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下

當然了,既然大多數話已經說開了,而主從名分也初步定下了,接下來的氣氛就放鬆了許多了。接下來雖然沒有真的能夠達成“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成就;卻也讓人斷送上來時令茶飲和乾果蜜脯,又叫來楊師古作陪,

而後圍繞着羅隱已經完成大部的《讒書》及《太平兩同書》等著作,以及他所交往和熟識的一些當代同道士人爲話題,一起繼續深入淺出的討教了起來。

其中的《讒書》,就是當代的小品或者說是古代段子之大成,因此其中多數內容基本不用怎麼調整和修改,就可以直接用在太平軍的宣傳體系內;

然後,作爲鍼砭時弊和揭發世間醜惡,披露舊統治階級及其幫兇的罪行;歌頌勞動光榮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弘揚廣大勞苦大衆真善美的現成素材。

而《太平兩同書》前五篇選錄自老子,後五篇擇與孔子,因此稱作《兩同書》;其書乃在力圖提煉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濟術“,是亂世中黃老思想復興發展的產物。

號稱以老子之說修身養性,以孔子之學訓教治世;分爲上下兩部,貴賤、強弱、損益、敬慢、厚薄;理亂、得失、真僞、同異、愛憎共十卷。也算是理想主義和現實實踐的某種結合參照。

雖然依舊不脫傳統士人“往溯聖王”的理想主義舊菓,但是對於正在創建和完善中的太平軍理論體系,還是有些近同和互補的部分呢。完全可令其相互結合起來,根據具體的要求和導向,進行思想理論方面的後續建設工作。

因此,在後續相談甚歡而一見如故的攀談之間,羅隱也對周淮安所創立的諸多理念,表現出相當興趣和認同之意;

尤其是當初周淮安所創立的“所獲歸公、按需分配,量入爲出、收支兩線”的大雜燴式聖庫制度,表現出了相當高的讚許之意;言稱是當下堪比先朝“兩稅法”之流的救時良策;

至於《太平田畝制度》中關於公營工場、礦山和集體屯田的實踐,更評價有上古聖王之期三代之治的遺風雲雲。對此,周淮安也只有略帶嘚瑟的在心中一笑了之。

畢竟,這太平聖庫制度的基礎,還真是具有原始氏族社會樸素集體共產主義的雛形啊;又糅合了一些後世近現代財政管理制度的優點和特色而已。

而太平軍的編管勞動和集體屯田,也不脫後世國營農場原型,兼帶建設生產兵團的混合體制。所以比起這個時代,現有官府的財計手段和統治秩序,看起來的確是高大上的不止超前那麼一點點的。

而在初步與羅隱交談和詢問了一些,當年他在長安時見聞和經歷的在舊事之後,周淮安不由的又問起另外一些事情來。畢竟羅隱落魄歸落魄,但是也稱得上是知交半京城的公衆人物。

在這個朝堂昏暗而地方大亂的末代,真正的有識之士基本沒有多少出頭之日;所以相比一片污濫的朝堂之中,從唐末銜接道五代之世的在野民間,卻還算有所隱星熠熠了。

比如好些個與羅隱同年代,而稱爲鹹通十哲(又稱“芳林十哲”)的許棠、喻坦之、任濤、溫憲、鄭谷、李昌符、張喬、周繇、張蠙、劇燕、吳罕、李棲遠等存在,如今大都還在世上;

只是在時局艱難之下,不是隨着朝廷逃奔蜀地,就是西幸奔走逃難和避禍於一方,或是乾脆歸隱山林了。現在周淮安既有地盤亦有軍隊和初步的政權組織了,要不自己想辦法去強行綁下幾個回來做吉祥物好了;

又比在歷史上如作過五代前蜀宰相,與溫庭筠齊名並稱“溫韋”的花間派最後詞人,大詩人韋應物的四世孫,寫下《秦婦吟》的那個韋莊,因爲屢試不第這會大概還在長安蹉跎呢。

(正在襄州城內拓印局抄寫文書的韋莊,突然就莫名其妙的打了好幾個大噴嚏)

而作爲同時天涯淪落人的羅隱說法,這韋莊赫然也與他有過交集的同年之一呢。據說他父母早亡,家境寒微。少孤貧力學,才敏過人。爲人疏曠不拘,任性自用;所以同樣不爲考官所喜,而經常湊在一起鍼砭時事。

當然了,這位“韋花間”最大的成就,還是將來專門描述黃巢打進長安之後,衆生情態的那首長篇敘事詩《秦婦吟》。

詩中通過一位從長安逃難出來的女子即“秦婦”的敘說,正面描寫黃巢起義軍攻佔長安、稱帝建國,與唐軍反覆爭奪長安以及最後城中被圍絕糧的情形。堪稱是中國詩歌敘事藝術發展的標誌和里程碑。

