了。

與王梓鈞演對手戲的是老演員韓蘇和紫蘭,分別飾演女主角的父母親。

紫蘭拉着王梓鈞坐下,盯着他看了半晌,王梓鈞做出不好意思的表情,眼皮一垂,卻沒有其他動作。

李行心中叫好,這種細微的動作直接把人物的心理和性格詮釋得十分到位,聽說這年輕人以前沒拍過戲,怎麼像是個老手?

“咔!”拍了幾個鏡頭,李行突然喊停,其他人都很詫異,剛纔拍得很好啊,導演爲什麼喊停呢?

李行卻閉上了眼睛,剛纔幾個鏡頭讓他有種難受的感覺,這感覺從何而來不清楚,反正覺得剛纔的畫面有種撕裂感。

“重拍!”李行想了半天沒想明白,只得重新來過。

這一次王梓鈞只說了幾句話,李行就喊停了,搞得王梓鈞滿頭霧水。

“梓鈞,你過來!”李行朝王梓鈞招手。

王梓鈞一臉不解地走過去,問道:“怎麼了?導演。我哪裡出錯了嗎?”

“不是你的問題。”李行問,“你的演技跟誰學的?”

王梓鈞裝出懵懂的樣子說:“沒和誰學啊。”

李行道:“你有沒有感覺到,你的表演方式很生活化,一言一行很平常說話沒有兩樣。而他們,韓蘇和紫蘭都是老戲骨,他們的演技卻帶有種舞臺味道。”

“沒有啊,我就覺得電影是反應真實的生活,平時候該怎麼樣子說話,這個時候就怎麼說話。”王梓鈞說着開始回憶七八十年代的臺灣電影,果然如李行所說,舞臺味、文藝味太濃,而反觀香港,除了個別之外,則從頭到尾都是現實氣息。

也可以說,此時的臺灣知識分子在集體逃避現實——臺灣政.治上的壓抑和前途未卜,讓他們轉到文藝層面上。直到八十年代的新電影運動,才真正地開始進入現實主義題材。不過多年養成的習慣,一時半會兒根本轉換不過來,八十年代前期臺灣電影雖然專攻現實題材,但文藝味卻無法消除。

(像《養鴨人家》這種奇葩除外,不過那也是在60年代,雖然政.治壓抑,但至少臺灣還沒有被國際徹底拋棄。)

難道要我改變風格?王梓鈞一想到那種瓊瑤式的無病呻吟就打寒顫。

李行聽了王梓鈞說的話,考慮了半天才說:“我很欣賞你的表演方法,但現在你卻要改一改。不用改太多,語氣神態稍微誇張一點點。不然與他們演對手戲時,你的表演方式會破壞整體的畫面感。而且瓊瑤戲,有許多地方必須要借用舞臺劇的表演方式才能演出味道。”

“我試試吧。”王梓鈞硬着頭皮答應。

接下來王梓鈞連續出了幾次差錯,終於找到了平衡點,就是他當初剛剛拍電視劇那種演法,不過事後他在電影院裡看自己的表演時,卻掉了一地的雞皮疙瘩。

拍了一上午,吃飯的時候王梓鈞開始去接觸劇組的工作人員,這些人大多是李行的熟人或者他電影工作室的員工。

王梓鈞找上賴成英、陳坤厚兩人聊起了攝影,他看了下劇組的兩臺攝影機,詫異地問:“爲什麼整個劇組兩個機位?而且我看經常是一臺攝影機在工作,多機位拍出來的效果不是更好。”

賴成英笑着解釋道:“膠捲是要錢的,一臺攝影機能拍出來的效果爲什麼要用兩臺?兩臺攝影機基本上就能處理所有的拍攝問題了。”

王梓鈞頓時無語,陳厚坤說得確實有道理,現在又不是拍大片。而且在保重基本質量的同時降低成本,也無可厚非。

但這樣的電影,剪輯出來後畫面看起來會十分呆板。當然,是否呆板是對於王梓鈞來說的,而現在的觀衆則不會去挑剔這個。

陳坤厚倒是對王梓鈞所說的很感興趣,但他今年才升任攝影師,沒有什麼說話的分量。心裡卻想着什麼時候有空,和王梓鈞再深入聊一聊。

王梓鈞避開機位的話題不談,只和兩人聊起拍攝手法。非常專業和深入的東西王梓鈞不敢講,也怕自己講不好,而且擔心會引起對方的懷疑。

但就是一些在後世看來十分常見的攝影小竅門,卻引起了眼前兩位攝影師的興趣,賴成英高興地說:“可以試試,只是你說的一些手法需要輔助設備,回去之後我和厚坤再研究研究。”