韋莊因此詩而被稱爲“秦婦吟秀才”。當然由於某種忌諱,韋莊晚年嚴禁子孫提及此詩,也未收入《浣花集》,以致長期失傳。20世紀初始纔在敦煌石窟裡重新發現。

(抄寫文書的韋莊再次噴嚏不止,而忽然感覺到自己似乎失去了什麼很重要的東西。)

還有那位被李商隱稱讚是“雛鳳清於老鳳聲”,其詩多寫豔情,稱爲“香奩體”的韓偓,歷史上本該在樊川老家宅着呢。但如今也落到了周淮安的手上,而在太平軍大都督府裡做了一名文吏。

(正在審閱和批註文書的韓偓,突然就手抖起來而塗歪了一大筆)

就好像是當代名人大家的集郵卡一般,周淮安似乎在不知不覺之間依然是收集了有一些了。(後世的韋莊與韓偓、羅隱並稱爲“華嶽三峰”)

“聽說宰相鄭畋的小女因你詩文而仰慕,又因你長相而嫌棄江東詩?”

想到這裡,周淮安突然記起後世關於羅隱之多軼事中的一樁,開而門見山的道。

“這卻是鄙夫的取禍之道了。。真是刻骨銘心啊。。”

羅隱臉上露出一番苦澀釋然的表情來,並舉起自己的左手赫然有些畸形和舊疤的樣子。

“沒有關係,如今義軍已經打到長安,只要她還在的話,我就讓人送過來給你暖牀肉償好了?。。看她還有什麼資格嫌棄你的。。”

周淮安卻是不以爲然的寬慰道。

“對了,你是不是在鍾陵還認識一個叫雲英的營妓,?也不用什麼的‘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的託詞了,洪州就在太平軍的治下,舊日的官伎大都接受了收編和改造,我可以幫你把人找回來就是了。。”。

“。。。。。。”

羅隱卻是努力憋住了麪皮,卻又再度無言以對的苦笑了起來。

當初他還是風華正茂而滿懷憧憬抱負之時,因爲初試不第才做下的這句詩文;現在都已經過去差不多十多載了,就算是還在當地也早已經物是人非了纔對。

不過,對方這番毫不掩飾要一力成全所憾的心思,還是讓他頗爲感動而生出了仿若是古時的周公遇賢,而跛足垂髮相迎的錯覺來。然而他還是忍不住婉拒到:

“主公太過擡愛了,如今鄙夫這副形容和境況,又怎生能配得上他人呢,只怕是要耽誤了。”

“從今往後,你便是我的師兄了。。看看這世間還有誰敢說,配不上你的話。。”

周淮安當即拍案決定到。

“這只是散人的一時假託之言,實在不敢擔待的。。”

羅隱連忙起身謝絕到。

“羅先生此言差矣,既然大都督說是,你便就是了;不若日後又當如何申張你這一腔的學問、抱負和志向呢。。”

卻是在旁的楊師古開口笑道。

“鄙夫,鄙夫真是受之有愧了。。”

羅隱頓然有些明白對方的意思,不再推拒而嘆了口氣道。只是想到自己居然有機會成爲那太平軍千金所市的“馬骨”,還是讓他不免心潮澎湃而翻覆不已。

最後,周淮安又給他們說了後世那個流傳甚廣的討伐惡龍之英雄,最終難擋誘惑而又變成惡龍的治亂循環故事。而又對着他們誠然道:

“我自然不敢保證,自己日後會不會偏離這些初衷,而變成自己曾經最討厭和所要推翻的對象;是以需要你們來作爲時時刻刻的諫言和印證、鞭策,以不至於過多偏離本心的保證手段和預防措施。。”

“唯願不負所托。。”

楊師古和羅隱,都不由正色起身拱手大禮道。

——我是分割線——

而在西川,漢州(今四川省廣漢市)德陽縣北;青黃綿連的丘陵山野之間,一條被往復踩踏的溼滑泥濘灰白色大路一直延伸向遠方。。

身形微胖而白皙光淨的傳詔內使李文靜,也坐在一輛絲綢帷帳的馬車之上,由許多穿戴鑾兜繡袍高舉着旗牌儀仗,前呼後擁的神策衛士護送下,向着東川節度使理所梓州行去;

他此行還有另外一個任務,便就是準備去取代得是做事不力的東川監軍院使田繪。因此,他需要考慮從東川鎮十二州弄到多少進奉,才能讓那位最近有些不擇手段聚斂的大阿父滿意,還能裝滿自己的私囊。

這時候,一名鬚髮濃密的將弁策馬馳到他的身邊恭聲稟告道。

“李中貴,前方便就是鹿頭關所在了。。過了此關便就是東川鎮的地界和轄境了。。”

“莫要急切,今日便就在鹿頭關內歇宿下來,一切以穩妥爲先。。”

李文靜不由擺動着肥碩的手指,摸摸頭上並不存在汗水道。

“謹遵上命。。”

望着這名將弁領命而去的身形,李文靜卻是在白皙的臉上幾處一絲得色和笑意來。

這處分隔東西川的鹿頭關的歷史很短,大抵可以上溯到六十多年前的元和元年;時有節度留後劉闢以西川叛亂,入據鹿頭山建造以爲險要,後來被神策名將高崇文討平之後,就地繼續營造關所纔有現今的格局。

但是作爲蜀都門戶和東西川分野,常年往來的商旅行人絡繹,財貨車馬不絕;也讓鹿頭關守職在蜀地諸關要中,成爲了一個難得的肥缺所在。也許他出使東川的第一筆進益,就會落在這裡了。

他正思量着用什麼名義和理由,讓關中的鎮將有所敬畏和驚懼亦然,好主動奉上歷年收刮和聚斂而來的資材,就見那名將弁重新轉了回來沉聲道:

“貴人,似乎有些情形不對。。關門開着的,卻沒有行旅出入。。”

“難道城頭上掛的不是西川軍旗麼。。定是知曉了我等到來,還不快派人令其出來迎接。。”

這一刻,李文靜卻失去了所有的耐心和好聲氣而訓斥道。

於是這名將弁只能回頭引着前導隊伍,直驅到關城之內去,一邊還大聲的叫喊起來。然而在這一刻迴應他的卻是,城頭上驟然冒出許多探身張弓放箭的身形,而用暴風驟雨一般的矢雨覆蓋和籠罩了前導的馬隊。

在人仰馬翻的慘嚎和嘶鳴聲中,這名將弁幾乎是首當其衝的連人帶馬身中十數箭只,轟然栽翻倒地在滾蕩煙塵之中,然而他仗着身上明光大鎧的防護,又頑強的爬了起來望向了後隊的那輛馬車。

正在馬車中等候的李文靜,已然被驟然四起的喊殺聲驚的肝膽俱裂,因爲就在他周圍的視野裡,赫然也從山林草木中竄伏出許多披持明晃晃甲兵的敵人來。

而這些衣甲光鮮的神策衛士,也就是奮力抵抗了片刻之後,就被殺入近身的敵人給衝散了;李文靜這纔想起來呼喝馬車掉頭逃亡,卻發現兩名御者早已經不知所蹤。

充滿絕望和悲憤的李文靜,也只能努力邁動着養尊處優而未嘗久與行走的腿腳,在殘餘數十名神策親隨的護衛和攙扶下,努力爬上一匹倉促解下來的挽馬,又爭相簇擁着他向着來路沒命逃亡而去。

然而未待他跑出多遠,突然飛至的一陣箭矢,將這些殘餘的神策親隨給紛紛貫穿和掀倒在地,只留下一片淒厲的慘叫和怒罵聲。

“是東川射士的片箭陣。。”

不久之後,重新落馬的李文靜還未來得及告饒和哀求,他的腦袋很快被人毫不猶豫的砍了下來,而與早前就送過來的現任東川監軍院使田繪首級一起,血糊糊的懸掛在了鹿頭關西出門的牆頭上。

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動5第657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九十八章 潮陽(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惟德被生民(下)第四百五十章 他鄉各異縣(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行路雨紛紛(中第四百九十七章 嘯旅乘明發(中第六百一十三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下)第890章 胡星曜精芒。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兩相望(下)直接來個大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下第774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三第797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下)第991章 種落自奔亡(續二)第845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中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八十一章 城內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三百一十二章 逞勇赴江漢(中)第796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中)第937章 兵威衝絕幕(續二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行路雨紛紛(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意恐2第921章 按劍心飛揚(續)第四百三十一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立言第847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第796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中)第二百八十一章 輾轉第四百五十章 他鄉各異縣(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四百零八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681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五章 還是活着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694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中第1032章 天子按劍怒第960章 旌旗颯凋傷(續第666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灑陣雲飛(中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四百六十九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第四百七十三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五第四百五十九章 鳴鼓興士卒(下)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二百四十五章 意恐第636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二第770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714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二)第988章 種落自奔亡(中)第707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九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798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三百八十九章 伏幟草中低(中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二百八十七章 行路雨紛紛第719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二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855章 戰城南,死郭北第五十三章 上路(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操厲冰雪第五章 還是活着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第九十五章 想法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第798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第一百五十章 漸變五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亂變2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一百七十章 饋禮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續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七第五百六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五百六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八第806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中)第1043章 雁行緣石徑(中第九十章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三百八十章 政亂人思變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七第684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下第988章 種落自奔亡(中)第674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中