“梓鈞,你怎麼會想到這些?你以前擺弄過攝影機嗎?”賴成英奇怪道。

“沒有沒有,異想天開而已。”王梓鈞連說。

山頂別墅上沒有飯館,劇組的用餐都是瓊瑤臨時請到家裡的廚師所做,比一般的工作餐要好得多。

大家正吃得高興,瓊瑤從公司抽空回來,笑着問李行:“上午的戲還順利吧?”

李行對王梓鈞的演技讚不絕口,說道:“我覺得他可以專職做演員,比唱歌有前途。”

瓊瑤想不到王梓鈞居然獲得李大導演的認可,這裡面可有她選角的功勞,笑道:“你可別這樣說。咱們整部戲的票房,恐怕還比不上他一張唱片的分紅。”

“那倒是。”李行點頭說。他雖然不混歌壇,但左宏元是他的老朋友,自然對王梓鈞的唱片銷售情況知道得很清楚。

聽說,《精忠報國》在臺灣本土的銷量已經快到45萬張,只“軍公教”人員就買了近三十萬張,而島外的統計數據也一點點的返回過來:香港4.5萬張、馬來西亞6萬張、新加坡4萬張……這些數據,都還在緩慢增長中。

銷量達到5萬張就算白金唱片,王梓鈞只發這一張唱片,已經相當於其他歌手忙活好幾年的。

現在臺灣所有的歌手都把王梓鈞看成一個怪物,要打破他的成績,不知道得等到何年何月。

不過王梓鈞卻清楚,等蔣經國的小康計劃慢慢展開,越來越多的下層人會富裕起來,唱片的銷量會整體提升不少。畢竟現在還是黑膠唱片時代,沒有磁帶盜版,沒有網絡盜版,想聽歌就得老老實實地買唱片。

628 票房破10億255 分明是對傻鴛鴦618 爭寵390 先做研發096 顧嘉輝的讚歎749 三哥的女神185 那你就做聯歡晚會402 悠然自得632 洛杉磯奧運會145 邵家派對511 敲定終結者303 來個450 亞洲首位金球獎最佳導演071 十條臘肉040 握手海山106 雙十閱兵006 古靈精怪256 彩排139 千千闕歌694 玩票還是認真的001 恆毅高中233 喜洋洋與灰太狼·上050 我是中國人489 到導演房裡講戲612 王梓均的小星星093 聽戲491 王梓鈞的禍心321 死亡首映674 東方三俠開機624 意外的狀況意外的結果003 假洋鬼子08514 k286 你是我的獨一無二455 遇到原裝正版234 喜洋洋與灰太狼·下355 血脈116 首映式581 趟槍的里根651 海上漂流記560 俄羅斯輪盤518 合夥人267 問計294 死性不改528 夾道歡迎536 黑暗裡的螢火蟲053 唱片狂賣551 天王撞天后558 國軍優待俘虜486 杜琪峰的妙計772 損人不利已053 唱片狂賣327 ibm微軟都見鬼去吧179 王梓鈞的氣場086 唐山大兄210 影城首映294 死性不改242 帶着鐐銬跳舞的臺灣娛樂圈078 慶功酒會714 天天有頭磕699 慶功宴032 民歌教父745 尋親記213 婚禮663 江南命案727 慶功宴014 煮酒論劍345 白蛇傳如何748 玲玲277 傳說中的公益廣告716 春節晚會2481 要建就建臺灣第一高樓428 不知道起什麼章節名腦袋今天暈乎乎的620 華聯院線322 全都溼啦257 雲門舞集與郭小莊141 失敗者樂隊793 告別演唱會2514 一王三後086 唐山大兄559 頭好硬116 首映式204 法國公映的轟動256 彩排381 前赴巴新538 送上門的新藝城297 駁你面子你奈我何381 前赴巴新531 天堂殺青358 產品周邊104 入黨512 奠基550 m.j是我的粉絲603 徐克做小工尼古拉斯·凱奇跑龍套102 臺灣小康計劃521 尋找王梓鈞149 搶演員·上141 失敗者樂隊571 驚天大緋聞796 大結局656 扣人與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